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流金沙水/香格里拉文化论丛

南流金沙水/香格里拉文化论丛
作者: 洪耀辉
出版社: 云南科技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40.02
折扣购买: 南流金沙水/香格里拉文化论丛
ISBN: 9787541696497

作者简介

洪耀辉,男,纳西族,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的寒冬生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上江乡士旺中村,1988年始在《南疆诗报》《原野》《迪庆报》创刊号发表文学作品,至今有散文、诗歌、小小说、论文等百余万字发表于国家、省、州级文学刊物。广播影视文艺作品及论文,获得国家(省)级一、二、三等奖。曾获“迪庆州十佳优秀通讯员”、迪庆州“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等殊荣。主笔撰写《香格里拉一一梦开花的地方》一书,部分文章收录于《迪庆诗选》《广播影视传媒(云南卷)》《瞬间永恒》等有关文集。业余喜爱舞文弄墨,现供职于迪庆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版权局。

内容简介

那些年 之一 弯弯曲曲的金沙江,是我童年最欢乐的摇篮,枕 着它的涛声,陪伴着它的喜怒哀乐,我们在懵懵懂懂 中一路走来。 那时候不知道金沙江从哪里来,老人和父辈们都 说,它来自很高很高的雪山脚下,很多小沟小河都流 到了这条江里,包括家乡淙淙的山涧和欢笑的小河。 我总会傻傻地问父亲:“它要流到哪里?” 父亲也总会不厌其烦地说:“大海!” “大海像金沙江一样大吗?” “像天一样大吧!我也没有见过。” 是的,很多我们的父辈一辈子也没有见过大海, 他们见过的最大水流就是相依为命的金沙江,那是祖 祖辈辈的根与魂,我想顺着时光的脐带,试图将发生 在这片古老土地上一些普通的人和事以及家乡的风物 ,用稚嫩的笔记录珍藏起来,让我们在念想中,多一 份珍惜!多一份尊重!多一份关爱! 四季欢笑的金沙江,就像是我的小伙食伴。喜时 ,像娇滴滴的大姑娘,春天里穿一件花格子的衬衫, 在两岸对峙的青山之间,迎合着碎米花的芳香,用悠 悠的山调呼唤着山那边的汉子;怒了,就如两头剑拔 弩张的牛犊子,一碰头,就用一对发红的眼睛瞪着对 方。那是夏天的狗尾草抒情的浪漫,在洪浪滔天中, 呼啸汹涌,似乎在顷刻之间要把世间的一切污秽涤荡 干净;而哀愁,便是劳累奔波的母亲守望秋收的粮仓 ,怎么也盛不满,就像潮汐之后的金沙江水晾晒着裸 露的沙石。此时的母亲,就会用纳鞋垫的双手,细心 地搓揉着从田边地头捡拾回来的每一粒稻穗,那是一 年中最值得珍视的种粒啊! 每到冬天,江水如练,一阵又一阵的风沙铺天盖 地,席卷着整个江畔。苦中作乐的父亲,在冬至前夕 ,还会端着半瓢干瘪的包谷子,看着只长架子不长膘 的年猪,尽情地啃食着最后的晚餐,父亲慢慢地蹲在 它的旁边,悠悠地抽着旱烟,生怕漏掉一粒籽实,他 在想假如这些精粮能让年猪添上几斤的膘水,来年的 油脂就不用发愁了! 七十年代初期,狗尾草在金沙江边无休止地疯长 。村寨里的人们总是忙得两头黑,家里有老人的孩子 ,太阳没落山就被领走了,而那些“多子多福”的人 家,大人每天起早贪黑,饥肠辘辘到家里总是冷火秋 烟,孩子在毫无遮拦的托儿所(打场)里嗷嗷待哺, 跳累了的牲畜在厩舍里饿得吹着“唢呐”,点着明子 火把搅出的“牛头饭”(少许米煮得半熟,边掺包谷 面边用筷子搅动搅匀,盖上罗锅盖在火塘边反复转动 烤熟)总是让一家人吃得格外香甜! 苦累的日子筛糠难见米。围坐在火塘边,村寨里 的老人和父辈们总会讲起陈年旧事,那是1957年、 1958年的事情了,连我们的父母亲都还没有开始谈恋 爱,生产队食堂的大铁锅里,煮着香喷喷的大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