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词最才的女(宋代女词人的词与情)

最美的词最才的女(宋代女词人的词与情)
作者: 兰泊宁
出版社: 天津人民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最美的词最才的女(宋代女词人的词与情)
ISBN: 9787201129365

作者简介

兰泊宁,本名兰丽敏,擅长写历史人物,文笔优美流畅,兼具思辨性、故事性和历史的沧桑感、厚重感,以能写出人物的真性情和本色人生著称。已出版多部作品,代表作《她们灵魂里有香气》《大明三百年》《大唐女人》等。

内容简介

初长成——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一位才华横溢的旷世才女 ,一朵傲立文坛千载的*世奇葩。后人这样评价她: “易安在宋诸媛中,自卓然一家,不在秦七、黄九之 下。词无一首不工,其炼处可夺梦窗之席,其丽处真 参片玉之班。盖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是 的,她是横*一时***的,是中国文学**一等 一的女才子,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也是一位大才子,与廖正一 、李禧、董荣一起游学于苏轼门下,与其他三人并称 为“苏门后四学士”。李清照的母亲王氏也是名门之 后,其祖父是汉国公王准,父亲是岐国公王珪,王珪 曾任宰相。祖父曾中状元,很有文学修养。 这样的出身给李清照带来了广阔的视野和高贵的 气质,家中长辈的濡染、文学艺术的熏陶,又使她形 成了高超的审美趣味,这让她对生活的体察也有着超 乎常人的敏感和细致。 北宋时期的女子教育,有一套潜规则,女子识字 只要求能熟读《内则》《曲礼》等,其他史书、诗文 杂说类等能迁移性情之作不在阅读允许范围内。甚至 越是家教严明的家庭,对女子读书的限制越严格。 苏轼崇尚自然,个性率真,反对束缚人性的理学 教条。苏门学子的文艺创作,也秉承了苏轼的审美理 念,多是出于真性情,超脱世俗之外。身为“苏门后 四学士”之一的李格非,元祜年问曾*知于苏轼,诗 文皆工,著作颇丰,其文学风格、处世态度以及家教 观念都深*苏轼影响。他在《破墨癖说》一文中云: “世之人不考其实用,而眩于虚名者多矣。此天下寒 弱祸败之所由兆也。”借斥藏墨之好批判世人不求实 用只图虚名的风气,其风度气质由此可见一斑。故而 ,李格非为李清照提供的是一个宽松自然的家庭环境 ,不苛求规矩条框,不限制读书识文,使李清照的身 心得到了自由、健全的发展。 因此,李清照自幼就接*了良好的教育,书法、 绘画、琴艺样样精通。她读书涉猎甚广,如《李清照 新传》所说,从她在诗词文中所引用的典籍来看,她 对于《周易》《礼记》《尚书》《论语》等儒家经典 ,《左传》《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历史典 籍,《诗经》《楚辞》《文选》以及唐人散文等前代 文学,《淮南子》《吕氏春秋》《世说新语》《酉阳 杂俎》等子部小说,以及《老子》《庄子》《景德传 灯录》等道藏佛典,均十分熟悉。正如《女性词史》 云:李清照所*的教育,是一种全面的“人”的教育 ,而不是狭隘的“女人”教育。 况且,与同时代男人所*的教育相比,李清照读 书又少了一份功利性。她没有光耀门楣的压力,没有 科举功名的逼迫,全凭借自己的兴趣,肆意发展。所 以在其他人为功名寒窗苦读的时候,她可以逍遥自在 地做着让自己人生*完整的事情。比如: 常记溪亭*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