在西南联大(精)/汪曾祺小全集

在西南联大(精)/汪曾祺小全集
作者: 汪曾祺
出版社: 四川人民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4.00
折扣购买: 在西南联大(精)/汪曾祺小全集
ISBN: 9787220103933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沈从文的高徒,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戏剧家、小说家,京派文学小说的代表人物及传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早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先生。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北京剧作家协会理事。他在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领域成就颇高,充溢着浓郁的中国味道和灵性美质,语言平和质朴、清新隽永、娓娓而来、如话家常。著有短篇小说集《邂逅集》《羊舍一夕》《晚饭花集》,散文集《蒲桥集》《故乡的食物》《逝水》,京剧剧本《范进中举》《沙家浜》(主要编者之一),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等。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

内容简介

花园 茱萸小集二 在任何情形之下,那座小花园是我们家最亮的地 方。虽然它的动人处不是,至少不仅在于这点。 每当家像一个概念一样浮现于我的记忆之上,它 的颜色是深沉的。 祖父年轻时建造的几进,是灰青色与褐色的。我 自小养育于这种安定与寂寞里。报春花开放在这种背 景前是好的。它不至被晒得那么多粉,固然报春花在 我们那儿很少见,也许没有,不像昆明。 曾祖留下的则几乎是黑色的,一种类似眼圈上的 黑色(不要说它是青的),里面充满了影子。这些影 子足以使供在神龛前的花消失。晚间点上灯,我们常 觉那些布灰布漆的大柱子一直伸拔到无穷高处。神堂 屋里总挂一只鸟笼,我相信即是现在也挂一只的。那 只青裆子永远眯着眼假寐(我想它做个哲学家,似乎 身子太小了)。只有巳时将尽,它唱一会,洗个澡, 抖下一团小雾在伸展到廊内片刻的夕阳光影里。 一下雨,什么颜色都重郁起来,屋顶,墙,壁上 花纸的图案,甚至鸽子:铁青子,瓦灰,点子,霞白 。宝石眼的好处这时才显出来。于是我们等斑鸠叫单 声,在我们那个园里叫。等着一棵榆梅稍经一触,落 下碎碎的瓣子,等着重新着色后的草。 我的脸上若有从童年带来的红色,它的来源是那 座花园。 我的记忆有菖蒲的味道。然而我们的园里可没有 菖蒲呵?它是哪儿来的,是那些草?这是一个无法解 决的问题。但是我此刻把它们没有理由地纠在一起。 “巴根草,绿阴阴,唱个唱,把狗听。”每个小 孩子都这么唱过吧。有时什么也不做,我躺着,用手 指绕住它的根,用一种不露锋芒的力量拉,听顽强的 根胡一处一处断了。这种声音只有拔草的人自己才听 得见。当然我嘴里是含着一根草了。草根的甜味和它 的似有若无的水红色是一种自然的巧合。 草被压倒了。有时我的头动一动,倒下的草又慢 慢站起来。我静静地注视它,很久很久,看它的努力 快要成功时,又把头枕上去,嘴里叫一声“嗯”!有 时,不在意,怜惜它的苦心,就算了。这种性格呀! 那些草有时会吓我一跳的,它在我的耳根伸起腰来了 ,当我看天上的云。 我的鞋底是滑的,草磨得它发了光。 莫碰臭芝麻,沾惹一身,唁,难闻死人。沾上身 了,不要用手指去拈,用刷子刷。这种籽儿有带钩儿 的毛,讨嫌死了。至今我不能忘记它:因为我急于要 捉住那个“都溜”(一种蝉,叫的最好听),我举着 我的网,蹑手蹑脚,抄近路过去,循它的声音找着时 ,拍,得了。可是回去,我一身都是那种臭玩意。想 想我捉过多少“都溜”! 我觉得虎耳草有一种腥味。 紫苏的叶子上的红色呵,暑假快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