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创世纪(迪士尼九大元老的创作灵感与技巧)

动画创世纪(迪士尼九大元老的创作灵感与技巧)
作者: (美)安德烈亚斯·德加|译者:宋戈//郝怡人
出版社: 清华大学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62.48
折扣购买: 动画创世纪(迪士尼九大元老的创作灵感与技巧)
ISBN: 9787302477952

作者简介

安德烈亚斯?德加(Andreas Deja)在他十岁那年第一次申请迪士尼动画师的职位。迪士尼动画工作室给德加回信说虽然目前还没有招,但是永远期待着新生人才。二十岁那年,他再次求职并被录用了。从此,他开启了漫长而成功的迪士尼职业生涯。德加在一些最令人难忘和成功的迪士尼动画片和短片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他早期的作品包括为《伟大的老鼠侦探》《奥丽华历险记》《谁陷害了兔子罗杰》担任动画和角色设计。此外, 他以塑造迪士尼最邪恶的恶棍而闻名:比如《美女与野兽》中的加斯顿、《阿拉丁》中的巫师贾发、《狮子王》 中的刀疤。其他经典的角色还有川顿国王、米老鼠、海格力斯、莉萝、高飞、跳跳虎等。在第35届安妮奖中,德加获得“温瑟?麦凯”终身成就奖(Winsor McCay Award)。2015年,华特?迪士尼公司授予德加“迪士尼传奇奖”(DisneyLegends Award

内容简介

第1章 莱斯·克拉克 Les Clark(1907—1979) 1975年当莱斯·克拉克从动画界退休的时候,他已经为华特·迪士尼动画工作室工作了将近半个世纪之久。1925年,还在念高中的莱斯就在他兼职的一家糖果店与华特·迪士尼初次相识。几年以后,没有接受过任何艺术专业训练的他带着对动画这一新生媒介的热爱,向迪士尼申请一份工作。尽管克拉克当时的个人作品集里只有他临摹的几幅摘自《学院幽默》(College Humor)杂志的插画,迪士尼却从那些生动的线稿中看到了他的潜力,因此在1927年,克拉克被正式录用。入职后的第一年,克拉克在工作室担任摄影师一职。在这一年,他学会了上色技术,也就是在赛璐珞片上给其他动画师的线稿上色,之后再由摄影机在画好的背景层上完成全部拍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最终参与了《幸运兔奥斯华》(Oswald the Lucky Rabbit)的中间画的绘制工作。之后华特·迪士尼与拥有角色版权的电影发行商起了冲突,面对一份对他略显不利的合同,他毅然决然地拒绝续约进而放弃了奥斯华系列电影。这样的状况下,迪士尼急需一个新角色,不久之后一个名为米奇的小老鼠形象便诞生了。早期的几部米奇系列动画短片,如《疯狂的飞机》(Plane Crazy)和《飞奔的高乔人》(The Gallopin’s Gaucho)均出自动画师乌布·伊沃克斯(Ub Iwerks)之手,作为他当年的助理,克拉克完成了中间画的工作。米奇系列真正在观众中获得巨大反响的,是第三部短片:《汽船威利》(Steamboat Willie)。这部加入了音效的短片受到观众的热情回应,为正陷入困境的工作室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尽管之后的米奇系列动画短片延续了之前的成功,但迪士尼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开始注重多样化发展并着手开发新的动画短片系列《糊涂交响曲》(Silly Symphonies)。在这一系列短片中,音乐成了主角。该系列第一部动画短片《骨骼的舞蹈》(The Skeleton Dance)仍是主要由伊沃克斯制作完成的,而克拉克则独立完成了其中一具骨骼把另一具骨骼的胸腔当作木琴来敲击演奏的场景。在动画发展初期,许多新的动画技巧和原理被逐渐发掘,挤压和拉伸便是其中之一。将角色的脸部和整个身体进行变形加工,角色就仿佛在一瞬间被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生命活力,动画表演也因为抓住了角色的变化韵律而令人更加信服。通过对挤压和拉伸的大量运用而使角色栩栩如生的例子是■几个孩子气的骨骼,成为克拉克动画师生涯开始的标志■在《孤儿的福利》中,克拉克在克拉拉·克拉克身上运用了大量的挤压和拉伸效果2动画创世纪 迪士尼九大元老的创作灵感与技巧 《孤儿的福利》(Orphan’s Benefit)中的克拉拉· 克拉克(Clara Cluck)一角。在影片中,性格怪 异的克拉拉是一名在米奇举办的才艺表演上演出的歌剧演员。通过挤压和拉伸,克拉克为她走上 舞台的动作中加入了重力感,而她巨大的身体部位所出现的重叠动作,也使得整个表演逗趣又可 信。当她放声高唱的时候,克拉克同样通过对她身体的夸张变形达到了强化高音的效果。 克拉克学习了伊沃克斯所有的工作方法,这其中也包括如何将逗趣片段做得更加生动可信。在 这些片段中,角色需要被画成清晰的剪影以便更好地呈现他们令人捧腹的搞笑表演。这些搞笑短片 同样有一种超现实的味道,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做到的。例如,当米妮为了躲避米奇而从 飞机上跳下来的时候,她的裤子就变成了一个降落伞帮助她安全着陆。这样的情节在今天看来虽然 略显粗糙,但在那个年代却会让观众开怀大笑。当伊沃克斯离开迪士尼成立自己的动画工作室之后, 克拉克便成了米奇动画短片的首席动画师。1953 年,以米奇为主角的首部彩色动画短片《米奇音乐 会》(The Band Concert)制作完成。短片中米奇在户外指挥他的乐队进行了一场交响乐演出。演出 被包括贺瑞斯马(Horace Horsecollar)和唐老鸭在内的角色频频打断,之后更是遭遇了一场龙卷风 的袭击。即使当所有人都被风暴吹到半空中之时,米奇却始终保持镇定并继续指挥他的乐队。克拉 克完成了米奇所有重要场景的动画制作,并让米奇的动作与短片中的音乐始终保持吻合。尽管短片 中的动画制作已经比伊沃克斯早前完成的角色流畅得多,迪士尼却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不断地对 动画表演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使角色动画艺术达到了令人赞叹不已的新高度。 20 世纪30 年代初期,曾为克拉克做场景制作 助理的年轻艺术家弗雷德· 穆尔(Fred Moore)逐 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动画师。作为一名充满灵性的 绘图师,穆尔对完成每一个交给他的任务都显得游 刃有余。他的作品无不彰显出独特的个性与吸引 力。令许多同事羡慕的是,穆尔的绘画充满特殊的 魅力,连华特· 迪士尼也鼓励工作室的动画师们向 他学习。1936 年,穆尔改善了迪士尼动画中的角 色设计,而他的绘画方式也影响了整个工作室。一 个值得一提的细节是,早期的人物设计中,大部分 角色的眼睛通常都被简单地画成一对纯黑色椭圆。 穆尔对其做了改进,创造出由 椭圆的眼白和黑色的瞳孔两部 分组成的接近真实的眼睛。这 样的创造不仅使角色面部的表 现力增强,同时也能让他们的 眼睛传递出更多的微妙信息。 在之后的动画电影《城里老鼠 和乡下老鼠》(The Country Cousin) 一片中, 动画师阿 特· 巴比特(Art Babbitt)和克 拉克将这一技巧充分运用在他 ■ 莱斯· 克拉克为米奇的表演注入极大的活力和深度 ■ 满满一嘴奶酪的艾伯纳 第 1 章 莱斯·克拉克Les Clark(1907—1979) 3 们共同完成的小老鼠艾伯纳一角身上。在夸张的面部表情方面,两位艺术家更是将弹性的表现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乡下的老鼠看到小山一般高的人类食物的一幕中,克拉克刻画出了贪吃的小老鼠不停地往嘴里塞食物,直到把嘴撑到极限的一系列夸张而逗趣的场景。在迪士尼第一部动画电影《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中,小矮人们需要丰富多样又细致入微的表演才能展现出生命活力。经验丰富且才华横溢的克拉克便担任了影片中主要表演场景的动画制作。弗雷德·穆尔卡通风格的设计也使得小矮人们拥有了细节丰富且优美流畅的运动,这让所有动画师都赞赏不已。影片中在约德尔调1的伴奏下,白雪公主欣赏了每一位小矮人的音乐表演,并最终与他们一道,翩然起舞。克拉克制作了小矮人们演奏乐器的动画场景,这其中就包括吹长笛的瞌睡虫(Sleepy)。在演奏过程中,瞌睡虫一度停止吹笛并长长地打了个哈欠,在他张大嘴的过程中,一只惹人厌的家蝇突然钻了进去。这个不受欢迎的客人很快就被瞌睡虫轻快地用手赶走了。整个场景只有大约六秒钟,克拉克却把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表现得清晰准确。无论是哈欠还是那只入侵的虫子,或是瞌睡虫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到采取行动,克拉克给每部分的表演都给足了充裕的时间。■克拉克制作了瞌睡虫吹长笛的动画此后,克拉克毫无悬念地获得了为迪士尼第二部动画电影《木偶奇遇记》(Pinocchio)的主角——匹诺曹制作动画场景和表演的机会。尽管整个过程是在米尔特·凯尔、弗兰克·托马斯和奥利·约翰斯顿指导下完成的,但克拉克在任何需要他的地方都能毫不费力地完成任务。当影片即将结束的时候,老木偶匠盖比特(Geppetto)和他雕刻的小木偶在鲸鱼的肚子里重逢,克拉克在这场戏里为角色创造的动画表演可谓入木三分。在打了一个大喷嚏之后,匹诺曹的驴耳朵突然从帽子底下跳了出来,吓坏了盖比特和那只叫作费格洛(Figaro)的猫及金鱼克利奥(Cleo)。这让匹诺曹尴尬得说不出话来,只能窘迫地握着他的驴尾巴站在原地。在这个令人有些心酸的场景中,克拉克将小木偶羞愧的情绪完美地刻画出来。这就是典型的克拉克场景,类似这样成功表达出主人公尴尬情绪的动画表演使我们受益匪浅。1 约德尔调(Yodeling),一种起源于瑞士牧区的特殊唱法,起初是牧人之间用来远距离交流的歌唱方式。其特点在于歌曲中没有歌词,都由如“咿”或“哦”这样的单音代替。旋律婉转高亢,曲调朴素自由,并且运用真假声交替演唱的方式,形成一种有趣而奇妙的特殊效果,译者注。 莱斯? 克拉克(Les Clark)、沃夫冈? 雷瑟曼(Wolfgang Reitherman)、埃里克? 拉森(Eric Larson)、沃德? 金博尔(Ward Kimball)、米尔特? 凯尔(Milt Kahl)、弗兰克? 托马斯(Frank Thomas)、奥利? 约翰斯顿 (Ollie Johnston)、约翰? 劳恩伯里 (John Lounsbery)和马克? 戴维斯(Marc Davis)被华特?迪士尼亲切地称为“九大元老(Nine Old Men)”,他们是迪士尼公司开创时期的核心动画师,他们创造了《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仙履奇缘》《睡美人》《幻想曲》《小鹿斑比》《小飞侠》 等最为知名的一系列动画长片,并创立了动画的12条基本准则。 《动画创世纪:迪士尼九大元老的创作灵感与技巧》作者安德烈亚斯?德加是迪士尼当代动画大师,入行时有幸跟随“九大元老”学习并共事,兔子罗杰是他的早期代表作,正是他出色的画笔让《谁陷害了兔子罗杰》中动画角色兔子罗杰与真人角色统一了起来,让人赞叹不已。自20世纪80年代末,他参与了大量米老鼠短片的动画创作。经过长时间的不懈努力,安德烈亚斯?德加最终成为迪士尼最会画米老鼠的人,《幻想曲2000》中的米老鼠正出自其手。而真正让他崭露头角的则是《美女与野兽》《阿拉丁》和《狮子王》三部动画长片,他塑造了加斯顿、巫师贾发和刀疤这些迪士尼Zui经典的Zui邪恶的反派。他塑造的其他经典动画角色还有川顿国王、海格力斯、莉萝、高飞、跳跳虎等。在第35届安妮奖中,德加获得“温瑟?麦凯”终身成就奖(Winsor McCay Award)。2015年,华特?迪士尼公司授予德加“迪士尼传奇奖”(Disney Legends Award)。 安德烈亚斯?德加特别关注每一位大师的创作方法,他在《动画创世纪:迪士尼九大元老的创作灵感与技巧》中大量展示了这些改变动画艺术发展进程的动画巨匠们的原画,并详细分析了他们在人物素描、动画表演、故事结构以及执行制作等方面的精湛技巧。这些珍贵罕有的原始画稿珍藏于迪士尼动画研究图书馆,几经周折方获取全部图片的中文版授权。为了更充分地呈现这些原画,本书采用了裸脊的设计,每一页都可以完整地平铺展示。《动画创世纪:迪士尼九大元老的创作灵感与技巧》值得每一位动画人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