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作家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远古有没有人/十万个为什么
ISBN: 9787506385206
《指尖上的探索》编委会,专为本套丛书组建的专家委员会,特聘戚发轫院士、刘嘉麒院士、朱永新教授、俸培宗教授担任顾问,胡志强(博士生导师)任编委会主任,邀请了各行业专业人士担任编委,成就了本套丛书广泛的影响力。
现今的世界,各种生命形式争相绽放,让人很难 想象生命起初是什么样子的。地球上最早的生命究竟 出现在什么时候?最早的生命又是怎样的呢?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上述问题的答案 也在不断变化。最近科学家在格陵兰岛上发现了一些 奇特的沉积岩,其中夹杂的石墨被科学家认为是地球 生命的标志,这个发现也把生命的产生往前整整提前 了2亿年!也就是说,如果这个判断是正确的话,那 么早在地球发育的初期,在小行星频繁撞击地球的时 候,生命之光就已经出现了!那么这些顽强的生命形 式是怎样的呢?首先,“最早期的生命是出现在海洋 之中”这个假说已在科学界被广泛认同,并且越来越 多的科学家开始相信最起初的生命来源于深海温泉中 的细菌。在当时恶劣的地球环境下,与世隔绝的深海 环境或许正好成为生命孕育的温床。但是,争议同样 存在,有一部分科学家认为以沉积岩中的石墨来作为 生命存在的标志本身就不严谨,其中的石墨也可能是 在后来的地质变化中出现的。这些质疑的声音不断地 在考验科学家做出的论断,也无形中拉近了我们与真 相的距离。 最早的生命到底是何时出现的?这个问题或许我 们永远都不能确切答复,因为人类永远无法准确了解 那些没有人的日子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但这些未知之 谜也正好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激励我们不断前行! 球从形成到现在已有46亿年的历史,这等漫长是我们 无法体会的。在这段时间里,无数的生命都在地球上 尽到了自己在进化史上的责任,井『肖然逝去。那么 我们应该如何对这段悠久的进化史进行划分呢? 我们一般用地质年代来划分地球的历史,按照时 间跨度大小依次划分为宙、代、纪和世。从距今46亿 年前到距今20亿年的这段时间被称为是太古宙。这段 时间是地球发育的早期,其环境极为恶劣,但早期生 命也出现在这个时期,并且在太古宙的晚期蓝藻和菌 类就已经出现了。再往后延续到距今6亿年前的这段 时间被称为是远古宙。这段时间藻类繁盛,但是大规 模的生命进化并没有出现,地球依旧是孤寂的。远古 宙之后至今是显生宙,显生宙又分为古生代、中生代 和新生代。远古生物大爆发就出现在这段时期中的古 生代,该时期的代表生物就是有着鼎鼎大名的三叶虫 。随后,鱼类和两栖类迅猛占领地球。而恐龙时代所 属的侏罗纪则属于中生代,该时期哺乳动物、鸟类和 爬行动物逐步走上历史舞台并成为主角,而恐龙则是 这个时期毫无争议的代表性生物。新生代现在一股被 分为三个纪:古近纪、新近纪和有争议的第四纪。在 古近纪和新近纪的时候,地壳已初具轮廓,而人类则 在第四纪中才缓缓出场。所以有人经过计算后说:如 果把地球的历史浓缩成24小时的话,人类在最后两分 钟才出现,所以迄今人类历史不超过两分钟…… 地球悠久的历史让我们每每想起都感叹人类的渺 小。我们不能再故步自封、随意践踏大自然了!我们 要行动起来,和大自然和平共处! 球大约有46亿年的历史,最早的生命则出现在大 约38亿年前。然而在生命出现后的几十亿年中,生物 的种类和数目却并没有显著增加,直到距今6亿年前 的寒武纪才迎来了生物大爆发。那么寒武纪究竟发生 了什么才引起生物大爆发呢? 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来解释寒武纪生物大爆发的 原因,一种是环境促进学说,另一种是生物收割学说 。环境促进学说认为,在距今8亿年前,地球的大陆 板块已渐趋稳定,地震和雷电等极端灾难性的气候已 逐渐减少。而早期大量出现的藻类也为后来的大爆发 储备了足够多的氧气,这些氧气一部分用以生物的呼 吸,,另一部分则转化为臭氧进入大气层而成为了地 球的屏障,使得地球生物免受宇宙射线的伤害。这些 环境的变化刺激了生物的进化。生物收割学说认为, 在寒武纪前期,有性生殖出现了,它的出现增加了生 物变异的概率,也客观上促进了生物的快速进化。在 寒武纪之前,地球是被大量的蓝藻占据的,食物链的 金字塔还没有形成,安逸的生活使得生物的进化异常 缓慢。但是,“收割者”也就是以已有生物为食的生 物出现以后,其捕食活动也加速了生物进化之旅,同 时也为之后寒武纪的生物大爆发蓄积了足够的动力。 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对整个地球生命的发展有着极 其重大的影响,但是其形成的原因却依旧是一个未解 之谜。我们只能透过那零零散散的化石遥望那些远古 的日子……P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