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出专心的孩子

教出专心的孩子
作者: 凌秀娟//候世倩//唐文婷
出版社: 朝华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20.00
折扣购买: 教出专心的孩子
ISBN: 9787505422520

作者简介

女,江苏常州人,任教以来潜心研究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且卓有成效。始终保持一颗孩子般纯真的心,快乐工作,并坚信:倾注心血的爱能使孩子们早日蓓蕾绽放! 女,江苏金坛人,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拥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兼任学校心理辅导老师。领衔市级立项课题《初中语文学困生辅导和转化策略的研究》。 凌秀娟,女,江苏常州人,从事教育工作多年,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和中国艺术家协会会员。一直致力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撰写的教育类论文多次获奖并发表。曾获全国“优秀辅导老师”、省“艺术教育先进个人”、市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内容简介

我的孩子怎么了 明明的妈妈总算盼到孩子上一年级了,可没过多久她有了新的烦恼。 开学后的第三个星期,她下班兴冲冲地去学校接孩子,在校门口碰到了小 雯的妈妈。小雯妈妈告诉她,明明上课老是拉小雯的衣服和头发。她听后 刚想道歉,却不料身边另外一个小朋友的妈妈也向她告起了明明的状…… 此时,她唯一能做的就是一个劲儿地向她们赔不是。 后来她从老师那儿了解到孩子在校的种种表现:上课时,他老是坐在 位置上玩铅笔,从不举手回答问题;朗读课文时,他却在看书上的插画; 走廊上有声响时,他马上就会伸长脖子向外张望;中午吃饭时,他喜欢用 勺子敲同桌的头,还经常把饭粒撒在桌上和地上;作业能够完成但书写马 虎,而且很难做到全对,要求背诵的课文总是多字少句的……问题是一大 箩筐。 回家的路上,她强忍着心中的怒火问儿子:“你上课为什么老是不认 真?”儿子不以为然地答道:“我认真听了。”她望着儿子傻头傻脑的样 子,忽然感到了一丝担忧:我的孩子是不是智商有问题? 事不宜迟,周末她就带孩子去专属医院给明明做了智商鉴定。鉴定结 果出来后,她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儿子的智商是正常的。回到家,孩子 的爷爷奶奶说:“他还小,大了、懂事了就好了。” 她想想也是,加上自己工作繁忙也就没有再把此事放在心上。谁料期 末陪孩子去拿成绩报告单时,才发现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竟然是全班倒数 第一,她着实被儿子吓了一大跳。 明明平时在家是生龙活虎,说起话来也很有条理,既然他的智商没有 问题,为何学习上会如此差劲?他的脑子里都在想些什么?原先的那些担 忧就像雨后春笋一样一下子就从心底冒了出来,万分焦急的她真的不知该 如何是好:我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从以上这个事例不难看出,这位年轻妈妈真的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焦虑 ,而她的这种焦虑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学习专心、注意力集中是对孩 子一生都有积极影响的好习惯。 由此就认知发展来看,孩子是否专心间接表现为孩子学习能力的强度 ,也直接影响到其学习成果。那么,什么是“专心”?怎样才能让自己的 孩子专心起来呢? 爱的叮咛 如果您的孩子也出现类似的情况,您千万不要着急,关键在于找出孩 子问题的根源,然后对症下药。 了解注意 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外界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从始至终 贯穿于整个心理过程,只有先注意到一定事物才可能进一步去集训、记忆 和思考等。 注意的特征 1.指向性:比如孩子在做数学题,他的心理活动就指向了题目的数据 、要求和答题的思路,而对周围的一切熟视无睹或视而不见。 2.集中性:比如孩子正在上课,他的心理活动应集中在听讲、记笔记 和思考问题上,而不是去想上学路上遇到了谁,等等。 (二)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比如在众多的目标或信息中注意并找到自己所需的对象 ,是“众里寻他”。 2、保持功能:比如长时间观察一个实验;孩子对自己心爱的玩具深情 凝望。 3、调节功能:比如孩子将注意力从读书转移到写作业上。 (三)注意的外部表现 1.适应性运动:人在注意时,有关的感觉器官朝向刺激物。例如,听 一个声音时,把耳朵转向声音的方向;人在注意看一个物体时,把视线集 中在该物体上,盯着眼睛看;当沉浸于思考或想象时,眼睛常常是“呆视 着”,好像在看着远方,周围的对象就被感知得模糊起来而不会分散注意 力了。 2.无关运动的停止:当人高度集中注意时,常常表现为静止状态。当 老师的讲课特别吸引孩子时,孩子原本握在手中的笔会从手中滑落。 3.呼吸运动的变化:人在注意时,呼吸变得轻微而缓慢,呼与吸的时 间比例也会改变,一般吸得更短促,呼得愈加延长了。在紧张注意时,甚 至会出现呼吸暂时停止的情况。如影片内容播放到紧张危险的时候,我们 不知不觉中会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荧幕。 (四)注意的分类 注意分三类: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1.有意注意 也叫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的目的,需要意志控制的注意。比如孩子 上课专心听讲就是有意注意。每个孩子都应该大力发展自己的有意注意, 以保证自己能在课堂上全神贯注地学习。 2.无意注意 也叫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 意。 如,大家正在教室上课,忽然有人推门而入,大家就会不由自主地转 过头去看他;一个三岁左右的儿童正在玩心爱的小熊猫,忽然一个红红的 小皮球滚过来,他会马上抓起小皮球玩起来,把小熊猫丢在一旁。这就是 无意注意。 以上两种注意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例如,一个孩子正在思考某一问题时,旁边有人在谈论某一趣闻轶事 ,他被吸引住而停止思考,去听别人的讲述,这是无意注意。当他猛然意 识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又聚精会神地思考起原来的问题。这种服从于预 定目的,而且经过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就是有意注意。 3.有意后注意 也叫随意后注意,是指既有预定的目的,又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例 如,学骑自行车的时候,注意力非常集中,这是有意注意。学会骑自行车 后,作为交通工具天天要骑,慢慢骑自行车成了熟练的技能,不需要注意 骑自行车的动作就可以顺利进行下去,这时骑自行车就成了有意后注意。 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