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5.20
折扣购买: 天文学的故事
ISBN: 9787568098540
李梦瑶 毕业于浙江大学。媒体记者出身, 现为青少年科普图书作者、编辑,拥有多年的青少年科普题材写作经验。她对宇宙充满好奇,多年来致力于科普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尤其关注青少年天文科普教育。她希望通过这本书,激发青少年对天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宇宙,开拓视野。
正文(节选) 三百多年前,有一个英国乡下的年轻人却对这颗落地的苹果产生了疑问 ——它为什么向下落而不是向上飞?什么原因让它必须向下落?如果它被从很高的地方用特别大的力气抛出去会怎样? 一个被前人忽略或者说想不明白的巨大隐秘被这个爱思考的年轻人发现了,他就是 23岁的艾萨克?牛顿( Isaac Newton, 1643—1727),连同那颗小小的苹果,也成了这个科学故事里的重要角色。 在牛顿之前,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等将人们对宇宙和自然的认识进行了颠覆,科学家们在观测数据和理论的基础上,寻求着更多的新发现,比如对地球的重力、地日距离与引力的关系等做了相关研究,英国皇家学会的重要成员胡克第一个提出名词“万有引力”,但相关理论都没得到验证,更遑论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直到 1666年,一颗苹果的落地,引起了到家乡小镇伍尔索普躲避瘟疫的牛顿的注意。牛顿意识到让苹果落地的是地球对它的引力,他继续论证引力大小跟物体的质量、物体之间距离的关系,又验证出,如果这颗苹果在高空中以一定的高速被抛出,它将会围绕地球做运动而不再掉落,那它,不正是天上的月亮吗?这说明地月之间也存在相应的引力作用。 牛顿将这种力推及开来:要是再往比月球更远的地方探寻呢?类似的相互吸引的力在宇宙万物间普遍存在,他进一步计算得出,两物体间引力的大小其实跟两者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这个著名的公式被称为“万有引力定律”,从地上到天上,万物都逃不过这个简单的定律,有了它,天体之间的距离、远处天体的质量都能计算出来,并且从万有引力定律反推,又能印证开普勒定律的结果,比如他同样得出太阳位于地球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处。 万有引力定律的结果说明,天地万物的运动是有一定规律的,地上的所有物体都被它牢牢控制而不被地球的转动甩飞,天上的天体不再是无序的,更不是神秘的,相互之间的引力让天体们“乖乖地”待在自己的位置上,形成特定的运行轨道。无论是地球还是宇宙,一切都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变得清晰和稳定。 除此以外,牛顿对力的相互作用和力与速度、质量的关系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了三大运动定律。在 1687年牛顿出版的知名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他全面阐释了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说明了怎样从万物的运动现象得出引力,又以力解释了自然现象。 牛顿的相关理论不仅为经典力学奠定了基础,也成为现代天体力学的起源。牛顿在力学及其他领域,如光学、数学方面的成就,为这些领域开辟了全新局面,但其实他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只是他学术生涯的一部分而已。 牛顿在他的回忆录中说:“我不知晓世人怎么看待我,可我只像一个在海边游戏的孩童,为自己时不时找到的美丽石子或贝壳而高兴,但对眼前伟大的真理之海毫无知觉。”或许,我们能从这只言片语中,感受到这位科学巨人对真理的热切追求,并受到鼓舞。 ◆“常读常新经典故事系列”,是一套面向中小学生,从多角度认识世界的知识普及读本。每本书都讲述了该学科、门类中的经典故事,以及重要人物和成就,是了解这个领域的速读口袋书。 ◆ 本书内容是天文学,全书以地球为起点,逐步延伸至太阳系、银河系,乃至宇宙边缘,层层拉大视野。书中既有天文学的基础知识,如地球自转、太阳黑子等现象,又有重大科学成果的介绍,如相对论的验证、引力波的发现等,作者精心编排了一条富有趣味的阅读路线,带我们体验一段人类探索星空和宇宙奥秘的“浓缩版”旅程。 ◆ 陪伴课堂学习,增强天文学背景知识。生动讲述地球、太阳系、星系、星云以及宇宙中的天体物理现象和规律,帮助你拓宽科学视野,更深入地了解地球和宇宙的奥秘。 ◆ 天文学知识点及重要人物“小贴士”标出。解释包括冥古宙、宇宙大爆炸、黄道十二宫、牛顿的苹果、哈勃望远镜等在内的天文学知识点,特别标出故事所涉人物的相关介绍,辅助学习天文学。 ◆ 环保印刷,纸色护眼。全书四色插图,环保油墨印刷,采用品质纸张,以松木纸浆为原料,拥有植物纤维,爱护孩子眼睛,为他们的视力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