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商业模式

解码商业模式
作者: 曾小军
出版社: 中国财经
原售价: 109.90
折扣价: 71.50
折扣购买: 解码商业模式
ISBN: 9787522325538

作者简介

"曾小军 老鹰基金投资合伙人,麦肯锡前资深战略咨询顾问,中国投资论坛数字经济赋能办公室秘书长,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专家库成员,曾多次担任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评委。 曾为多家《财富》500强企业提供战略咨询服务,其中包括雀巢、宝洁、通用汽车、宝马、可口可乐、万科、腾讯、华为、百度等。主导过数十个项目的投资和并购。曾连续两次创业,并且所创立的企业均被收购。 奕乔慈善基金创始人,主要致力于重病儿童创新服务模式探索、灾害救助、公益人才培养及行业支持等公益项目。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材料学院硕士;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师从行为设计学创始人BJ. 福格博士;曾任多所大学特聘教授,主讲“商业模式”课程。"

内容简介

"价值循环系统,商业模式的本质 第一推动力和商业模式有什么关系? 我们之所以要去定义一个事物,是为了让它为我们所用,认识它才能去实 践它。但由于当今商业界和学术界对商业模式的定义没有定论,因此,我们不妨以第一推动力作为思考的原点。这样一来,我们就拥有了一种“上帝视角”,看问题不至于像盲人摸象一样。 前文讲到系统思维时提到了“系统三件套”,也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至少包含:要素、关系和功能(目的)。一个系统之所以能够形成,是因为有功能(目的),并且是为了解决问题。从系统论的视角看,商业模式是什么不那么重要,而商业模式的目的是什么、作用是什么很重要。 首先,如何看待商业模式?假设你面前摆放着一个杯子,要如何定义它 呢?可能很难。它可以是一个茶杯、一个水杯,也可以单纯是一个装饰物;如果它是你的伴侣送的礼物,那么意义又不一样了;如果它出现在博物馆里,那它可能就是文物。人们在定义一个事物的时候,往往会受自身的认知和视角所限,从而给出不同的结论,就像前面那么多学者对商业模式的定义各有不同一样。其实大家都没错,只是看问题的视角不同罢了。如果用“以终为始”的视角来看商业模式,就可以很容易地对一种商业模式的功能(目的)进行描述。 其次,商业模式的作用是什么?商业的原点是价值交换,在货币出现之前,人们通过以物换物的方式进行价值交换,所以整个商业模式的构建从一开始就基于如何进行价值交换展开。基于“价值交换”这个原点,商业模式的功能(目的)就是:通过创造价值和交付价值,从客户那里获取价值。 第一,创造价值是商业模式的终点,也是起点。打个比方,一艘船要设计成什么样,取决于它的用途和所要解决的问题,如军舰是用来打仗的、游轮是用来旅游的。怎样的商业模式才叫有价值的商业模式,完全取决于它能解决什么问题。 第二,企业创造了某种价值,如何把这种价值交付给客户,是衡量企业能力的一个标准。如果你和竞争对手创造了同样的价值,那么交付价值的成本和效率就决定了谁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决定了市场最终会选择谁。在这种情况下,基于交付价值所构建的独特的经营体系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产品价值可以用两个要素来衡量: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产品拥有使用价值,即让客户愿意使用产品,这是起点,比如很多互联网产品通过免费策略让产品具备使用价值。更重要的是,要让产品具有交换价值,也就是让客户愿意为产品付费,这是最终获益的关键所在。这是盈利模式关心的问题也是商业模式的最终目的:获取交换价值。 创造价值、交付价值和获取价值不是一条单行道,而是一个循环系统,毕竟,只有持续地创造价值,持续高效地为客户交付价值,才能源源不断地获取价值。这个循环系统就是商业运行的第一推动力,是商业模式的根基。第一推动力不是一个要素,而是一个结构。就像一块机械手表一样,其中任何一个齿轮都无法单独发挥作用,而必须组合成一个最小结构才能发挥作用,这个循环系统就是推动商业模式运行的最小动力结构。 “创新之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ter)在《经济发展理论》(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一书中写到,社会进程本是整体,密不可分。所谓经济,不过是研究者从这洪流中提炼出的部分事实。其本身已然抽象,而之后人类的大脑还须经过若干抽象活动,方能复刻现实。没有什么事是纯粹经济的,其他维度永远存在,且往往更为重要。同理,要回答商业模式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就不能跳开商业谈商业模式,不能跳开经济谈商业,不能跳开社会谈经济,否则都是盲人摸象。我们需要以更高的视角俯视商业模式,才能看清它的原貌,让它为我们所用。 那么,如何定义商业模式?基于系统论的视角,我认为商业模式是一个价值循环系统。价值循环系统的功能或目的是创造价值、交付价值和获取价值(见图 1-3)。这 3 个功能或目的也可以说是商业模式的 3 大环节和根基,它们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所以,商业模式的独特性不是指个体要素的独特性,而是指作为一个系统所具有的独特性。当拥有了系统论的视角,我们就会逐渐触摸到商业模式的“血肉”。" "这本书是一个带你找对方向的商业指南针。 商业世界最大的风险,就是在错误的方向上用尽全力。本书将为你提供一个商业“指南针”,帮助你找到商业运行背后的第一推动力,时刻掌握正确方向,直达目标。 这本书是一套让你拿来就用的商业模型工具箱。 “三维价值定位模型”,让你像使用导航系统一样,为产品定位; 商业模式识别坐标,帮助你快速判断一个想法、创意、产品或一门生意的价值; 盈利模式识别坐标,一眼看穿所有盈利模式的路径形成规律,掌握盈利模式的创新方法; …… 万物为创投创始合伙人、朗科科技创始人成晓华,猎豹移动董事长兼CEO、猎户星空董事长傅盛,阿里巴巴集团原副总裁、天猫创始总经理黄若,老鹰基金创始人刘小鹰,优客工场创始人、共享际创始人毛大庆,创业工场创始人、中国青年天使会会长麦刚,《第一财经日报》创始人、中国商业文明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秦朔,《经济学人·商论》总编辑吴晨,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天使成长营创始人、AC加速器创始人、中关村天使投资联盟联合发起人徐勇,飞博共创创始人兼CEO伊光旭,中欧资本董事长、华为前副总裁张俊,联袂推荐! 湛庐文化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