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雄关

天下雄关
作者: 于炳文
出版社: 文物
原售价: 80.00
折扣价: 51.20
折扣购买: 天下雄关
ISBN: 978750105857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天造居庸险,关开绝壁城。重门悬锁钥,夹水布屯 营。立马山河壮,登坛虎豹惊。一夫当此塞,万里却胡尘 。”(明王士翘《按视居庸》)我说这是明人咏赞居庸关 的诗句,您一定不信。居庸关不就在昌平区吗?乘车出德 胜门,过马甸桥,向北沿着宽阔的高速公路,走上一个小 时就到了。远望去,一座不大的而且新建的关城坐落在两 山之间,走进关内,只有一个长不过10丈、高仅3丈的大理 石台基略有古意外,其他都是新建的。看不到险峻,又难 称雄伟,凭此“却胡尘”,实在让人有些费解,关楼匾额 上“天下第一雄关”字样更让人怀疑(图一)。 其实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崭新的关城,是近年来北京 市依原貌重新修复的。原来的关城从清朝中期已渐废圮, 城垣由于修筑公路、铁路而陆续拆除,到后来只剩下了关 城内那座台基兀立在山峡间,独吊残星冷月。 这座台基称“云台”,始筑于元代,比明代修筑的居 庸关历史还要早。根据券洞内的题记考证,云台初建于元 至正五年(1345年),为塔的基座。当时基座之上矗立着 三座喇嘛塔。到了元末明初,三座喇嘛塔被先后拆毁。明 洪武年问修筑居庸关时,把台基匡在城内,成了一座过街 台基。明正统四年(1439年),在基座上修建了一座寺庙 ,迄至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又被一场大火化为灰 烬,至今只剩下了这座汉白玉砖砌基座。它的建筑很有特 色,基座券洞内用六种文字雕刻的经文和佛像等浮雕作品 ,被冠为双绝。所以早在1961年,就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二)。 云台的基底东西宽26.84米,南北进深17.57米。向上 渐渐斜收,至台顶东西宽25米,南北进深13米,高9.5米, 全部用条形大理石砌就。台顶四周树石栏杆,四角及每根 栏杆之下有石雕龙头斜伸出台外,用来排水,基座正中南 北向开门洞,门洞宽约6.3米,高约7.3米,进深约16米。 门顶结构特殊,它没有采用通常的圆拱券,而是作五角折 边形,非常适于雕刻。 珍贵的石雕作品多集中在券门的券洞中和券门环周。 券门顶上正中刻加楼罗,就是佛教中的护法神大鹏金翅鸟 。两边对称刻大龙神、卷草花叶、青狮、白象、金刚宝杵 (佛教法器的一种)(图三)。券洞内两壁刻满佛像、四 大天王像、经咒、造塔记等等。尤以四大天王像最引人注 目。他们顶盔贯甲,或高擎伞盖,或手持利剑,或手挥琵 琶,面相威严地注视着过往的行旅客商(图四)。以六种 文字镌刻的经文和五种文字的《造塔记》最有价值,经文 的内容为《陀罗尼经咒》,六种文字分别为梵文、藏文( 两种)、八思巴文、畏兀儿文、汉文、西夏文。门洞的正 中平顶部分雕刻蔓陀罗法坛。观赏云台石雕,如果再有两 个谙熟佛学的人同行,听他们娓娓动人的讲解,就仿佛到 了西天佛国的极乐世界。 请闭上眼睛,让思维插上翅膀,飞过时空的隧道,来 到云台初建的元代,那时汉白玉砌筑的云台洁白如雪,台 顶矗立着的三座白色喇嘛塔与台基浑然一色,粉粒玉琢。 在蓝天白云、万木青葱的映衬下,白得高雅,白得圣洁, 白得神奇。你会不会也像其他佛教信徒一样,跪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