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滦煤矿故事/中国工业遗产故事

开滦煤矿故事/中国工业遗产故事
作者: 刘向东|责编:李雅凡|总主编:刘伯英//周大亚
出版社: 南京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23.20
折扣购买: 开滦煤矿故事/中国工业遗产故事
ISBN: 978755332654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一 你可知开平才是我本 名——创业的故事 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的 失败,中国面临着“三千年 未有之变局”,要对付洋人 的坚船利炮,曾国藩、李鸿 章等清醒的官员认识到,“ 祖宗成法”显然是不行了, 怎么办?有人提出了“师夷 制夷”“中体西用”的道路, 也就是“洋务”,算得上19世 纪版的“改革开放”。 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 就这样在守旧派官员们的激 烈反对声中登场了,洋务派 们的两大业绩是“制器”和“ 练兵”。制器就是造军舰、 造枪炮,“机器局”各地开花 。著名的有江南制造局、金 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 津机器局等;练兵就是编练 新式陆军和海军,如北洋水 师。 等到洋务运动真全面推 开了,才发现问题一个个都 来了:没钱、没人才、没技 术、没机器、没有煤和铁! 什么?我们的祖先早在三千 多年前就开始用煤了,居然 没有煤用?还真是,天津机 器局筹建时最早的1000吨 煤是随着订购的机器一起从 英国运来的,轮船招商局每 年购买洋煤费用达20多万两 白银,1871—1880年10年 间天津进口的洋煤就有8万 吨,自己有煤为什么不用? 技术落后,煤质差,成本高 。举个例子,当时京西斋堂 煤矿的土煤,井口价1吨合1 两白银,用骡子、骆驼驮到 通州再经过运河运到天津, 1吨合12两白银!这还没算 上各种各样的税呐!当时上 海英国煤售价才每吨11两白 银,澳大利亚煤8两白银, 质量较差的日本煤才5.5两 白银。总之靠土煤是无法保 证近代工业、航运用煤需求 的。问题又来了:平时买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