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40.60
折扣购买: 京剧大家绝艺录·编导篇
ISBN: 9787100200431
封杰,出生于1968年,北京人。《中国京剧》杂志编辑部主任、吉林艺术学院特聘教授。发表文章百余篇,涉及京剧沙龙、菊坛谈往、人物专访、京剧剧评等栏目。 主编出版作品:《京剧名宿访谈》《京剧名宿访谈续编》《京剧名宿访谈叁编》《京剧说苑》《岳上清晖》《高韵和鸣》《京剧杰英谈》《京韵剧源》《春韵流芳》等多部图书以及音像制品《京剧大家绝艺录》系列之武生篇?旦行篇(壹)?老生篇?丑行小生篇?净行篇?音乐篇。 获奖:2012年荣获北京京剧昆曲振兴协会颁发的“弘扬京昆艺术特殊贡献奖”;2013年荣获中国戏剧文学学会颁发的全国戏剧文华奖“戏剧专著金奖”;2018年策划《艺海觅珍》荣获“中国戏曲微电影优秀奖”;2020年荣获中国戏曲微电影“国粹传承使者奖”。
后 记 “ 绵绵古道连天上,不及乡亲情意长。洞庭湖水深千丈,化作泪雨洒潇湘。”这句唱词出自中国京剧院于1979 年创演的一出现代戏。该剧不仅在思想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在艺术上也有很高的造诣,演绎的是毛泽东的妻子、革命烈士杨开慧同志在大革命失败后,坚持同国民党反动派作地下斗争,最后英勇就义的故事。戏名取自毛泽东诗词《蝶恋花· 答李淑一》。剧情生动感人,艺术结构严谨,特别是这段脍炙人口的“古道别”唱腔,一波三折、委婉动听,风格独特又不失京剧传统神韵,仿若云中天籁又似奔涌激荡的江河,至今被公认为京剧新创剧目的经典。 这段唱词的撰写者是著名剧作家邹忆青,她曾谈到作为一名编剧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功底和一定的阅读量,才能更好地观、读戏曲。如其中的“肉补衣裳天补房”就是邹老师在一张报纸上读到的文字,记在心中,不想多年后恰恰用到了这出戏上。张永和、罗怀臻、郑怀兴老师编写的既有京剧剧本,又有地方戏剧本,他们都在访谈中说到了两者在创编上的异同。尤其是京剧的字韵与音韵是紧密相连的,而地方戏由于地域性比较强,有它的特色,在创造剧目时就要符合本地剧种的特性。翁舜和老师曾经是一名京剧老旦演员,之后又做了多年的导演工作,所以在编剧中就会考虑到演员的二度创作和舞台调度。同样地,陈霖苍、宋捷、白云明老师也是这样,由演到导,把多年积累的丰富表演经验传授给演员。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他们都会“联想”到剧种的音乐性。黎中城、习志淦、徐培成老师通过结合各自导演的大戏阐述了导演在戏中起的作用,他们既是连结编剧、演员的一座桥梁,又是画龙点睛的润滑剂。作为“文化人”的翁思再老师对于继承中的再创作谈了自己的看法,他的一段京剧名唱腔“梨花颂”可以说是唱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是这出新编剧目《大唐贵妃》的戏眼。迟金声、石玉昆、黄在敏老师是戏曲界的大导演,他们回顾了自己的作品,有现代戏,也有新编历史剧,更多的是复排的传统戏,彰显了传统艺术的品味。像年近百岁的迟先生在现代戏《沙家浜》中对传统程式的借鉴,以及在新创的《三打陶三春》中的化用,都是宝贵的经验。 无论是编剧,还是导演,都要对舞台呈现有所把控,对演员的表演风格有所了解,对剧种的特性有所知晓,才能够编、导一出新戏,才能够给观众呈现出一席精美的文化盛宴。当然,如果编剧、导演能够成为一名理论家那就更好了,因为可以理论指导实践。欧阳明老师经过多年的戏曲编、导工作,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戏曲理论。正是这套戏曲理论指导着他的工作,我想也将对从事戏曲编、导工作的年轻人有指导意义。 《京剧大家绝艺录· 编导篇》收录的这些访谈,是老师们对戏曲艺术的高度总结,提升了戏曲编导理论的高度。希望他们的倾囊相授,能对戏曲舞台上出现的“话剧加唱”局面有所改变。 封杰 2020 年12 月27 日于竟成轩 抢救式整理中国京剧大家之绝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