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山西人民
原售价: 29.00
折扣价: 16.24
折扣购买: 爱德教育:快乐读书吧·4年级·看看我们的地球
ISBN: 9787203131151
李四光(1889-1971),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1904年赴日本留学,1913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采矿和地质,1918年获自然科学硕士学位。1920年回国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次年他率学生在河北、山西实习时发现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1929年被英国伦敦地质学会选为国外会员,任中国地质学会会长。1931年被英国伯明翰大学授予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934年应邀赴英国伯明翰、剑桥等大学讲学。1947年获挪威奥斯陆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李四光在古生物蜓科分类方面有重大贡献,在冰川学方面找到了中国数次冰川时期的活动证据,奠定了第四纪冰川地质学基础。在地质学理论上,他创立了地质力学学科,运用地质力学理论,指出我国东北平原、华北平原、两湖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为我国石油资源的开发做出了贡献。晚年他在地震地质和开发利用地下热能等新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看看我们的地球 本文是李四光教授为少 年儿童写的一篇科学小品文 章,于1959年10月由上海 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刊在 《科学家谈二十一世纪》一 书中。文中深入浅出地介绍 了地球的结构,地球在太阳 系中的位置,以及与地球的 起源相关的学说。文章的结 尾对未来人类科学事业的发 展寄予了厚望。小读者们, 赶紧一起来读一读吧! 地球是围绕太阳旋转的 九大行星之一,它是一个离 太阳不太远也不太近的第三 颗行星。它的周围有一圈大 气,这圈大气组成它的最外 一层,就是气圈。在这层下 面,就是有些地方是由岩石 造成的大陆,大致占地球总 面积的3/10,也就是石圈 的表面。其余的7/10都是 海洋,称为水圈。水圈的底 下也都是石圈。不过,在大 海底下的这一部分石圈的岩 石,它的性质和大陆上露出 的岩石的性质一般是不同的 。大海底下的岩石重一些、 黑一些,大陆上的岩石比较 轻一些,一般颜色也淡一些 。 石圈不是由不同性质的 岩石规规矩矩造成的圈子, 而是在地球出生和它存在的 几十亿年的过程中,发生了 多次的翻动,原来埋在深处 的岩石,翻到地面上来了。 这样我们才能直接看到曾经 埋在地下深处的岩石,也才 能使我们想象到石圈深处的 岩石是什么样子。 随着科学不断地发展, 人类对自然界的了解是越来 越广泛和深入了,可是到现 在为止,我们的眼睛所能钻 进石圈的深度,顶多也还不 过十几千米。而地球的直径 却有着12000多千米呢!就 是说,假定地球像一个大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