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苏人民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人性能达到的境界
ISBN: 9787214258175
亚伯拉罕·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开创者。 他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和需求层次理论,主张通过不断满足人类天生的需求而达成自我实现。 他不仅开创了心理学的“第三思潮”人本主义心理学,更为“第四势力”精神心理学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著作有《动机与人格》《存在心理学》《人性能达到的境界》等。
第一章 迈向人本主义生 物学① 我在心理学方面的经历 推动我朝着各个方向发展 ,其中某些方向已经超越 了常规心理学领域,至少 就我接受的训练来说是这 样的。 20世纪30年代,我对某 些心理问题产生了兴趣, 发现当时的经典科学结构 (行为主义、实证主义、“ 科学”、价值无涉、机械化 心理学等)无法很好地回 答或解决这些问题。在提 出了合理的问题后,我不 得不发明另一种方法来解 决这些心理问题。这种方 法逐渐成为心理学、一般 科学、宗教、工作、管理 等方面的一般哲学,现在 连生物学也在应用它。事 实上,它逐渐成为一种世 界观和人生观。 心理学今天已被扯得四 分五裂,实际上可以说已 经成为分离的、互不交流 的三种科学或三个科学家 团体,数量甚至可能更多 。第一种是行为主义、客 观主义、机械论、实证论 。第二种是起源于弗洛伊 德和精神分析的一套心理 学。第三种是人本主义的 心理学,或被称为“第三势 力”,这是由心理学中许多 分散的小组织合并成的一 个统一体系。我想谈的正 是这第三种心理学。我认 为第三种心理学包括第一 种和第二种心理学,还发 明了“超行为主义”和“超弗 洛伊德”来形容它。这有助 于避免陷入那种一知半解 的“二元价值、二分法取向” ,即要么是亲弗洛伊德的 ,要么是反弗洛伊德的。 我是弗洛伊德主义者,是 行为主义者,也是人本主 义者。事实上,我还在发 展第四种超越心理学。 在此,我仅谈个人观点 。即使在人本主义心理学 家中,也有些人倾向于把 自己看作与行为主义和精 神分析对立,而不是把这 些心理学纳入更大的上层 结构中。我认为其中一些 人对“体验”的热情徘徊在反 科学甚至反理性的边缘。 但是,由于我认为体验只 是获得知识的开始(虽然 有必要,但还远远不够) ,也相信知识的进步,觉 得一门广博的科学是我们 唯一的最终希望,因此, 我最好只发表个人浅见。 通过“自由地思考”进行 推理,发挥预感和直觉的 作用——总之就是尝试推测 未来,这是我自己选择的 任务。这是一种有意识地 专注于开拓、探索、创造 ,而不是应用、确认、检 查、验证的任务。当然, 后者才是科学的支柱,然 而,我还是觉得科学家仅 仅把自己当做验证者是一 个巨大的错误。 先驱者、创造者、探索 者通常是一个孤独的人, 他不属于任何群体,常常 独自一人面对内心的冲突 和恐惧,对抗自大、傲慢 ,甚至偏执。他是一个勇 敢的人,不怕冒险,不怕 犯错误,他清楚地知道到 自己就像波兰尼(Polanyi) 所强调的那样,是一个“在 没有事实依据的情况下就 得出初步结论,然后花数 年时间试图弄清楚自己的 直觉是否正确的赌徒”。如 果说他还有任何理智的话 ,他当然会被自己的鲁莽 想法吓到,并且清楚地知 道他正在肯定那些自己无 法证明的事情。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是 在表达个人的预感、直觉 和主张。我认为规范生物 学的问题是无法回避的, 即使指出这些问题会使西 方的历史和科学哲学受到 质疑。我相信,我们从物 理、化学和天文学(在这 些领域,必须保持数据的 客观性,避免教会插手科 学事务)中沿用的价值无 涉、价值中立的科学模式 是非常不适合对生命进行 科学研究的。更进一步来 说,科学的这种价值无涉 理念不适合用于研究人类 问题,因为个人价值、人 生使命和目标、个人意图 和计划对于理解一个人是 十分重要的,甚至对于科 学、预测和控制的经典目 标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进化论领域,关于方 向、目标、目的论、活力 论、最终原因等的争论, 在我的印象中是激烈而沉 重的。我必须说,这场辩 论被搞得一团糟——但我也 必须得承认,在人类心理 层面上讨论同样的问题, 将不可避免地推进对这些 问题的清晰阐述。 关于进化中的自生学说 或者纯粹的偶然性是否可 以解释进化的方向,我们 仍然可以反复讨论。但当 我们与人类个体打交道时 ,这种“奢侈”的争论机会将 不复存在。根本就不存在 什么“一个人纯粹偶然地就 成为一个好医生”。 P2-4 躁狂、抑郁、歇斯底里…… 异常心理的本质是人性的受挫 揭示人类心理成长的根源与本质 学会与自我、他人和社会和谐相处 马斯洛精神心理学的奠基作之一 彼得·德鲁克 沃伦·本尼斯 吉姆·柯林斯 多位大师均深受本书理论影响并一致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