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陕西人民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4.90
折扣购买: 司马辽太郎中国游记(西南纪行)
ISBN: 9787224139051
司马辽太郎,日本最受欢迎的大众文学巨匠。原名福田定一,因敬仰司马迁及其《史记》而改名。一九四三年毕业于大阪外国语学校蒙古语科,一九四六年进入京都新日本新闻社,两年后任产经新闻社记者,同时发表作品。一九六一年开始专职创作。 一生著作无数,最重要的文学成就是描写江户末期的历史小说。司马辽太郎有独特的描写历史人物的方法——【俯瞰法】,即居高临下地俯瞰历史人物,对其进行全面评价。他所描写的历史人物,成为历史剧里反复传诵的典型。 历年作品先后斩获文艺春秋读者赏、吉川英治文学赏、朝日赏等多项日本文学大奖。并有多部作品被改编为大河剧播映,长久不衰。 一九九一年司马辽太郎获选为文化功劳者,一九九三年获颁代表日本人最高荣誉的文化勋章。
在铁板边缘用红味噌酱 与白味噌酱筑起小墙,在 铁板中央放上肉和葱。当 加热的过程中红白酱筑起 的小墙渐渐融化,铁板上 食材的味道也就恰到好处 。 中华文明这一普世性极 高的文明形成的过程或许 就与上述烹饪过程(?) ①相似。 说极端一点,所谓的汉 民族本是不存在的。我们 可以大胆假设:最早来到 这片可耕种性很高的大陆 并定居下来的是掌握了先 进的土器制作技术的民族 ;其次则是擅长青铜冶炼 的民族到来,并建立起了 殷王朝;而后,一支冶炼 能力低下但却擅长政治、 军事的民族到来,建立起 了周王朝;随后则是掌握 了铸铁技术的民族来到这 里,他们让这片大陆的农 业生产实现了飞跃性发展 。在那个新兴地主频出的 乱世,原始农耕社会走向 解体。 随后,产生于西方的游 牧文明东移,在中国大陆 上形成了一个大包围圈。 与此相对,在长江水系将 水稻种植发展起来的民族 则将赋予大陆文明以多样 性。 周朝时期游牧民族教会 了古代中原人如何驯服动 物。此前的中原文化当中 只有车战,而游牧民族则 教会了他们直接骑上马背 ,人马一体进行活动。另 外还将皮靴、像雨披一样 的军装上衣、裤装等服饰 以及特有的储肉方法、食 用方法传入了中原。 羌族曾在今天中国境内 的丝绸之路上放牧,而后 逐渐习得中原文化。被孔 子视为儒家典范的周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