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家拳几何学:三维空间里的劲与意

内家拳几何学:三维空间里的劲与意
作者: 庞超
出版社: 北京科技
原售价: 158.00
折扣价: 107.44
折扣购买: 内家拳几何学:三维空间里的劲与意
ISBN: 9787571426439

作者简介

庞超,内家拳研究者、传播者,致力于传承中华武术,通过网络教学和实地培训的方式,累计帮助上万名学员,线下教学足迹遍布国内数十城市。

内容简介

"中轴线是我们在练拳过程中经常提到的概念,但大部分人对它存在错误的理解,认为它就是从鼻尖到肚脐这条线,实际上它是躯干这个“圆柱体” 的中心线。 诚然,人体的重要器官都经过这条中轴线,但是如果我们以圆柱体理论来看的话,假如我们圆柱体的中心线(即人体中轴线)是黄色直线,来自外界的力为红色箭头,则从任何角度而来的指向圆柱体中心线的力量都会让圆柱体不稳。 因为就圆柱体来说,从俯视角度,有360 个方向能够指向圆柱体中心线,威胁圆柱体的重心。这还只是考虑二维俯视的效果, 如果考虑到三维空间,则会有更多的角度可以威胁圆柱体重心。因此,内家拳的守中用中,并不是守住鼻尖到肚脐这条中线。推手的时候,哪怕我们用笨力气硬顶,对手都很难通过向我们鼻尖方向发力而威胁我们的重心,因为正常人都会拨开对手的手臂。而如果对手越过我们的手臂,从其他角度向我们的圆柱体中心线发力,却很少有人感知得到。 当对手的力量指向我们圆柱体的中心线时,如果我们没有转动圆柱体的基本功,对手继续施加力量,就会让我们站立不稳。 大家可以用圆柱体的水杯做实验,用手指从各个方向轻轻推它, 模仿躯干圆柱体受力后的不稳定状态,只要来力指向中心线,水杯很容易就会倒。 如何具备中轴线这个意识呢? 首先通过正确的定步基本功,如我们教学体系中的钻拳、活肩胯,做到中轴线固定不动,然后转动身体,从意识上修行转动中轴线化解力量的能力。 如果没有中轴线意识,上来就进行动步的训练,便掌握不住这个本领, 更不会意识到这个东西的存在。 而如果省略了定步这个过程,就相当于一年级的学生,跳过了二年级直接学习三年级的课程,能学习好才怪了。 一旦对手向我们的中轴线发力,我们的躯干圆柱体立刻旋转变化,把对手的力量引向外侧。如此一来,对手不仅威胁不到我们,而且中门大开,我们迈步上前就可以把他撞击出去。 这种通过自身旋转把对手力量引偏,进而撞击对手的方法,就是太极拳中所谓的“引进落空”、形意拳中所谓的“守中用中”。 这个“中”,就是中轴线。 汉字“中”的字形,非常明显地说明了“中”的意义。一个方框,中间一条线。尚云祥一脉的传人徐浩峰先生在其著作中说,找“中”叫从头做人。在找这个“中”的过程中,大部分人的中轴线不会动,一动中轴线就歪斜, 姿势很容易变形。 聊到这里,很多朋友会反驳:我平时注意腰胯的旋转了,但是一样做不到你所说的中轴线稳定,一搭手就被动。 相信我,这只是你以为你的腰胯旋转了。旋转的法度不对,一样守不住自己的中轴线。 在练习过程中,假如你有以下两种情况, 就很难守住自己的中轴线。" "只有在立体空间里理解了拳理,才能掌握前辈的拳法,进而练出功夫。 作者通过网络授课+实地培训的形式,帮助上万名学员,相信你也能通过: 在◆三维空间, 建立◆立体思维, 从而◆连通古今拳理、拳法, 把功夫练上身。 本书附赠近100分钟教学视频,一书一码一人,扫码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