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荒轶事/丝绸之路丛书

八里荒轶事/丝绸之路丛书
作者: 陈应松
出版社: 西安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6.60
折扣购买: 八里荒轶事/丝绸之路丛书
ISBN: 9787554132494

作者简介

陈应松,祖籍江西余干县,生于湖北公安县。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为新世纪“底层文学”的代表作家。现为湖北作家协会副**、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一级作家。 出版有长篇小说《猎人峰》《到天边收割》《魂不守舍》《失语的村庄》,小说集《陈应松中篇小说自选集》《无鼠之家》《一个人的遭遇》《陈应松小说》《陈应松作品精选》《呆头呆脑的春天》《暗杀者的后代》《太平狗》《松鸦为什么呜叫》《狂犬事件》《马嘶岭血案》《豹子*后的舞蹈》《大街上的水手》《星空下的火车》,随笔集《春夏的恍惚》《灵魂是囚不住的》《所谓故乡》《世纪末偷想》《在拇指上耕田》《小镇逝水录》,诗集《梦游的歌手》《中国瓷器》等50多部:《陈应松文集》6卷:《陈应松神农架系列小说选》4卷。 小说曾获鲁迅文学奖、中国小说学会大奖、《小说月报》百花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小说选刊》小说奖、中国环境文学奖、上海中长篇小说大奖、人民文学奖、十月文学奖、梁斌文学奖、华文成就奖(加拿大)、湖北文学奖、屈原文艺奖等.2014年获省***、***颁发的“湖北文化名家”称号。曾7年进入中国小说学会的“中国小说排行榜”中篇小说**。 作品被翻译成英、法、俄、波兰、罗马尼亚、*、韩等文字。

内容简介

八里荒轶事 风雪弥漫。这当然是冬天。森林像巨大的围网在黄昏 里窥伺,在这块荒凉的、乱石滚滚的八里荒,农妇端加荣 拄着牛舌□,看着自己开垦的田地——它们翻开了身子, 就像一只只小兽躲在新覆盖的雪下,雪的气味和新土的气 味在寒冷的空气里依然强烈,这她感觉得到。“我已经开 了十一块了,”她说,“有两亩多地了,我一定要开出五 亩,开出二十五块半,我就不求村长也能维持我和两个女 儿的生活了。”端加荣抽着鼻子,脸上因为兴奋而被风绷 得紧紧的,眼睛发胀。不过她已经快冻僵了,脚上的套鞋 就像是双冰鞋,特别是在停下时。她搬运*后一块石头, 要砌石堰;石头上有些人工雕琢的纹饰,如蝙蝠纹、万字 纹——这是墓石砖。这证明以前的八里荒是有人居住过的 ,但已经不知是多少代之前。在不远的某一年,听当地人 说,一个大队干部带着五个武汉知青要在这儿开垦,学大 寨人大战狼窝掌,结果没几天那五个知青都在这儿挂树自 尽了。不过那时候端加荣还没出生,或者说刚刚出生。端 加荣今年三十五岁。 这是块有鬼气的地方,有人这么说。端加荣往回走。 狗在窝棚那儿朝着风雪和黄昏吠叫,告诉她回家的方位。 家就是个窝棚。她让二女儿二*先回去了,刮洋芋煮饭。 她往窝棚走着,却看不到窝棚。风雪太大,在挨黑时*加 迅猛癫狂。好像拿着个雪筐子往你头上倒一样。雪还砸人 ,砸得人头上脸上生疼。这雪不是雪粉,是霰子,像猎人 的*弹。在这样的高山上,雪都变成了霰子。她从树丛里 穿过去,树是些高山海棠,长着苹果样的小果,极其酸涩 ,人不能食。这些小果在雪的猛砸下簌簌往下掉落,就像 掉冰块,就像有一群爱闹的山鬼在树上嬉戏。 可以想见端加荣回到棚子里的愤怒:二*和小*根本 没等自己,已端着碗在那儿有说有笑呼呼大吃。端加荣的 愤怒到了极点,她突然真想挥起她的□头一锂砸过去,把 两个讨债鬼打烂脑袋。她真是这么想的,有一种玉石俱焚 的*望,打死她们,自己就找根绳子往树上一吊算了。她 哪会有这么恶毒的想法?她就强忍,知道自己不会做这种 事的,就放下镬头自己去锅里添。洋芋也不多了,加上汤 汤水水,添到碗里,就这么闭上眼睛往嘴里塞。还成,就 像盐不要钱,在雪里扒的一样。吃着,咸着,心就软下来 了。二*也才八岁,八岁就煮饭,还与她一起早出晚归地 搬石头挖土,鼻头就酸了。吃了个半饱,就趴到地上去吹 火,火塘里的火半燃不燃,熏得人直掉泪。还真从心里掉 了泪。 “放下,我来收。”她对二*说。她收碗筷。看着二 *那肿起的手背和一串冻疮,她说。 她也有冻疮,可这不要紧,她是大人。就在给二*泡 脚的时候,二*强烈反抗,当脚被摁进热水里去时,二* 发出了惊天的、旷世的尖叫:“啊!……”这叫声在这个 窝棚里像是杀人一样,这叫声让人不停地打战。 “讨债鬼,不要叫啊!一叫把野牲口叫来了!”她说 。这双脚不泡咋办?肿了,烂了,流水。八岁妮子的脚, 整天穿一双水鞋,跟她一样,跟在她屁股后头,泥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