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6.30
折扣购买: 感情不能解决的事
ISBN: 9787521729627
\"张佳佳律师——左手心理,右手法律,专为女性的婚姻幸福护航。 目前就职于北京康达律师事务所,婚姻家事专业律师,ACT(接纳与承诺疗法)心理咨询师,国际认证财富管理师,有着6年北京法院的工作经历,1000+案件实操经验。 在大量的婚姻纠纷中,她敏锐地捕捉到,多数女性在婚姻中是没有风险管理,尤其是财富风险管理的意识,导致在婚姻中缺乏主动权和安全感,在婚姻出现问题时只能被动承受,导致婚姻危机酿成婚姻事故,身心俱疲,丧失爱的能力。在本书中,她想通过婚姻财富的法律逻辑,将婚姻危机中的“事故”,变为婚姻生活中的“故事”,让女性始终保持爱自己爱生活的能力。\"
序言 婚姻风险管理的核心是财富管理 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的作品《爱情笔记》里阐述了一个特别经典的观点,大概的意思是:爱情是流动的,我爱你也只能理解为我“现在”爱你。所以,哪怕此刻我说我永远爱你,也只能理解为我“现在”永远爱你。 这本探讨爱情的书,从心理和哲学的层面将爱情的本质抛了出来。此时此刻他的爱是真切的,他要呵护你、爱你一辈子也是真的,只不过,未来有一天他会移情别恋甚至决绝离开,也是有可能的。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结婚时丈夫俊生对妻子子君说:我无可救药地爱你,我要养你一辈子。当丈夫出轨提出离婚时,子君试图挽留,丈夫却说:我无可救药地爱她。 多么讽刺又多么现实,爱情不仅是流动的,还是跳跃的。于是,我们可以试着反向推论:我爱你不等于我“永远”爱你。 作为一个婚姻家事律师,我曾不止一次地在一些主题分享中问听众,你对爱情和婚姻的理解是什么?你最向往的婚姻是什么样的?未婚的朋友总会提到“一见钟情”“ 白头偕老”,已婚的朋友总会提到“风雨同舟”“ 相濡以沫”。于是,有听众总结说:爱情是吸引,婚姻是修行。 张恨水在长篇小说《金粉世家》中写道:富家公子金燕西对平民女孩冷清秋一见钟情,但再炙热的爱情也抵不过婚姻中的现实与琐碎,最终清秋被燕西抛弃,搬离了金家大宅,她在写给燕西的决别信中说,秋转念择人不慎,中道而去,知者以为君实不德,秋扇见捐,不知者以为秋高自攀附,致遭白眼。则读书十年,所学何事?夫赵孟所贵,赵孟能贱之,本不足怪。然齐大非偶,古有明训,秋幼习是言,而长乃昧于是义,是秋之有今日,秋自取之。 爱情≠婚姻。爱情的吸引是流动的,当持续的吸引不再,爱情可能就支撑不了婚姻的持久稳定。我们从不否定爱情的美好,我们也憧憬从爱情到婚姻的尘埃落定。很多想要通过结婚获得幸福的女人似乎都会有这样的想法,登记结婚了,嗯,终于可以安心了,也终于安全了,今生他都会鞍前马后,不离不弃。只可惜我们虽然套上了象征永恒的婚戒,但却无法保证爱情如钻戒般永恒。 作家金韵蓉在《你要的是幸福,还是对错》这本书中曾这样描述婚姻:仿佛一旦成家,我们就会把家庭当作自己的安全舒适圈,习惯于这个舒适圈所带来的安全感,在这个舒适圈里,我们感到安定和从容,一旦这个舒适圈被冲破了,我们就会无所适从,甚至害怕与恐惧。 2019 年《人民日报》公布的离婚数据显示,从2003 年开始,中国的离婚率出现了连续15 年的快速增长,增长速度实在让人感到震惊,仅仅2019 年一年,离婚数就高达415 万对。这充分显示了现代婚姻的不稳定性,从爱情走入婚姻,显然不是“落证为安”。 当然,这和当代年轻人崇尚自由、女性独立、经济地位上升等因素有关,越来越多的女性愿意离婚、敢于离婚、离得起婚。但作为一个婚姻家事律师,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我所经手的婚姻纠纷中,被动离婚的多数,依旧是女性,恐惧离婚、害怕离婚的多数,也依旧是女性。 因为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婚姻的功能主要有爱情、性、经济互助、养育孩子、扩大社会关系五个方面。而一个家庭中的女性无论是从爱情、经济互助还是从养育孩子等角度,在心理上和物质上都更依赖于婚姻。也因此,女性更害怕失去婚姻,更容易焦虑和不安。而这种不安感,恰恰加剧了婚姻的解体。她会拼命修复关系,牢牢抓紧伴侣,求证安全,然后一个常见的画面就出现了:丈夫回家,拼命查他的手机;丈夫不回家,给他夺命连环call。可想而知,这样的婚姻状态,如何能够长久持续? 婚姻管理的核心是风险管理,而最大的风险就是能力丧失的风险焦虑和不安还只是情感风险的一个侧面,更严峻的事实是,比起情感风险,婚姻中还有更多的次生危机是必须面临且无法逃避的,也正是很多女性无法承受的。这是促使我写这本书的主要原因。很多的婚姻纠纷中,不少女性的结局是,既没能拯救婚姻,还无法保证财产利益,甚至在争夺孩子抚养权的问题上,也输个一败涂地,本来是别人的错误,却最终惩罚了自己。 有个案子中的女方我印象非常深刻,她是幼儿园的老师,每次见她的时候,她都是痛哭流涕。她哭诉丈夫有外遇,指责丈夫没有人情味。她给我看她写给丈夫的信,有一句让我有点动容:即使到最后我们真的分手,这辈子,你始终欠我一句“对不起”。 他们的婚姻开局其实很甜蜜,一见钟情后迅速闪婚。婚后他像照顾孩子一样呵护她,衣食住行什么都不用她操心,她深信自己终于找到了幸福,也有足够的安全感。可是后来有一天,她发现丈夫有了外遇,她还没来得及指责和愤怒,更残酷的现实已经来到面前。在被迫面对的离婚诉讼中,她发现自己根本不知道丈夫有多少收入,也不知道丈夫有多少财产,甚至连一点线索和证据都没有,而她自己的婚前财产也被丈夫拿去做投资理财,几番折腾,早就打了水漂。她名下没有房子,没有存款,想获得孩子的抚养权,她一点强硬的资本都没有,甚至没有能力去爱孩子。 类似的故事不胜枚举,除了财富损失,还有身心俱疲的落寞。有的离婚诉讼,一打就是数年,财产争议纷繁复杂,即使最终争取到了一些权益,可几年的时间和精力损失又如何去估量。甚至有些女性在婚姻纠纷中痛苦消沉,婚还未离,却患上了抑郁症甚至癌症。且不说爱家人的能力,甚至连爱自己的能力都在断崖式锐减! 不可否认,她们曾经短暂地幸福过,但幸福的背后也埋伏着风险,而她们丝毫没有察觉。所以,此刻我们可以试着得出一个结论,正因为爱情是流动的,因此很多婚姻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情感的风险,情感的风险又会衍生出包括财产在内的一系列现实的风险,其中最大的致命风险就是爱的能力丧失的风险。爱的能力又往往依赖于财富安全。 因此,我可以提出本书的一个逻辑:婚姻需要法律逻辑下的规划管理。婚姻管理的核心是风险管理。而风险管理的核心是财富管理。财富管理的目的是捍卫爱的能力。 这本书是写给广大女性的。正是因为女性对于婚姻的依赖,对于婚姻所提供的物质的依赖,女性才更需要建立独立于爱情和婚姻之外的财富安全。女性一旦有了属于自己的确定的可控制的财富,她就会有更多的选择权和决策权,就会有更多的安全感,她就不会轻易陷入婚姻的危机中痛苦不堪,患得患失。她就会在处理危机的时候,有能力为自己、为孩子、为家庭及时止损,守护幸福。即使最终情感未能修复,婚姻终结,她也能理智而从容地捍卫自己的权益,优雅地和过去说“再见”。 当然,如果你是男性朋友,也希望你读一读这本书,提前做婚姻的风险管理和财富规划,为妻子创造一份专属的财富,均衡夫妻经济地位,既在情感上相互依赖,又在经济上相互独立,从而为家庭幸福打下稳固的基础。 不要再说,“张律师,我早一点认识你就好了!”快点读书吧! 书摘:丈夫留下的财产,就是妻子和孩子继承吗? 也许你要问张律师,这本书不是主要讲婚姻规划吗,为什么要在婚姻规划中提到继承问题呢?在序言中我提到,婚姻规划管理的核心是风险管理。而所谓的风险一词,必然会涉及意外、疾病、死亡等我们不得不面对的话题。如果一个家庭无法对抗死亡带来的灾害性风险,那么这个家庭是非常不安全的。 在写作本书的时候,正是全球疫情日益严重之时。我们已经进入一个高度不确定的时代,更加珍惜活着的美好,珍惜夫妻相伴的时光,也更坦然地面对生死。我们可以像谈论保险一样,谈论婚姻资产的安全规划。有些灾害或者意外,我们没有办法预知,更没有办法避免,那么我们如何规避这些事情给我 们造成的次生灾害呢? 我们还是以贾琏和王熙凤的故事为例。贾琏和凤姐结婚已经25 年了,家庭资产比较稳定,有车有房,女儿巧姐已经22 岁。当年贾琏和凤姐决定来北京打拼的时候,真可谓赤手空拳,从零开始。好在两人都很努力,也都肯吃苦,他们合开了一家公司,业务越做越大。公司步入正轨后,凤姐就逐步退出了公司,只是在财务上进行适当管理。现在公司规模不算大,但是客户很稳定,也有了多年的口碑积累。如果不出意外,这样的夫妻档创业家庭,真可以说是既幸福又安稳。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女儿巧姐刚大学毕业,贾琏就突发心梗去世,没有留下任何遗嘱。凤姐虽然内心极度痛苦,也必须强撑着把公司经营下去,女儿刚毕业,之后的生活各方面也需要她的支持。贾琏去世的时候,他的母亲已经不在了,老父亲还健在。当父亲得知自己最优秀的儿子突然离世,连最后一面都没见上,白发人送黑人,悲伤过度,半年后也撒手而去。 贾琏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都在老家南京,均已结婚生子,家境一般,算不上富裕。凤姐一直认为自己和丈夫共同辛苦打拼赚来的财产,当然 就是属于他们两个人的。现在丈夫突然去世,公公虽然也是继承人,也有权分财产,但是公公也去世了,那财产自然就是她和女儿的,将来她去世后,财产就都是女儿的。贾琏的弟弟和妹妹都有各自的小家庭,平时和大哥一家相处得不错,对嫂子现在的处境也充满同情,肯定不会主动提出分割财产。 日子就这么平静地一天天过下去,凤姐完全没有意识到,暴风雨就要来临。 几年后,女儿巧姐准备结婚,她想在女儿结婚前把贾琏名下的一套房产过户给女儿。可是,房产部门告诉她:必须提供公证处的继承公证书,或者法院出具的生效判决书。她去了公证处,公证处人员表示做不了这个公证:这套房产原是夫妻共同财产,一半是她的财产,一半是贾琏的遗产,贾琏的继承人 除了她和女儿之外,还有贾琏的弟弟和妹妹,要办理继承公证,必须所有继承人到场签字确认。 凤姐这下子为难了:如果就这样住着,不办理过户,也就不用这么费劲折腾;可是如果想办理过户,给女儿确权,那就必须走程序!!他们夫妻俩打拼赚钱,全都是为了女儿,这些财产也都想留给女儿,如果将来她过世了,女儿不是还要自己面对这么个难题吗? 想来想去,凤姐还是硬着头皮请贾琏的弟弟和妹妹来配合做公证。万万没想到,事情远没有凤姐预想的那么简单。贾琏的弟弟和妹妹本来没有想过要争贾琏的遗产,因为贾琏生前对他们非常照顾,贾琏去世后,凤姐也经常接济他们,如果不是要配合继承公证,他们压根儿不知道,他们还有权利继承贾琏的遗产。 可是接济归接济,感恩归感恩,当他们得知自己原本有继承份额,哪舍得轻易放弃呢?贾琏的房产不止一套,还有车,还有公司,还有存款,这么一大笔财产,他们怎么可能完全不动心?凤姐原本想要的“配合”,最后发展成了“分割”!看到亲人在利益面前完全不念亲情,锱铢必较,凤姐感到一阵心酸: 我们夫妻二人辛苦打拼赚来的财产,我不想被外人分割啊! 可是贾琏的弟弟和妹妹虽然是家庭意义上的外人,却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外人,他们的确是法定的继承人。贾琏去世,父亲是法定继承人,父亲去世,贾琏的弟弟和妹妹是父亲的法定继承人,因此弟弟和妹妹就转继承父亲应继承的份额。 为了不影响公司经营,也为了避免后续无穷无尽的纠纷,凤姐和贾琏的弟弟、妹妹最后对全部的遗产进行了和解分配。凤姐为此付出了将近500 万的代价! 对于婚姻资产,我们不得不考虑基于法律的继承逻辑:一旦遭遇意外,夫妻有一半的财产将变成遗产,势必会面临财产被分流的问题。这就是婚姻资产隐含的第三大法律逻辑:财富并非必然在家人之间自动继承。 一、 本书是一本接地气,贴近生活,干货满满的婚姻管理指南,以案说法,有典型性,实用性。以《红楼梦》中的人物王熙凤和贾琏夫妇为案例主人公,他们来到了2021年,发生了一系列悲欢离合的婚姻故事,读者可以从这些有代表性的故事和纠纷案例中,学到有用的法律知识,从而懂得规避风险,保护自己。 二、 书中所选用的案例基于作者多年来从事婚姻法律咨询和法律诉讼工作的经历,每个标题都是一个法律要点。作者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对婚姻中的各种情感纠纷还有财产分割的疑难问题都给出了比较详尽而中肯的建议,在可读性以及实用性方面非常突出。 三、 从本书的受众来看,无论是未婚青年还是已婚人士、遇到婚姻危机的读者,都可以通过这本书获得相关的法律知识和生活智慧,不只维系情感,更是保卫财富,让自己在面对和处理婚姻问题的时候更加从容,获得更幸福的亲密关系。 四、 随书附“婚姻家事百问百答”,作者精选她做律师以来遇到的咨询频率高的100个问题,逐一回答,同时附有我们也许会用到的协议模板,给出规范填写的示例,如婚前财产协议、夫妻财产协议、夫妻婚内忠诚保证协议书、离婚协议、起诉书、赠与协议、遗嘱等。 五、 幸知在线女性心理平台创始人潘幸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祝卓宏,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雷明光做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