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云南科技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31.05
折扣购买: 2015云岭大讲堂演讲集萃/云南省社会科学普及丛书
ISBN: 9787541699689
(四)藏羌彝文化走廊 1980年费孝通先生提出“藏彝走廊”这个概念, 这个概念本身就暗示着一种特殊的民族文化带的存在 。此后,国内一批重要学者如李绍明等进一步提出了 青藏高原东南角沿岷江、雅砻江、安宁河谷至金沙江 流域存在着一条自古就有的民族文化走廊——藏羌彝 文化走廊。藏羌彝文化走廊以氐羌系统的多个民族生 活地区为地理空间,以独特的民族文化及其融合为精 神基础,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长廊。在国 际国内经济文化相互融合发展的新常态下,从国家战 略层面,加强该区域的建设开发力度,形成以“走廊 ”为核心的带状发展布局,是“十三五”国家西部大 开发的重大建设项目。该走廊的建设要突出藏羌彝民 族文化的特色,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载体,从而 形成具有典型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或服务。 从文化产业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藏羌彝文化走 廊的发展需要以3个方面为重点。首先,要重点发展 民族文化旅游。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浓 郁的民族文化风情资源将是该文化产业带的根本生命 力所在,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差异性的 富有特别吸引力和市场价值的文化产品,形成具有藏 羌彝特色文化走廊的旅游景区(景点),升级改造本 区域内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将是该文化产 业带上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式。其次,要发掘和开发民 族特色文化产业,尤其是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的传统手工技艺(技能)予以重点传习和向外展示, 促成一批既保留浓厚民族文化特色与风格,又适应现 代审美标准与情趣的文化艺术产品进入文化消费市场 ,形成完善的文化产业链,以促进民族文化特色产业 集约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的大格局。对于藏羌彝 文化走廊而言,民族手工艺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一种 经济层面的支撑手段,更是民族传统文化保留和文化 传承的重要方式,要结合与利用民族特色的旅游开发 ,强化旅游产品开发的民族特色,加强民族手工艺产 品的发掘与开发。要加强品牌意识,强调独特性基础 上的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工艺美术产业的规模化生产 ,利用现代公司研发、制作与销售上的优势,促进个 体民族民间手工艺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化营销。 再次,就是促进民族特色文化的创意生产及市场链接 。从藏羌彝文化产业带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当前存在 着两个基本的制约因素:一是创意不足,二是规模发 展不够。因而该文化走廊在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时候 ,一定要促进民族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的结合,大力 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创 意设计、动漫游戏,网络音乐、演艺、广告,以及其 他增值服务业,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的升级跨越。同时 ,以廊带状分布的市场空间为载体,以交换平台建设 为纽带,以市场需求为原则,创新经营模式,以消定 产,增强多种方式的合作与协同创新,转分散化经营 为集约化经营,扩大规模化发展,实现特色文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