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别处

生活在别处
作者: 米兰·昆德拉|译者:袁筱一
出版社: 上海译文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7.80
折扣购买: 生活在别处
ISBN: 9787532752898

作者简介

米兰·比德拉(1929— ) 捷克小说家。1967年,他的**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连出三版,印数惊人,每次都在几天内售馨。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后,《玩笑》被列为禁书。1975年移居法国后,他的*大多数作品,如《笑忘录》(1978)、《不能承*的存在之轻》(1984)、《不朽》(1990)等等都是首先在法国走红,然后才引起世界文坛的瞩目。昆德拉还出版过三本论述小说艺术的文集,其中《小说的艺术》(1936)以及《被叛卖的遗嘱》(1993)在世界各地流传甚广。昆德拉原先一直用捷克语进行创作。但近年来,他开始尝**法语写作,已出版了《缓慢》(1995)和《身份》(1997)两部小说。

内容简介

诗人究竟是在哪里被怀上的呢?每次诗人的母亲想到 这个问题,她觉得只有三种可能性值得考虑:某个夜晚在 广场的长凳上;或是某个下午在诗人父亲朋友的房子里, 再不就是某个早晨在布拉格市郊一个罗曼蒂克的角落里。 诗人的父亲想到同样的问题时,他*终得出的结论是 在朋友的房子里怀上了诗人,因为那天一切都是乱七八糟 的。诗人的母亲不愿意去他朋友的房子,他们为此争论了 两次又两度和好,他们**的时候,邻居的房门发出吱呀 的怪叫,诗人的母亲害怕得要命,他们不得不中止**, 然后两人又重新开始,在一种仓皇失措中结束,诗人的父 亲觉得正是在这种仓皇失措中不慎怀上了诗人。 可是诗人的母亲正相反,她一秒钟都不能忍*在这个 借来的房子里怀上诗人的念头(房子展现出一个单身汉的 凌乱,诗人的母亲看见那皱巴巴的*单和*单上揉作一团 的睡衣就不由自主地感到厌恶),她也否决了广场长凳的 可能性,她很不情愿地接*在那样一种地方**,一点兴 致也没有,因为她觉得只有**才会在广场的长凳上** ,一想到这个她就倒胃口。因此她肯定地认为只有可能是 在那个阳光灿烂的夏*早晨,在那个布拉格人喜欢星期天 去散步的小山谷里,在一块悲怆地矗立在岩石堆当中的巨 岩下,她怀上了诗人。 从很多理由来看,这个背景显然*适合作为诗人的诞 生地:接近正午的阳光照耀着,这是背景之一,不是黑暗 而是光明,是白天,而不是黑夜;再说这是~个开放的自 然场所,因此是一个为飞翔和翅膀所准备的地方;*后, 尽管离城市近郊的楼房不远,这儿仍然算得上是一处罗曼 蒂克的景致,原始碎裂的土地上遍布突兀的岩石。对于母 亲来说,这一切构成了~幅具有很强表现力的景象,** 表达了她当时的体验。她对诗人父亲的伟大爱情不正是对 她父母那种平庸而规律的生活的浪漫反抗吗?她这样一个 富商的女儿却选择了一个一文不名的工程师,她所证明的 勇气与这未经开垦的风景之间不正是有着某种神秘的相似 之处吗? 诗人的母亲当时沉浸在伟大爱情之中,尽管就在岩石 下度过的那个早晨之后没几个星期,她就品尝到了失望。 的确,这**,她兴高采烈激动不已地向她的**宣布, 每个月定时来骚扰她的月经这次已经过了好几天,而工程 师竟然带着一种令人反感的冷漠(但是他的态度也许是装 出来的,只是为了掩饰他的尴尬)回答她说,这只是一种 毫无意义的生理周期失调,过不了多久就会正常的。诗人 母亲*到了伤害,觉得她的**不愿与她共享这份希望与 喜悦,就没再多说什么,直至医生宣布她怀孕的那**。 诗人的父亲说他认识一个妇产科医生,可以谨慎地帮他们 摆脱烦恼,诗人的母亲听了不禁放声大哭。 反抗的感人结果!她先是以年轻工程师的名义反抗她 的父母,然后她却跑到父母那里,请求他们在这件事上帮 助她。她的父母果然没有让她失望:他们找到了诗人的父 亲,和他坦诚相见,工程师很快就弄明白自己无法逃避, 于是同意立刻举行婚礼,并且毫无异议地接*了一笔丰厚 的陪嫁,足以让他开一家自己的建筑公司;接着他就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