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65.00
折扣价: 39.00
折扣购买: 向上:让你的优秀远超同龄人
ISBN: 9787559655011
如果你像我一样嫌弃过 父母 我是家里的第一个大学 生。 清华大学2019年招生宣 传片《从一到无穷大》里 有这样一段话:“在中国, 70%的大学生是家庭的第 一代大学生,我们曾艰难 地融入校园生活,我们曾 在学业上陷入困境,我们 曾对未来的选择踌躇不决 。” 清华大学对此进行了长 达数年的数据跟踪,通过 分析2011—2018年全国本 科生家庭情况发现,第一 代大学生已成为本科生的 主体。其中,69.74%的第 一代大学生来自农村, 70%有兄弟姐妹而非独生 子女,76.89%的父母从事 普通职业。 在我过往的求学经历里 ,身边的很多同学都是家 里的第一代大学生,由于 家庭文化资本较低,做“第 一人”势必面临着一系列问 题。如果说家长的眼界决 定了孩子的边界,那么我 们就必须努力突破这个边 界,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 。从一到无穷大的过程里 ,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 向前奔跑。 从小到大,我最常听父 母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 没上过大学,但砸锅卖铁 也要让你上大学”。他们都 没读完初中,但特别相信 接受教育的重要性,所以 ,自始至终都很重视对我 的教育。 从清华毕业的时候,我 邀请父母来北京参加毕业 典礼,他们犹豫了,因为 其他同学的家长大多是知 识分子,只有小学毕业的 父母怕给我丢脸。 当时我的心情也有些复 杂,一方面觉得很自豪, 能从被誉为“清华中的清华” 的苏世民书院毕业,获得 全球领导力专业管理学硕 士学位,是一件能让父母 以我为荣的事。 另一方面,我也会担心 父母是不是适应这样的场 合,出席毕业典礼的嘉宾 都极有分量,有政界、商 界、学界的100余位学生导 师、教授学者,这或许是 他们从未见识过的场面。 但当知道他们是因害怕 给我丢脸而纠结时,我反 而下定了决心,鼓励他们 一定要去参加,还在毕业 典礼上告诉他们:“以你们 的能力,能把我送到这里 ,才是真的了不起。” 永远不要嫌弃父母,因 为当你嫌弃他们,他们更 会嫌弃自己。 1.曾经嫌弃过父母 在年幼无知的时候,我 真的嫌弃过父母。 小时候我去同学家做作 业,看到他们的父母在一 旁辅导功课,我心里很不 是滋味,不仅特别羡慕我 的同学,还为自己的家庭 文化氛围感到自卑和难过 。 我上小学后学会的第一 件事,是冒充家长签字。 以前作业或者试卷是需 要家长签字的,但爸妈根 本看不懂我的作业和试卷 ,也根本没有时间管。我 们家开超市,我索性拿了 一卷价签,一次性写好五 六十个“家长已阅”,每次写 完作业就撕下来一个贴到 作业本上。 初中的时候,我已经是 全家学历最高的人了,所 以家里所有和文字相关的 事情都由我负责,连超市 的发票也是等我放假回家 的时候才能开出来。 父母工作很忙,很少关 心我学习上的事情,甚至 鲜少过问我的成绩。我印 象中他们唯一一次问我考 得如何,是在中考出成绩 的时候。但那时候已经晚 了,我的中考成绩非常不 理想,他们也非常自责为 什么没有早点关心我的学 习。 因此,即使我是一个很 自信的人,父母仍然是我 的软肋。我一直避免和同 学谈起我的父母,总觉得 如果别人知道了我父母的 文化水平,可能会影响我 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时 间久了,我甚至开始嫌弃 自己的父母——为什么他们 在学业上帮不了我?为什 么他们只是小学毕业? 我会很羡慕老师家的孩 子,他们在学习上遇到问 题都可以寻求父母的帮助 。我印象很深的一幕是, 每次家长会结束之后,家 长都会围着各科老师询问 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甚 至探讨如何提高成绩,而 我的父母在这样的时刻往 往是缺席的,我甚至常常 代替父母参加家长会。 那时候我的想法很单纯 ,觉得自己各方面都还算 优秀,却唯独输在了父母 上。对于当时的我而言, 家庭环境是一件我无力改 变的事情,甚至害怕自己 会被出身所累,于是对父 母充满了嫌弃 P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