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重庆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63.10
折扣购买: 北方的空地(珍藏版)(精)
ISBN: 9787229104788
杨柳松,作家,旅行家,深度旅行倡导者,孤身探寻难以抵达的秘境,享受着人们无缘一见的自然与生活。旅行是一种单纯的生活状态,是人们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游离的小船。旅行也是一种探险,但真正的探险是人生。 曾看有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穿越纪实——《结,起点亦是终点》,被誉为史无前例的峡谷穿越,大峡谷穿越经典指南。
第一章 纠结的起始 儿时地理课,老师懦弱,半节讲义,半节自习。 喧闹中时常拿出一本地图册和邻桌玩找地名游戏,赢 的秘诀是找小字地名、书缝处地名、生僻字地名。每 当翻到西藏一页,看着藏北一片空白时,总是充满困 惑,地图中有路却无村庄,如果到路的另一头去得需 要多久?后来才知,路线是当年测绘兵的轨迹,只是 个象征意义,并不真实存在。 这片荒原被泛称为可可西里,实际上,不论行政 疆域还是地理疆域,可可西里只是这片荒原的一小部 分。实则,这片地球上独有的超级无人荒原,由藏北 无人区、可可西里无人区、阿尔金无人区、昆仑山无 人区连片构成。因而,我更喜欢称这片荒原为大羌塘 。 羌塘,藏语意即北方未知的空地。 这到底是一片怎样的超级荒原?一亿年前,荒原 是汪洋,边缘被古大陆包围,称为古地中海。之后, 地球加速洗牌速度,印度板块强劲北上,将洋底大陆 撬起,海水慢慢散去,荒原露出地表,稚嫩新生。这 段时期内,荒原是天堂,是动物家园,风调雨顺,植 被繁茂。印度板块的挤压不是一次性的,荒原成长至 少经历了六个阶段,犹如杠杆游戏,撬一下石头,高 一点,喘口气休息一下,再撬一下石头,再高一点, 再喘口气休息一下……四百万年前,荒原才显出高原 雏形,海拔已至两千来米,随后吃了增高药般进入冲 刺阶段。从沧海桑田角度来看这场变迁,犹如慢动作 的子弹轨迹,最后一瞬,还原为正常速度。迅速隆升 的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温润的印度洋季风,荒原随之 变得干冷,繁盛的动植物另寻他处。值得玩味的是, 在非洲大陆上的人类祖先,不久之后就学会了简单思 考,可以用石头砸核桃吃了。所以,有种观点认为, 人类是从青藏高原走出去的。但从古人类化石和生存 痕迹来看,我们的祖先似乎没有光临这片荒原。 荒原的崛起,彻底改变了亚洲大陆东端的面貌, 就是如今的中国疆域。有人甚至把非洲的撒哈拉大沙 漠的改变都归结于此,以及整个地球的气候系统。我 们实实在在能看见的,是居功至伟的江南鱼米之乡。 翻看地图,与长江同纬度的世界其他区域,皆是一片 干旱的戈壁沙漠。源于高亢荒原阻挡了燥热的环流西 风,使得温润的太平洋季风深入腹地,孕育了唯我江 南的绿洲。某种意义上说,高亢荒原孕育了中华,地 理的阻隔,温润的气候,使得亚洲大陆东端的人偏安 一隅,酝酿出独特的东方文化。其代价则是中国西部 换取了干旱地貌,尤其与高原咫尺相依的塔克拉玛干 大沙漠,即将荣幸地晋升为世界第一大沙漠了。庆幸 的是,塔克拉玛干并非沉寂得没有一点生气,它曾是 世界上唯一的四大文明交集地,更是中西方文化碰撞 与相互吸收的温床。 近几十万年,人类反复进出高亢荒原,从考古角 度看,至少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高原驻足,最北边 界位于羌塘南缘荣玛乡一一线。值得注意的是,当下 概念的大羌塘核心无人区始终没有早期人类活动的迹 象,是祖先从未来过,还是考古人员少有深入? 旧石器时代的人,是否就是现在生活在此的藏人 先祖,已无从考证。那时,人类生活模式基本上逐猎 而生、浪迹江湖,没有强烈的定居概念。近代,历史 的脉络逐渐清晰,藏人成为这片荒原的主宰,但集中 在南边的雅砻河谷和拉萨河谷,就是现在的卫藏地区 。藏北对于身居拉萨的人来说依然遥不可及,有税官 一直往北,也就过了纳木错地界便骇颜跑回,对领主 说,“我走到天尽头了,天和地冻在一起!”唐朝时 期,吐蕃盛极一时,把长安城都打了下来。他们的线 路依然绕过了荒原的最核心地带,贴着荒原东缘而行 。唐僧取经则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翻过狭窄的帕米尔 高原进入印度,同样绕过了荒原西部酷寒之地。 清朝时期,曾开辟了两条商道,翻过巍巍昆仑山 ,直接穿越荒原核心连接拉萨。但因条件过于恶劣, 商道很快被弃废了。历史上关于这两条商道的记载, 字迹寥稀,宛如一片迷云飘浮在广袤的荒原。但有人 类因军事目地或迁徙原因,穿越这片荒原的个别事件 ,却是不容置疑的。 最近一百年,西方人开始涌入羌塘荒原,探索着 这片地球最后陌生之地。最具代表性的是著名探险家 斯文·赫定,曾三次深入荒原,艰辛难喻,牲口几乎 全军覆没,随从先后死去,活着出来的人只有十分之 一,一路靠猎杀野生动物作为补给。斯文·赫定关于 荒原的描述,大概是时代原因吧,一直难有感觉,却 有了可信的关于人类在荒原边缘生存的记录。西方人 最后一次深入荒原是一九五〇年,美国学者贝塞克等 人在解放军进入新疆前夕,取道羌塘逃往印度。显然 ,非穿越,而是逃亡,却无意为中国人拉开了对羌塘 探索的大幕。 P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