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米歇尔·奥巴马自传)

成为(米歇尔·奥巴马自传)
作者: (美)米歇尔·奥巴马|译者:胡晓凯//闫洁
出版社: 天地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成为(米歇尔·奥巴马自传)
ISBN: 978754554422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1 我童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聆听着奋斗的声音度 过的。这种声音以糟糕的(至少是业余的)音乐的方 式呈现,从我卧室的地板缝里传出来——那是楼下 姑婆萝比的学生弹钢琴时发出的叮当声。他们在缓 慢而笨拙地学习音乐。我家住在芝加哥南岸社区一 栋整洁的砖砌小楼里。这栋小楼的主人是萝比和她 的丈夫特里。他们住在一层,我父母在二层租了一 间公寓。萝比是母亲的姑妈,许多年来对母亲一直 很慷慨,但是我有点儿怕她。她古板严肃,是本地 教堂的合唱团指挥,也是我们社区的钢琴教师。她 穿着便鞋,脖子上总挂着一副带链子的眼镜。她笑 容狡黠,但不像我母亲那样有幽默感。我时常听见 她责备学生不勤加练习,或者责备家长送孩子上课 迟到。 “晚安!”她白天会突然冒出这么一句,口气 里带着怒火,就像有些人会说“哦,我的上帝啊” ——感觉几乎没有谁能让萝比满意。 然而,奋斗的声音成了我们生活的背景音。每 个下午和晚上都有练琴的声音。教堂的女士们有时 会过来练习唱赞美诗,她们虔诚的歌声穿透了我家 的墙壁。姑婆萝比定的规矩——上钢琴课的孩子一 次只能练一首曲子。我在房间里听他们一个音符一 个音符地弹,弹得战战兢兢,想努力获得她的认可 。他们开始从《刚出炉的十字餐包》练起,直到学 会《勃拉姆斯摇篮曲》就可以毕业,不过中间的过 程可不轻松。音乐声并不烦人,但它无休无止。琴 声爬上隔开我家与萝比家的那段楼梯。夏日里,琴 声会从打开的窗户飘进来,伴随着我的思绪,那时 候我通常在玩芭比娃娃,或者用积木搭建小小的王 国。唯一的间歇是在父亲从城里的水处理工厂上完 早班回到家时。他会在电视上放芝加哥小熊队的棒 球比赛,放大音量,将琴声挡在外面。 这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的芝加哥南城。小熊队 打得不坏,但也算不上很好。父亲坐在躺椅上看比 赛,我坐在他怀里,听他讲小熊队正处在赛季末, 毫无状态,还有球队外野手比利·威廉姆斯在球场 左侧的挥棒有多么帅气——他就住在我家附近的康 斯坦斯大道上。而在棒球场外,美国正处在大震荡 中。肯尼迪兄弟被刺杀:马丁·路德·金在孟菲斯 市的一个阳台上被枪杀,引发了包括芝加哥在内的 席卷全国的抗议活动。1968年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 期间,警察在格兰特公园用警棍和催泪弹驱离“越 战”抗议者,酿成了流血事件。而格兰特公园就在 我家北边大约九英里处。与此同时,许多白人家庭 从市中心搬到了郊区,据说那里有更好的学校、更 大的空间,很可能也更“白”。 我对这些都没什么印象。我当时还是个玩芭比 娃娃和积木的小女孩,和父母、哥哥住在一起,晚 上睡觉时哥哥的脑袋离我只有3英尺。。我的家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