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作家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6.90
折扣购买: 这样陪孩子写作业才有效
ISBN: 9787521214963
王莉,北京市优秀教师,曾获北京市最高级别“紫金杯”优秀班主任称号,荣获多届全国青少年“春蕾杯”征文园丁奖。从事一线教学工作二十余年,众多学生考取清华、北大等名校,还有不少学生在《中国诗词大会》中取得佳绩。
不会整理书包怎么办 很多家长一直被一个问题困扰着:作为家长,应不应该陪孩子写作业?我个人认为,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应该让他独立去完成。但是,这要建立在孩子有足够的能力和养成好习惯的基础上。 小源刚刚进入一年级,是一个虎头虎脑的小家伙,满脸的真诚与憨厚,非常讨人喜欢。小源属于男孩子里比较听话的那种,他不会大嚷大叫,更不会追跑打闹。有这样的孩子,做妈妈的确实省心不少。 开学几周后,小源的问题就逐渐暴露出来。 学具总是准备不全。低年级小朋友需借助学具理解知识的内容很多。比如建立加法的概念,老师们上课就要借助小棒、卡片,几乎每天数学课都要有学具的准备。而每天上课前老师检查学具的时候,小源不是小棒根数不够,就是卡片没带,最初老师会用自己的教具给小源补齐,并且和蔼地告诉孩子:小源要准备好学具,才可以上课呀。小源也是睁着大眼睛表示理解老师的意思。 可是连续多日都是这种情况。老师就很严肃地告诉小源:必须准备学具!小源知道自己错了,低着头不敢看老师。放学的时候,老师还特意和家长交流了这件事情。第二天小源的学具全了,第三天学具又不全了,第四天依然不全。老师下课就通过微信把这种情况告诉家长,希望家长能够督促小源每天准备好学具。家长表示一定督促落实。但是小源的情况并没有改善。 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原来小源的妈妈在开学前告诉小源:你上学了,就是大孩子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从此,孩子在家里是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所有任务。可是小源上幼儿园的时候,每天的小书包是奶奶给收拾的。小源知道妈妈说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思,但是他每天收拾书包的时候,如果妈妈问:“你学具准备好了吗?”小源想起小棒还没放,就会赶紧装进去;如果妈妈不问他就会忘记。 妈妈对小源的培养理念很好,放手让孩子独立成长。但是孩子从没有管理过书包,短时间内是否具有管理书包的能力? 我先讲讲我是怎么带着学生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做卫生的。上学前有多少学生在家里帮助家长扫地、拖地呢?在我接触的学生中很少。学校每天至少需要两次做值日呀!孩子不会做!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方案一:直接布置给学生,学生自己探索着做值日。出现的问题:值日时间长,做得效果差。有的班级打扫教室需要半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方案二:老师打扫为主,学生打扫为辅。既然孩子小,老师就要亲自上阵,孩子们做些力所能及的摆桌椅、擦黑板的工作。师生配合,效果很好。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看多了自然就学会了。出现的问题:学生的劳动能力没有得到最大化的培养,老师辛苦;孩子需要长时间地模仿才可以达到独立扫地的目的。 方案三:利用专时教孩子扫地的方法。每天固定时间讲解扫地的方法。从尝试开始,先让学生自己报名展示扫地的方法;同学进行评价,评出哪种扫地的方法好;总结方法,老师适当地补充;最后亲身体验,落实方法。逐步熟练方法后布置练习扫地的家庭作业。 我就是采取的方案三,在反复演示的情况下,同学们逐渐发现,根据我们所用扫把的特点,倒退着扫更好,也就是从教室后边开始,屁股对着教室的前方,退着扫。握扫把的手,要一上一下错开,不可以握在一起。身体要略弯,站得太直不容易用力。扫的时候要平行扫三次,即左边一下,中间一下,右边一下。 孩子们在班上学习动作的时候,有几个同学表现得特别突出,我就让他们把自己的扫地过程录制视频发到班级微信群,成为全班学习的教材。通过训练成功的孩子,上传视频,老师点赞评价。 分解扫地动作之后,再根据每个孩子的身高、动手能力、劳动配合能力等特点,按岗分配任务。每组都规定专人打扫,包括摆桌椅,擦黑板、窗台,整理书架。都是责任到岗。 第一次以组为单位进行值日,我会细致观察哪个同学扫地真的学会了,哪个同学还是不大会。对于不大会的,我就亲自辅导,就像改错题一样,手把手地落实。 这样的跟踪落实长达一个学期,直到组员各自分工可以独立完成,整组配合密切我才会不插手。现在我们三年级,一间正常大小的教室,一般情况下十分钟以内是可以打扫得非常干净的。而且三年级后,学校每次卫生评比我们都是第一名。 一种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训练的过程。小鹰学会捕食需要老鹰引导,小象学习寻找水源需要象群带领,燕子要学习才会搭窝。自主探索是一种方式,但方法沿袭效率更高。 小源收拾书包丢三落四,是妈妈并没有告诉小源哪些是必须准备的、哪些应该怎样准备,越俎代庖固然不好,但是完全凭借孩子的感觉去自省自悟会无形中增加学习的难度。 孩子的自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要在老师或者家长的引导下,掌握了基本方法,具有基本技能后,再逐步放手的过程。 写家庭作业也是如此。需要家长有方法的引领、能力的训练,一些基本方法掌握之后再让孩子独立完成家庭作业。 家长们还要清楚:不留作业和不留笔头作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很多家长把低年级不留笔头作业断章取义为不留作业,作业的形式有很多种。 低年级入学需要做的一些作业训练: 1. 整理书包和书桌。一个小小的书包就是孩子的世界。书包内都需要准备什么呢?第二天上课要用的课本;相关课程的学具,比如数学课的小棒,体育课的跳绳,音乐课的口风琴,美术课的画笔;铅笔盒以及铅笔盒内必需的学习用品。我发现很多孩子把自己喜欢的但是用不到的笔带到学校,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上学后,各种笔就成了孩子最好的玩具,也是注意力分散的一个重要因素。最后还有各个班级老师的特殊要求。 收拾书包的原则是,有用的东西带,无用的不带。书包里要做到整齐,每种物品的位置固定,形成习惯。书包里要有一定的空余空间,但是不要太多,太大太小的书包都不合适。 每日写作业后,要主动收拾书桌,把东西放回原位,用消毒纸巾擦干净桌面。不能因为是家里东西就随便摆放,用完后不整理。这些都是不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整理习惯是一个优质学生必备的素质,会让孩子日后做事有条理。 2. 每日对照记事本检查落实的习惯。家长在写作业初期要起到督促检查的作用,通过长时间的坚持,让孩子形成习惯。记录当天需要做的事情,也是训练孩子做事规范、有条理的一种措施,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有记录就要有落实的习惯。 无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学生,写作业不仅有内容上的任务,更要注重习惯的培养。我教过的很多优秀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点:书包整洁,做事有条理,从来不丢三落四。一个好的写家庭作业习惯的养成,是从孩子入学后就开始的,而不是从孩子开始有大量的笔头作业后才开始的。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理念很好,但不等于我们可以不参与孩子的家庭作业,要先培养,再放手。 小学资深优秀教师王莉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 为你贴心解决陪孩子写作业的难题 告诉你陪什么、怎么陪 走出陪写作业的误区 轻松培养孩子专注、自律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