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文化之旅

地图文化之旅
作者: 编者:马卫华//刘鹏|责编:吴琼//宁嘉宁
出版社: 中国地图
原售价: 30.00
折扣价: 20.52
折扣购买: 地图文化之旅
ISBN: 9787520427869

作者简介

马卫华,北京市地理正高级教师,北京市地理特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工作以来一直参与课程开发及教材的编写与修订工作。参与编写中国地图出版社《地理》教材编写及教学辅导用书,参与编写朝阳区地方教材《朝阳》《生命 生活 生态》《朝阳区垃圾分类知识读本》。发表个人专著《为师者,行走在路上》。 刘鹏,地图编辑,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国家中级导游员。参与多本义务教育、普通高中《地理》《地理图册》等国家教材和研学旅行教材的编辑工作。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生物学教学》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十篇。

内容简介

不同材质上的地图 这件雕刻在象牙上的作品如果是地图,便是现存最古老的地图。它大约诞生于25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在今天捷克共和国境内的巴甫洛夫附近被发现。据判断,它描述的是蜿蜒的迪耶河和巴甫洛夫斯克山起伏的山峰,还有山冈和斜坡上的沟状侵蚀。图中半圆形状的图案被解释为村落或家园。据说这幅图的描绘与该地区的结构完全相符,图的方向朝南。 西方地图学先驱托勒密 从今天科学技术发展的角度回看欧洲地图学的历史,克罗狄斯·托勒密所著《地理学指南》中使用圆锥投影绘制的世界地图,一直使用到16 世纪,在地图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幅绘制于大约公元 150 年的世界地图,已经明确标识出经纬线,说明西方人已经认识到地球是一个球体。地图上描绘的西方文明起源的地中海沿岸和中东区域,基本精准,体现了西方在地图绘制技术上的进步。这幅世界地图距今已有 2 000 多年的历史,但其在地图学发展史上的奠基性地位依然不可撼动。 地图为工程实施提供史料 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为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而兴建的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工程贯通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水系。南水北调以京杭运河为输水主干线逐级提水北送。地图为南水北调工程的策划与实施提供了决策依据。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依托的是京杭运河。京杭运河途经今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7千米。京杭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清代的《运河全图》较为完整地展示了京杭运河两岸的景象。 本书以地图文化为主线,包含地图是地理学的语言,地图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使者,地图是国家版图的象征三部分内容,对应回答了地图文化是什么,地图文化是怎么传播的,地图文化为什么传播三个方面的问题。 地图是地理学的语言部分,主要包括地图的三要素、地图投影、地图类型等基础知识。地图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使者部分,主要包括地图的演变过程,为地图传播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物,展示了古今中外的特色地图,全面展示了地图文化几千年来的传播过程。地图是国家版图的象征部分,详细阐述了国家版图知识,包括边界、重要岛屿、海洋权益等内容,也反映了地图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说明地图文化需要传播。 本书还邀请著名播音员李瑞英老师,录制了27段音频,通过扫描书中的二维码,聆听地图文化相关小故事。本书中部分地图为首次公开刊载于出版物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版的一些重要的地图产品,全部地图经由外交部协审通过。书中的一段段文字、一张张图画、一个个有声故事,旨在让公民了解地图,熟悉并正确使用地图,是一本较为全面展示地图文化,对公民实施国家版图教育的科普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