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4.32
折扣购买: 明我长相忆(走近巴金四十年)
ISBN: 9787807680697
陈丹晨 浙江鄞县人。1960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先后任《中国文学》杂志社编委,光明日报文艺部负责人,文艺报副总编辑。主要著作有《巴金评传》《巴金全传》《亚里士多德故事》,文学理论批评集《艺术的妙谛》《在历史的边缘》《美和死亡》《陈丹晨文学评论选》,散文随笔集《生之困旅》《网外放谈》《枯荷听雨》《水流何处》《放逐山水》《山光潭影》《自然而然》《外面的月亮》等二十余种。
我的记忆 在我的童年时代,有一件小事曾经深印在我脑中 ,久久不能忘却:有一个时期,我常常看到大姊倚门 坐在小板凳上,聚精会神地埋头看书。有时,整整一 个下午,动也不动地在那里读啊读啊,天色渐渐昏暗 了,母亲已经好几次呼唤我们吃晚饭,但是大姊仍然 端坐不动,却还发出了唏嘘的悲泣声。原来她在读巴 金的《家》。她为书中主人公的不幸命运流下了同情 的热泪。我当时很诧异,这是一本什么书,何以有这 么大的魔力?但这个谜,是在我长大以后才渐渐解开 的。 我最早读课外书,是在小学三年级。第一本启蒙 读物是《三国演义》。有一次,我在外祖母家度假。 那个地方没有别的同龄小伙伴一起玩耍。外祖母看见 我一副落寞的样子,忽然想起,说:“你到阁楼上去 看看,那里有你舅舅的书,看看有没有你爱看的书! ”外祖母没有进过学校,不知道那是一些什么书,但 她晓得那是可以让我消磨时光,相当于玩耍一样的。 我在那里很容易就找到一套《三国演义》,崭新的, 装订成四册,刚拿上手,就被吸引住了。虽然是半文 半白,我半懂不懂、囫囵吞枣,却也兴趣盎然地把它 读完了。后来几乎每年暑假,只要没有别的书可看, 没有别的玩耍,我就会把它重读一遍。可以说是它领 我走进了文学殿堂,看到了另一个丰富新奇的世界。 从此我看演义小说,看武侠小说。稍长大后,不满足 了,开始读新文学作品:巴金、老舍、曹禺、茅盾… 然后是鲁迅,外国文学名著。范围渐渐广了,书也渐 渐读的多了。 那时,在我家附近,有一所图书馆,是黄炎培先 生主办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属下的,设在浦东大楼最高 层。图书馆规模虽然不大,但比较健全,藏书较丰, 够我这个中学生看的了。一个月交两角钱租金,每次 可借两本书,随时可换。几年以后,这个图书馆的文 学书,我大致上都借阅过一遍。 我从这些图书中,接触到了课堂上没有的知识和 道理:历史.地理、社会、人生……我看到了一个从 未见过的广阔、陌生、新奇的世界。我开始懂得了人 生的忧患和苦难,人间的是非、善恶和悲欢。比起我 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经历的清贫困苦的生活要更丰富 ,更可歌可泣。它使我欢乐,振奋,也使我流泪,感 伤,也因此开始编织各种色彩斑驳的梦幻。在那样熏 陶感染中,铸造我自己的性格和灵魂,升华我自己的 情感和襟怀。这些书中所蕴涵的向往自由、民主,崇 尚爱和人道精神,张扬个性解放,反抗专制黑暗压迫 …的思想力量实在太大了,长久地深深烙刻渗透在我 的思想、情感、血脉之中,决定了我后来一生的命运 。 对于我来说,巴金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位启蒙老师 。我是从他那里最早懂得了爱,懂得了爱人类,懂得 了人生的目标,应该是使人变得善良些、纯洁些、对 别人有用些,是为了给人间添一点温暖。也许,巴金 的作品对中学生更有吸引力些。因为热情洋溢,宣泄 苦闷,渴望到更广阔的世界里去自由翱翔,正符合青 春期的少男少女的心怀。巴金就像站在人生人口处的 诗人,在呼唤引导着我们。也正如但丁说的那样:“ 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 ”让我们勇敢地迎接人生的风暴吧! 那时,我不仅狂热地读巴金的书,还买巴金的书 。虽然家境清寒,并无余钱可供我买书。我就把每天 买早点的钱节省下来,日长天久,铢积寸累,陆续买 得一些自已喜爱的书。《灭亡》《激流三部曲》《爱 情的三部曲》《火三部曲》《巴金短篇集》……等等 ,我都曾拥有;巴金翻译的屠格涅夫的书我也都有, 散失了一些就又设法补买,有的旧版本至今仍还保存 着。 当然,随着自己心智的成熟,我的读书范围更广 了。但是,巴金的书,的确是我读新文学书的起点, 也一直是我喜爱的。 P8-10 ? 追忆、感怀、思念,再忆巴金的真性情与真心灵。 ? “这是一本回忆录,关于巴金的回忆录,是我与巴金老人接触过程中的一些有关记录。 ? “我写这本书,不作任何修饰和渲染,只是力求做到真实、准确,希望是一份完整的记录。我宁可写得笨拙些、质朴些,也绝不损害原貌。只有这样才是对巴老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