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边的故乡/曹文芳水乡童年精品书系

水边的故乡/曹文芳水乡童年精品书系
作者: 曹文芳
出版社: 北京少儿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水边的故乡/曹文芳水乡童年精品书系
ISBN: 9787530152058

作者简介

曹文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香蒲草》《丫丫的四季》《天空的天》《云朵的夏天》《荷叶水》《风铃》《石榴灯》;短篇小说集《栀子花香》;“喜鹊班的故事”系列小说《“大头葱”的花》《口哨里的菊花地》《一个叫王子的男孩》《把天空藏起来》《穿靴子的“女魔头”》《会飞的大房子》《多多的红围巾》《跟着节节回家》《最后一只喜鹊》;散文集《肩上的童年》;绘本《肩上的电影》《甜药罐子》等。作品曾获冰心图书奖,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厂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

内容简介

上海男孩 我家东侧有条小河,南头是坝,我们唤它“沟头 嘴”,北头和屋后的大河相接。 河对岸坐落着两户人家,挨着河岸住的是义元二 爷家。 二妈瘦瘦的,梳只髻鬏,一年四季,头都梳得光 溜溜的。虽说二妈是近五十岁的人了,穿衣却总是很 得体。她说话轻轻的,走路轻盈盈的,不像其他乡村 女人,穿着宽衣宽裤,说话大嗓门,走路风风火火的 。 二妈不生孩子,二妈家不像我们家有兄妹五个, 屋里走出一趟孩子,日子过得热热闹闹。二妈家的日 子过得冷冷清清,人也显得冷冷冰冰。二妈不像村里 的其他婶子们,有着一股热乎劲儿,让人想亲近。二 爷比二妈更冷,几乎没有一个笑脸,加上二爷长得不 好看,一只眼睛蒙上了白膜,我们就说二爷的眼睛是 “泥螺壳的眼睛”。这下,我们更不喜欢二爷了。 二妈和二爷从小就有婚约。过去,二妈在上海的 纱厂做工。一年夏天,二爷去上海接二妈。二妈哭着 不愿离开上海,二爷就坐在纱厂门口等,等了一天又 一天,终于把二妈给等回来了。从此,二妈留在了村 里,一待就是一辈子。 乡村人家的夫妻吵吵闹闹是常事,但二爷二妈从 来不吵架。二爷对二妈非常好。村里经常被自家男人 打骂的女人,格外羡慕二妈的福分,但同时又怜悯二 妈没有孩子。 二妈好似不羡慕别人家有孩子,她和二爷很恩爱 地过着日子,把心思和精力都放在田地里。他们不停 地忙碌着,种出的瓜果和蔬菜多得吃不完,时常送给 我们吃。可惜我们吃了他们送来的瓜果蔬菜,对他们 还是亲热不起来。 二爷五十岁那年,突然想领养一个男孩把这个家 撑起来。他有个弟弟在上海做船民,家里有四个儿子 ,负担挺重,乐意送一个儿子给二爷抚养。 春天,二爷去上海把弟弟家最小的儿子领了回来 。 男孩九岁,浓密的头发硬硬的,带点自然卷,显 得乱蓬蓬的。眼睛细长,微陷,一看就是个脾气很倔 的孩子。 男孩一口上海话,我们听不懂,他也听不懂我们 的话,相互远远看着。男孩显得十分孤单,时常一个 人坐在门前的田埂上发呆,想念远在上海的家。 二妈多年没有孩子,冷清惯了,突然多出一个男 孩,很不习惯,脸冷冰冰的。男孩得不到温暖,一碰 ,就和二妈吵,流泪,闹着要回家,一次次出走,一 次次又被二爷找了回来。 他们家的日子就这样吵吵闹闹地往前过。 过了几个月,男孩能听懂我们讲话了,也能用半 是上海话半是村里话和我们交谈,我们知道了他叫阿 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