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书店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5.40
折扣购买: 高桥绝响
ISBN: 9787545816853
老宝山城 我第一次听说老宝山城,是去位于高桥镇东北 的“老海滨浴场”采集资料。然而,这处上海曾风 流云集之地,如今只剩下一块牌匾聊作遗存了。老 宝山城与“老海滨浴场”仅一河之隔,这正所谓“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说来有趣,我们快走到老宝山城大门口时,恰 好看门人的女儿骑车来看望老人。我与摄影师抓住 机会,对老人一番软磨硬泡,最终赢得了一张于外 界而言几乎是不可能有的“免费门票”。 铁将军把门,并非毫无缘由。老人告诉我们: 政府于2006年正式批复了老宝山城的历史文化遗址 修复工程,还原老宝山城原貌。施工期间不对外开 放,故而一批批前来探访的人,终不得其门而入, 只能隔着栏杆,嘹望一番。 据记载:高桥北宋时期为昆山县临江乡,南宋 时改属嘉定县,元、明隶属不变,清雍正初属宝山 县依仁乡,1928年才划归上海特别市高桥区,以后 相继隶属东郊区、浦东县、川沙县,现隶属浦东新 区。高桥地处长江三角洲尖端,襟春申而挟扬子, 扼吴淞口咽喉,地势冲要。作为重要港口,高桥是 人们出海的必经之处。据说,长期以来,由于没有 航海标志,归来的人们很难在海上准确把握方向。 后来,不时有人在这片海域看到一座若隐若现的“ 仙山”,人们将这看作“仙人指路”。于是,用木 桩和泥土,修筑海塘,开垦建设,就被称为老宝山 城。 老宝山城绝非一般意义上的古迹。与其说它辉 煌的历史令人仰望,不如说它坎坷的命运令人心疼 。细致梳理资料后,发现老宝山城经历的两次毁灭 性的灾难,都源于两个七月,两场无法逃避的狂风 暴雨。 它的第一次毁灭性灾难,源于明万历十年 (1582)七月十三日夜里一场暴雨的突袭。当天夜 里,整个宝山被卷入滔滔江水。这座位于宝山西麓 的堡城,被卷去了东北方的城角。一夜之间,失去 了屏障。 这座高二丈六尺二寸,并设有东、南、西、北 四个城门,吊桥、护城壕、敌台窝铺等防御设施的 宝山堡城,在失去屏障后的康熙八年(1669)全部 覆没于洪流之中。建于1576年,历经九十三年的第 一座宝山城,再也找不到往日的印记。 康熙三十三年(1694),为了加强海防工事, 苏州海防同知李继勋在原宝山城的西北二里处(在 今高桥镇东北两公里处),也就是今天的老宝山城 遗址,再次修建起堡城。它的第二次毁灭性灾难, 是在雍正十年(1732)七月十六日夜,老宝山城又 一次经历了飓风洗劫。残存的四座城门,有三座拆 除于“文革”期间,仅南城门保存下来。 如今的老宝山城,依然在修建之中。可完整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