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6.60
折扣购买: 汉语词汇通史·春秋卷
ISBN: 9787550035942
"主编:杨端志,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山东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汉语言文字学博士学科点学术带头人,山东省汉语言文字学强化重点建设学科学术带头人,文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山东大学985工程“汉语与汉语应用研究”项目负责人。兼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通信评委,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通信评委,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委,山东省国外语言学会符号学学会会长,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学术委员等。出版专著《训诂学》《文言文基础知识》《汉语史论集》等20部(含合著),发表论文《周易古经韵考韵读》《论词义与词的区别》《试论确定汉语词的原则》《“误读”与新义》等70余篇。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汉语词汇通史”、教育部哲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周易》语言学研究”等19项。曾获省部级等各类奖项20余个,其中《训诂学》获多个奖项的一等奖。 著者:胡明,女,1974年生,山东济南人,中共党员,文学博士。现为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汉语史、应用语言学。曾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汉语词汇通史研究”及数项省级教研项目,在CSSCI来源期刊和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
春秋词汇是先秦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先秦词汇 发展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一时期的词汇既包 括从前代继承下来的词,也包括新创造的词。只有弄清 楚各类词汇在春秋时期的发展状况,才能进一步探寻先 秦词汇乃至整个汉语词汇系统历时变迁的轨迹。本书建 立春秋词汇语料库,运用现代词汇学理论对语料库中的 词汇进行穷尽式研究,分析总结春秋词汇的特点和与时 消息的原因,力求从共时和历时两个维度展示这一时期 词汇发展的面貌。 一、研究对象 本书研究的对象是春秋时期的词汇。关于春秋时期 的起止时间,学界存在不同意见。参考前贤的观点,本 书以周平王将都城东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的时间( 公元前770年)作为春秋时期的起始时间。“春秋”一 词源于孔子修订的鲁国编年史《春秋》,故将《春秋》 所记的最后时间,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作 为春秋时期的结束时间。春秋时期的词汇指的是从公元 前770年至公元前481年这一历史时期汉语中的词汇。 王力指出:“语言的发展是经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 累,旧质要素的逐渐衰亡来实现的。在汉语史的研究中 ,我们要问:在三千多年的汉语发展过程中,到底逐渐 积累了的是一些什么新质要素,逐渐衰亡了的是一些什 么旧质要素?能答覆这个问题,就是研究了汉语的历史 。”据此,研究某个时代的词汇主要是研究这个时代词 汇系统中产生的“新质要素”和消亡的“旧质要素”。 “新质要素”主要指新词、新义,“旧质要素”主要指 消亡词、消亡义。新词最能反映一个时代词汇的特点, 最具时代特色的新词构成的“标志性新词语场”是“词 汇、词汇史研究的关键所在”。因此,本书研究的主要 内容是春秋时期出现的新词、新义以及在这一时期趋于 衰亡的消亡词、消亡义,其中春秋新词是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现状 从词汇史角度对春秋词汇进行的研究大致分为三类 :一是对传世的包含春秋作品的文献和完全属于春秋时 期的文献进行专书词汇研究,二是对春秋青铜器铭文进 行词汇研究,三是针对春秋词汇进行断代词汇研究。 (一)专书词汇研究 包含春秋作品的传世文献主要有两部,分别是今文 《尚书》和《诗经》;完全属于春秋时期的文献也有两 部,分别是《老子》和《春秋》。针对这四部文献的专 书词汇研究有三类: 一是运用词汇学理论对一部著作的词汇进行综合性 研究。针对《诗经》语言进行研究的代表性著作是20世 纪80年代出版的向熹《诗经语言研究》(1987)。 该书专辟一章全面考察《诗经》词汇,详细描写了 单义词、多义词、同义词、复音词等词类系统,并对《 风》《雅》《颂》的词汇进行比较,从历时角度论述了 《诗经》词汇对汉语词汇的影响。针对《尚书》的综合 性专书词汇研究是进入21世纪以后开展的,已出版的著 作有钱宗武《今文〈尚书〉词汇研究》(2012)、杨运 《汉语词汇通史》首次利用《汉语大词典》并纠正补充其不足,对汉语史全部 37 万多个词进行研究,研究到的词汇量之多、之全,前所未有,使《汉语词汇通史》提前出现数十年,同时抓住词汇随社会而变的社会性本质和朝代因社会巨变而更替的特点,把词汇史大致按时代分为 15 个时期,突破了四分法时代过长的局限,更符合词汇发展实际情况。该书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内容最全面的一部词汇通史,同时也是我国词汇史研究的第一部,历史阶段划分方法和各卷的内容、框架是更是全国首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