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明奇迹/世上探奇史上探秘

世界文明奇迹/世上探奇史上探秘
作者: 程华
出版社: 京华
原售价: 26.80
折扣价: 19.20
折扣购买: 世界文明奇迹/世上探奇史上探秘
ISBN: 9787550215825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伟大的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杰作,是埃及国家的 象征、埃及人民的骄傲。金字塔的阿拉伯文意为“方 锥体”,它是一种方底尖顶的石砌建筑物,是古代埃 及埋葬国王和王后的陵墓。由于它规模宏大,从四面 观看都呈等腰三角形,颇似汉字中的“金”字,因此 形象地译为“金字塔”。 相传,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无论王公大臣还是 老百姓死后,都被葬人一种用泥砖建成的长方形的坟 墓,古代埃及人叫它“马斯塔巴”。后来,有个聪明 的年轻人叫伊姆荷太普,在给埃及法老左塞王设计坟 墓时,发明了一种新的建筑方法。 他用山上采下的呈方形的石块来代替泥砖,并不 断修改修建陵墓的设计方案,最终建成一个六级的梯 形金字塔——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金字塔的雏形 。 在古代埃及文中,金字塔是梯形分层的,因此又 称作层级金字塔。伊姆荷太普设计的塔式陵墓是埃及 历史上的第一座石质陵墓。 左塞王之后的埃及法老纷纷效仿他,在生前就大 肆为自己修建坟墓,从此在古埃及兴起一股营造金字 塔之风。由于金字塔起源于古王国时期,而且最大的 金字塔也建在此时,因此,埃及的古王国时期又被称 为金字塔时代。古代埃及的法老们为什么要将坟墓修 成角锥体的形式,即修成汉字中的金字形呢? 原来,在最早的时候,埃及的法老是准备将“马 斯塔巴”作为死后的永久性住所的。后来,大约在第 二至第三王朝的时候,埃及人产生了国王死后要成为 神,他的灵魂要升天的观念。在后来发现的《金字塔 铭文》中有这样的话:“为他(法老)建造起上天的 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金字塔便是这样的 天梯。同时,角锥体金字塔形式又表示对太阳神的崇 拜,古代埃及太阳神的标志是太阳光芒,金字塔象征 的就是刺向青天的太阳光芒。因为,当你站在通往基 泽的路上,在金字塔棱线的角度上向西方看去,可以 看到金字塔像撒向大地的太阳光芒。 截至1889年巴黎埃菲尔铁塔落成前,金字塔一直 是地球上最高的建筑物。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著名 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游历埃及时记下了关于金字塔的 最早见闻。相传叱咤风云的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 大帝在征服埃及后,曾进人胡夫金字塔里独自冥想。 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在狮身人面像前留下了千古名言: “士兵们,以往四千年历史在它后面瞠目注视着你们 。”他号召将士们去为他开拓帝业,但他也蒙受了不 实之词,至今仍被指控“炮轰狮身人面像的鼻子”。 迄今,埃及共发现金字塔97座,其中最著名的是 开罗西部吉萨高地上的金字塔。 吉萨的金字塔外观宏伟,坐落于高原之上,与开 罗旧城隔着尼罗河遥相呼应。如今,这组金字塔位于 吉萨市南郊的沙漠地带。吉萨高原的海拔高度比周围 高出很多,长约2.2千米,宽只有长度的一半(1.1 千米),一直延伸至尼罗河河谷地带。 埃及专家们认为,位于吉萨的大金字塔是由埃及 第四王朝法老胡夫于公元前2500年(这一时间并不确 定)作为法老死后的基地下令建造的。第二座大金字 塔以及狮身人面像则是在后来的法老卡夫拉统治时期 建造的。卡夫拉的儿子、后一任法老曼卡拉王又下令 建造了第三座大金字塔以及那些小金字塔。 每座金字塔的东墙外都建有一座神殿,有一条小 路从这里倾斜而下,一直延伸到位于尼罗河边的神殿 门前。古埃及学者认为,那些死去的法老在通过船只 运到尼罗河岸边后,正是经过这条小路开始他们最后 一段旅途的。吉萨高原最东边矗立着狮身人面像及其 相关神殿。此外,吉萨高原上还建有6座小型金字塔 ,这些金字塔肯定也是用作墓地的,那些达官贵族死 后可能就葬在这里。尼罗河岸边还建有几个船坞,停 泊着十几只早已破烂不堪的小木船,其中的一只于 1954年被从靠近大金字塔东侧的岸边移走进行维修。 人们在将其修复之后发现,这只船只有43米长,有明 显的使用过的迹象,因此,当初将法老胡夫的遗体从 皇宫沿尼罗河运至大金字塔的可能就是这只船。 胡夫,一译库军,古希腊人称之为齐阿普斯,是 斯尼费鲁的儿子。古希腊埃及学者认为,他继任国王 时期,下令为他自己建造了最大的金字塔,成为古代 金字塔建筑登峰造极之典型代表作,被誉为古代世界 七大奇观之一,直到今天仍完好地矗立着。塔高原为 146.59米(经过长期剥蚀,现在高为137米),塔基 呈四方形,每边宽约230米,塔基面积达52906平方米 ,沿塔绕一周约合5千米。据统计,整座塔共用了巨 石约230万块,每块平均重约2.5吨,如果把所用的 石块全部敲碎,铺一条一尺宽的道路,可围绕地球一 周。金字塔建筑工艺水平颇高,为近代建筑家所惊叹 。比如说,塔面所用的石块都经细工磨平,全部石块 都使用叠砌法,没有使用灰浆或其他任何黏合物作黏 结,完全是利用其本身的重量堆砌在一起的,十分坚 固。当人们顺着通道进到塔的核心部分——埋葬国王 的墓室时,看到四壁的石块加工极细致,经络密合, 虽不施泥灰,但一根针或薄刀也不能插进去。这座塔 建造的精确程度,甚至连近代一些建筑物也望尘莫及 。底面的四个角接近于90°,东北角90°03’02”, 东南角89°56’27”,西南角90°00’33”,西北角 89°59’58”,底部各边的长度最大误差不超过20厘 米。 胡夫金字塔不仅外观巍峨雄伟,而且内部结构极 为复杂和神奇,并饰以雕刻、绘画等艺术品。塔内有 国王墓室、王后墓室和地下墓室。此外还有通往各墓 室的通道、大走廊和通气孔道,俨如一座“永久地下 宫殿”。墓室的人口,在塔的北边离地面约13米处。 从入口到墓室,有一条长100多米的低矮狭窄的通道 。墓室高约6米,顶盖是平的,用重达400吨的大石板 建造。王室极为奢华,是用从900千米以外的阿斯旺 开采的花岗岩砌筑的。王棺也是用红色的花岗岩所制 。法老的干尸——木乃伊存放在墓室里。墓室之上有 五层房间,布局雅致美观。金字塔的前面原来建有祭 殿、长廊和河边殿堂,塔的周围还有后妃亲王、高官 贵族珠宝满室的石墓。胡夫的母亲希泰尔的坟墓就在 胡夫金字塔东侧的不远处。 金字塔底座面积达5万余平方米,总重量约为600 万吨,比伦敦市区内的全部建筑物加起来还重。如前 所述,金字塔由大约230万块石灰岩、花岗岩石块所 堆积而成。据推测,过去金字塔的四面,除了本身的 石块以外,外表还覆盖着一层打磨过的覆面石,如反 射镜一般地保护着它。由于金字塔的表面积达9万平 方米之广,估计当时铺设了11.5万片覆面石。 1301年的大地震后,大部分的石块都被卸下,用 来建设灾后的开罗。据悉,只有在塔的基层上还有少 数的石片,19世纪考古学家弗林德。培崔做了一番仔 细的调查研究。培崔非常惊异地发现,石材经过黏剂 精确接合,误差小于O.4厘米。两块石材之间连接得 非常紧密,连最薄的小刀片都无法插人。“仅将这些 石头放进该放的地方,就是一项大工程,”培崔写道 ,“在接合处再加以黏合,能做到如此精密的程度, 几乎不可能。这就好比以英亩为单位,大规模地制造 最精确的光学仪器。” 大金字塔中有太多的“几乎不可能”,绝不仅限 于覆面石一项。塔的方位面对正东、正西、正南、正 北,也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另外,建筑物的正90 度角、四边几乎完美的对称形状、将以百万计的巨石 搬运至高空的技术和工地管理,以及当年成功地从平 地建起如此令人惊异的金字塔的建筑师、工程师、石 工师傅们都可以称为“几乎不可能。”有“现代古埃 及学之父”之称的法兰西斯·商博良曾经说过:“他 们的想法有如身长30米的巨人一样高人一等。”商博 良在当时就很确定,继他之后研究古埃及学的人必定 会忽视一点:建造金字塔的人在智慧上至少是属于巨 人型的。他还说过:“与古埃及人相较,我们欧洲犹 如小人国。” 胡夫金字塔东侧原建有胡夫神庙,现仅剩墙基和 大殿的玄武石地面。1938年,在塔的东侧发现一些刻 有图案的石块,经考证为坡道两侧的墙石。现在旅游 者自开罗抵达胡夫金字塔北壁的坡路,是由当年筑塔 的废料堆积而成的。从塔往东通往狮身人面像的坡路 ,则是昔日金字塔坡道之局部。塔的围墙,西、北两 墙都距塔23.6米,南墙则距塔18.5米,目前尚残存 部分墙基。河谷神庙可能位于塔东的纳兹莱‘萨马镇 或它的东部,因当地人烟稠密,尚未挖掘,故胡夫金 字塔建筑群的总体面貌一时尚难确定。P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