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6.60
折扣购买: 走读北京大运河/京华通览
ISBN: 9787200138597
青龙桥的西边,最惹人注目的是玉泉山静明园风景区 。静明园是清代北京西郊著名的“三山五园”之一。园在 玉泉山之阳,金章宗完颜璟此前在这一带建了行宫芙蓉殿 ,明昌年间评出的“燕京八景”之一即“玉泉垂虹”。元 世祖忽必烈在山上建了昭化寺。明英宗朱祁镇又建了上下 华严寺,寺旁有翠华洞、玉龙洞等泉眼。清康熙对这里更 具青睐,他大事增建,初名为“澄心园”,后又改名为“ 静明园”。 乾隆则是景区的造极者。他品尝了玉泉之水,认为它 是最适人的饮用水,远胜过他地名泉,所以赐名“天下第 一泉”,把“玉泉垂虹”改为“玉泉趵突”。玉泉山中的 泉,著名的例如:玉泉、涵漪斋泉、进珠泉、裂帛泉、试 墨泉、宝珠泉、涌玉泉、静影涵虚泉,等等。他命名的园 内胜景达十六处之多:廓然大公、芙蓉晴照、溪田课耕、 采香云径、峡雪琴音、玉峰塔影、风篁清听、裂帛湖光, 等等。静明园东门外码头河堤上设闸桥,桥东西各立一座 石牌坊,东坊额题为“湖山罨画”“云霞舒卷”,西坊额 题为“烟柳春佳”“兰渚频香”。 静明园的南山景区,玉泉泉眼之所在,立有两座石碑 :一为乾隆御书“天下第一泉”,一为重臣汪由敦书《王 泉山天下第一泉记》,泉北的龙王庙殿头匾额上书“水泽 皇畿”四字,其前的“竹罐山房”即乾隆的饮茶所之一。 读到这里,读者自然会关心玉泉水的流量。这当然是可以 理解的。我努力找到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公司1983年 印制的《北京泉志》资料书,其上载记:1934年,玉泉山 水群总流量约是每秒2万立方米(枯水季);1959年是每秒 2.59万立方米(丰水季)。水量之大,让今天的我们不由 心里一惊! 静明园内的塔是不能不说的。南山景区的“华藏塔” ,为八面七层密檐式石塔,塔身遍刻释迦牟尼出家故事; 又有“玉峰塔”,为九层八方的琉璃砖塔,各层供奉铜制 佛像。 静明园的东山景区,有一片影镜湖,湖岸边有“延绿 厅”“分鉴曲”“写琴廊”“试墨泉”等临水建筑。山顶 上妙高寺殿额书“江天如是”四字,妙高塔屹立寺后。这 座塔下部有约两米高的方形砖石基座,基座四面有砖雕护 栏,台上是五座藏式佛塔——即通称为“金刚宝座塔”。 北京的真觉寺、碧云寺、西黄寺等,都属于金刚宝座塔。 这种塔象征意义丰富,又格外地坚如磐石。 近年来,玉泉山静明园景区已进行了修缮,它更成为 令人心向往之的地方! 出静明园南门,乾隆年间曾建一座“高水湖”,它再 往下又有一座“养水湖”。它们可称是玉泉山至昆明湖之 间的两块玉色琥珀。它们首先是积纳了玉泉所出之水,又 有自家湖底也具泉眼,再有下雨山洪汇积,漾漾然也颇可 观。乾隆在高水湖之中建有“影湖楼”一座,别具匠心, 他的《影湖楼》诗前有小序,说明了其特点: 迩年开水田渐多,或虞水不足,故于玉泉山静明园外 接拓一湖,俾蓄水上游,以资灌注。湖之中筑楼五楹,唯 舟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