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118.00
折扣价: 67.30
折扣购买: 恶之花:波德莱尔诗歌集注
ISBN: 9787559871787
夏尔?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1821—1867),法国伟大诗人,现代诗歌的先驱,在欧美诗坛具有重要地位,其代表作《恶之花》是迄今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诗集之一。其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文论和翻译作品,如《恶之花》《巴黎的忧郁》《人造天堂》《美学珍玩》等。其大部分诗歌于 1857 年以《恶之花》为书名首次出版,散文诗则结集为《巴黎的忧郁》;他的艺术评论引发广泛的关注;他翻译的美国作家爱伦?坡的作品也深受读者喜爱。 刘楠祺,1955 年生于北京。1982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法语专业。译著有波德莱尔《恶之花》和《巴黎的忧郁》,耶麦《春花的葬礼》,埃德蒙 ? 雅贝斯《问题之书》《相似之书》《界限之书》《腋下夹着一本袖珍书的异乡人》《我构筑我的家园》《边缘之书》,《不大可能》《思辨性修辞》等。2020 年获春风悦读榜金翻译家奖,2022 年获金青藤国际诗歌奖 ? 诗歌翻译奖和第 14 届傅雷翻译出版奖。
13.漂泊的波希米亚人 这占卜的部族有火辣辣的目光, 他们昨已上路,把小家伙儿们 驮在背上,或听凭他们饥渴时 饱吮下垂的乳房这随身的宝囊。 男人们仗剑步行,枪戟闪亮, 护随在蜷缩家眷的篷车两旁, 不时地将沉郁目光投向上苍, 感怀着梦幻逝去,心绪惆怅。 从藏身的沙洞一隅,蟋蟀 目送他们走过,唱得更响; 怜爱的库柏勒令绿茵葳蕤宽广, 让花开荒漠,让岩间清泉流淌, 面对着漂泊的游子们,将 幽暗来生的亲切王国开放。 [题解] 《漂泊的波希米亚人》(Bohémiens en Voyage)约作于1851年,现存手稿一份,是波德莱尔在1851年9月至1852年1月初为在《巴黎评论》上发表而寄给戈蒂耶的,手稿上的标题为《结队而行的波希米亚人》(La Caravane des Bohémiens)。首次发表于1857年第一版《恶之花》,现存校样一份。 该诗是波德莱尔有感于17世纪法国画家和版画家雅克?卡洛的一幅版画《迁徙中的波希米亚人》(Les Bohémiens en marche)而作——这幅版画又叫《波希米亚人》(Les Bohémiens)、《埃及人》(Les égyptiens)、《行进中的波希米亚人》(La Marche des Bohémiens)或《波希米亚人的漂泊生活》(La Vie errante des Bohémiens)。 波希米亚人(Bohémien),即吉卜赛人(gipsy),又称茨冈人(Atsigane),是原居住于印度北部的居民,自10世纪起开始向外迁徙,流浪在西亚、北非、欧洲、美洲等地,多以占卜、歌舞为生。 [对勘] 一、第二节第1行,1852年手稿: 男人们仗剑步行,枪戟沉重, 护随在蜷缩家眷的篷车两旁, 不时地将沉郁目光投向上苍, 感怀着梦幻逝去,心绪惆怅。 二、第三节第1—2行,1852年手稿: 从青翠的宫殿一隅,蟋蟀 看着他们走过,唱得更响; 怜爱的库柏勒令绿茵葳蕤宽广…… 14.人与海 自由人,你永将大海爱恋! 大海如你的镜子,在无边 巨浪中,将你的灵魂再现, 你的心同样是苦涩的深渊。 你对自己的影像流连忘返; 拥抱着它,用臂膀和双眼, 面对狂放原始的不平呐喊, 内心骚动中不时自我排遣。 人啊,无人探出你欲望底线, 海啊,无人知晓你宝藏无边, 你们似一对阴郁谨慎的伙伴, 将这天机竟保守得如此谨严! 历经多少个世纪,多少年, 你们争强斗狠,无悔无怜, 你们如此热衷屠戮和死亡, 真乃永恒斗士,无情伙伴! [题解] 《人与海》(L’Homme et la Mer)首次发表于1852年10月《巴黎评论》,原标题为《自由人与大海》(L’homme libre et la mer)。1857年收入第一版《恶之花》,现存校样一份。 [对勘] 第三节第1—2行,1852年首发文本和1857年第一版《恶之花》文本: 人啊,无人知晓你欲望底线, 海啊,无人探出你宝藏无边, 你们似一对阴郁谨慎的伙伴, 将这天机竟保守得如此谨严! 15.唐璜坠地狱 当唐璜坠落在冥河岸边, 刚向卡戎递上那枚小钱, 这阴郁乞丐复仇般用力握桨, 神色俨然安提西尼一般傲慢。 女人们裸乳下垂,衣衫散乱, 她们扭动、挣扎在地府阴间, 就像一群牺牲将被献上祭坛, 在他身后发出长串哀嚎哭喊。 斯卡纳赖尔嬉笑着讨要工钱, 唐路易伸出手指,巍巍颤颤, 他要让嘲笑白发老父的逆子 在冥河两岸的游魂面前现眼。 贞洁羸弱的爱尔薇拉缟素寡欢, 瑟瑟依偎在昔日的薄情郎身边, 仿佛央求他再最后一笑, 好追忆当初盟誓的甘甜。 石像巨人屹立,甲胄威严, 手操舵杆,劈开冥河黑澜; 这沉静的英雄,身倚长剑, 不闻不见,一心关注航线。 [题解] 《唐璜坠地狱》(Don Juan aux Enfers)约作于1843年前后,首次发表于1846年9月6日《艺术家》和《巴黎评论》,原标题为《怙恶不悛》(l’Impénitent),署名“波德莱尔?迪法伊斯”(Baudelaire Dufa?s)。1857年收入第一版《恶之花》,现存校样一份。 据波德莱尔青年时代的朋友欧内斯特?普拉隆回忆,1843年前后他已“确切无误地”听波德莱尔朗诵过《唐璜坠地狱》《信天翁》《女巨人》《“我崇拜你有如黑暗苍天……”》《腐尸》《“入夜,我依偎可怕的犹太女郎……”》《致一位马拉巴尔姑娘》《反抗》《贝尔塔的眼睛》《“我从未忘怀,在离城不远……”》《“您曾嫉羡过那善良的女佣……”》《晨曦》《酒魂》《拾荒者之酒》《杀人犯之酒》和《寓意》等诗歌。 [对勘] 一、第二节第2—4行,1846年首发文本: 女人们裸乳下垂,衣衫散乱, 似贞女挣扎在地府阴间, 像长长一群牺牲被献上祭坛, 在他身后发出巨大呼喊。 二、第四节第1—2行,1846年首发文本: 爱尔薇拉贞洁羸弱,郁郁寡欢, 瑟瑟依偎在昔日的薄情郎身边, 仿佛央求他再最后一笑, 好追忆当初盟誓的甘甜。 16.骄傲的报应 那令人赞叹的时光神学兴旺, 活力四射,充满无穷的能量, 据说某日有位超凡大师登场, ——他令冷漠的心皈依天堂; 将众生灵魂深处的龌龊涤荡; 然后又穿越未知的奇异之路, 去追寻天国无限的灿烂辉煌, 或许只有纯洁圣灵方能造访—— 焉知爬得太高,人就易狂妄, 他难抑魔鬼般的骄傲,肆意叫嚷: “宝贝耶稣啊!我抬举你高高在上! 只要我戳穿你的伪装, 你就无非是个可笑凡胎, 荣光不再,羞赧难当!” 他的理智顷刻间烟消云散。 好似阳光蒙上黑纱般暗淡; 他思绪一片混乱,而往昔 却是生动井然富有的圣殿, 穹顶之下曾上演无数盛典。 寂静和黑夜降临到他内心, 似没有锁钥的地窖般黑暗。 从此他就形同路边的牲畜, 昏聩行路,一无所见, 穿过田野,冬夏莫辨, 脏丑无用,废物一般, 沦为娃娃戏耍的物件。 [题解] 《骄傲的报应》(Chatiment de l’Orgueil)首次发表于1850年6月号《家庭杂志》,署名“夏尔?波德莱尔”。同时发表的还有《正人君子之酒》(Vin des Honnêtes gens),即《酒魂》。1857年5月17日由普莱—玛拉西发表于《阿朗松报》。1857年收入第一版《恶之花》,现存校样一份。 据波德莱尔研究学者考证,波德莱尔创作本诗的灵感源于一位13世纪的天主教神学家图尔奈的西蒙(Simon de Tournai,约1130—1201)的轶事:此人因自认为通过思辨得到了三位一体教义的真传而傲慢自大,公然蔑视耶稣,旋即遭到了失语和发疯的报应。这桩轶事最初记载在一位13世纪的圣徒传作家马蒂厄?帕里斯(Mathieu Paris)的作品中,不久后被另一位神学家和圣徒传作家托马斯?德?康坦普雷(Thomas de Cantimpré,1201—1272)转载。1722年,历史学家和神学教授卡西米尔?奥丹(Casimir Oudin,1638—1717)在其《古代教会作家评论集》(Commentarius de scriptoribus Ecclesiae antiquis)中转述了这桩轶事,后被法国历史学家于勒?米什莱(Jules Michelet,1798—1874)收录在其《法国史》(Histoire de France)中。但波德莱尔似乎并不是从奥丹或米什莱的作品,而是从法国历史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家圣—勒内?泰兰迪埃(Saint-René Taillandier,1817—1879)1848年10月15日发表在《两世界评论》上的一篇文章《德国的无神论和法国的社会主义》(L’Athéisme allemend et le socialisme fran?ais)中得知这桩轶事的。 [对勘] 一、第一节第4行,1850年首发文本: 据说某日有位超凡大师登场, ——他抚慰冷漠心皈依天堂…… 二、第一节第7行,1850年首发文本: 然后又穿越未知的奇异之路, 去发现天国无限的灿烂辉煌…… 三、第一节第11、13行,1850年首发文本和1857年第一版《恶之花》文本: 他难抑魔鬼般的骄傲,肆意叫嚷: “宝贝耶稣啊!我扛着你高高在上! 只要我戳穿你的伪装, 你就无非是个可笑物件, 荣光不再,羞赧难当!” 17.美神 凡人啊!我之美如石雕幻梦, 曼妙的酥胸令人人脸肿鼻青, 它生就激发诗人的情思泉涌, 一如物质一般,无言而永恒。 我高居九霄,似斯芬克斯捉摸不定; 心如冰雪,天鹅般纯洁晶莹; 我向来万分痛恨线条的移动, 我从不啜泣,从不笑语逢迎。 我从最高傲的艺术珍品中 汲取庄严的神情,诗人们 将在苦心孤诣中穷尽一生; 只因我拥有美化万物的明镜, 足令温顺情郎如痴如梦:那 是我闪烁隽永光芒的大眼睛! [题解] 《美神》(La Beauté)首次发表于1857年4月20日《法兰西评论》,同年收入第一版《恶之花》,现存校样一份。 [对勘] 一、第三节第1行,1857首发文本和1857年第一版《恶之花》文本: 人们会说我从最高傲的艺术珍品中 汲取庄严的神情,诗人们 将在苦心孤诣中穷尽一生…… 二、第四节第1行,1857年首发文本和1857年第一版《恶之花》文本: 只因我拥有美化众星的明镜, 足令温顺情郎如痴如梦:那 是我闪烁隽永光芒的大眼睛! 18.理想 “理想”绝非商标中的美人, 那无非是浊世中变质的次品, 足登高靴、手摇响板的女人, 充其量只能取悦我等人的心。 这一群莺歌娇啼的病态佳丽, 我全留给那贫血诗人加瓦尔尼, 只因在这片苍白的玫瑰丛里, 无一株能与我赤红的理想相比。 这深渊般的心,麦克白夫人, 正需要埃斯库罗斯之梦迎风怒放, 正需要您那十恶不赦的灵魂; 或伟大的《夜》那米开朗琪罗之女, 她已安然入梦,可睡态怪异, 在提坦的口味中却别具魅力。 [题解] 《理想》(L’idéal)首次发表于1851年4月9日《议会信使》,是波德莱尔以《灵薄狱》为总标题发表的11首诗中的第3首。1857 《恶之花:波德莱尔诗歌集注》为波德莱尔的诗集集成本,不仅收录了其“现代诗歌的开山之作” ——《恶之花》不同时期、不同版本、不同文本的诗作,还对其间存在着诸多差异做了对勘说明,并收录有丰富的相关资料、史料,既系统呈现了波德莱尔的诗歌经典,也为进一步了解研究其诗歌创作提供了可资参考的珍贵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