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大观(玉山曲话)(精)

昆曲大观(玉山曲话)(精)
作者: 杨守松
出版社: 作家
原售价: 67.00
折扣价: 43.60
折扣购买: 昆曲大观(玉山曲话)(精)
ISBN: 9787506394062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皇帝是粉丝 明清时期,是昆曲*为辉煌的盛世。其间,多有 皇帝是昆曲的粉丝。其狂热痴迷的程度,并不亚于当 今那些年轻的歌星、影星的**粉丝。 *早记载皇帝与昆曲相关的文字,当为明代周玄 的《泾林续记》了:“**(朱元璋)闻其(昆山百 岁老人周寿谊)高寿,特召至京……笑曰:闻昆山腔 甚佳,尔亦能讴否?” 可见,*根皇帝朱元璋对昆山腔早有耳闻,并且 认为“甚佳”,很想一饱耳福。 皇帝成为昆曲粉丝的,在清康、雍、乾盛世,表 现得*为突出。 康熙皇帝对昆曲不仅喜欢,而且是个“行家”, 他对昆山腔有一段**精当的评品:“昆山腔,当勉 声依咏,律和声察,板眼明出,调分南北,宫商不相 混乱,丝竹与曲律相合而为一家,手足与举止睛转而 成自然, 可称梨园之美何如也!”岂止是评,也不仅是品 ,简直是个昆山腔的“博导”了。 难怪,康熙说过,昆曲“岂可一*少闲?”1684 年康熙**次南巡,*令他意醉情迷的不是山水园林 ,也不是美食歌伎,而是昆曲雅韵——第二天原本是 去游玩的,却临时下旨:上午还看昆曲! 无疑,康熙是昆曲的粉丝。 也为这,昆曲被纳入朝廷仪典,并成定制。宫中 昆曲名伶多达千人,无论有什么重大庆典或皇亲国戚 的婚丧喜事,昆曲都是必定不可少的。 位于南京的云锦织造厂,是江宁织造府的原址。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在这里 搬演了全本的《长生殿》,连演了三天三夜,盛况空 前。演出结束后,洪昇陶醉在自己的作品中,不幸醉 酒落水身亡。显然,这都是曹雪芹《红楼梦》里写到 的上演昆曲的素材。 史有记载的花、雅之争,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 皇帝是昆曲的粉丝—— 乾隆五十年(1785年),清廷颁发谕旨:北京只 许演出昆、弋(北昆)雅部戏曲,其余花部诸腔一律 禁止! 只许雅部“放火”,不许花部“点灯”! 再以后,“四大徽班”进京。嘉庆三年(1798年 )颁布上谕:“除昆、弋两腔仍照旧准其演唱外,其 乱弹、梆子、弦索、秦腔等戏,概不准再行演唱。所 有京城地方,严行饬禁;并传谕江苏、安徽巡抚,苏 州织造,两淮盐政,一本严行查禁。” 如此上谕,有点“格杀勿论”的味道了,足可见 皇帝对昆曲痴迷钟情到何等地步。 2010年10月29* 收拾起和不提防 “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说明当时昆曲流 行的程度。 这两句唱词,一出于《长生殿·弹词》:宫廷供 奉的伶人李龟年,在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卖唱为生 ,在鹫峰寺庙会上,“想当*天上清歌,**沿门鼓 板,好不颓气人也!”叹后唱【一枝花】,开头一句 就是“不提防余年值乱离……”家国兴亡,悲怆苍凉 ,闻者无不动情。 这是昆曲唱功名剧,“传”字辈倪传钺老,以九 十三岁高龄,在虎丘曲会上还唱了这昆曲名段。其时 人生沉寂,曲尽悲凉,先生“弹词”,曲友悲殇,古 今对话,几多凄怆! 另一句出于《千忠戮·惨睹》:明初,燕王朱棣 举兵“靖难”,迫其侄建文帝让位,同时血腥杀戮, 株连十族。“惨睹”写建文帝剃度为僧,逃窜在外, 亲见群臣被杀,惨不忍睹,悲愤不已,“身似闲云野 鹤,心同槁木死灰!”一曲【倾杯玉芙蓉】,唱得悲 悲戚戚、四大皆空:“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雄 城壮,看江山无恙,谁识我,一瓢一笠到襄阳?” 无论是“惨睹”,还是“弹词”,都是**之音 ,悲伤情调,而且缓慢悠长,一字拖腔一袋烟,实在 难以想象,居然便如**的流行歌曲,传唱到“家家 ”“户户”。我想,恐怕除了昆曲本身的魅力和中国 人跟风的习性外,还有一个政治“背景”:**衰颓 ,民不聊生,寄人篱下,心有不甘,反抗不能,概寄 心声于“收拾起”和“不提防”矣! 也为这,即便在昆曲被官方和仁人志士极力推广 的**,即便昆曲会逐步流转,也不可能“户户收拾 起,家家不提防了”。 2010年3月23*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