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特色产业扶贫模式

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特色产业扶贫模式
作者: 王留根//王腾|责编:刘钰
出版社: 中译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52.80
折扣购买: 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特色产业扶贫模式
ISBN: 9787500173441

作者简介

王留根,河北省乡村振兴局原一级巡视员。现任中宣部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咨询委员会主任,河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河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曾出版《相对贫困论》《精准扶贫特惠金融理论与实践》《大河之北》《金融中观经济学》《干部实绩考核概论》《爱路漫漫》等著作。 王腾,曾任衡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副科长、主任科员,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农村改革处副处长。现任河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金融处副处长。

内容简介

推荐序 根植于乡村沃土的亮点经济理论创新成果 王留根同志是一位把工作当学问来研究,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金融经济学家,他长期从事组织干部、金融财政、扶贫开发和乡村振兴等方面工作。难能可贵的是,他40年笔耕不辍、著述颇丰,是一名学者型官员。王腾同志是位有情怀的“80后”青年才俊,勤于思考和写作。王留根和王腾同志联手创作的这部学术著作《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特色产业扶贫模式》,是2022年河北省委省政府的重大研究课题之一,在即将出版之际,邀我作序,我欣然应许。 他们从“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入手,横跨宏观管理和微观操作两大范畴,根植于实践的乡村沃土,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沉淀。他们把农业作为一个点出发,到线(产业链), 到面(产业融合),再到立体(党建引领多元一体化),打造农业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理论上,他们阐述了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特性和关系,探索以高质量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路径,提出了特色产业扶贫模式的概念、内涵、作用机理以及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实践上,他们分析研究了36个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总结出了12种特色产业扶贫模式,并对其发展趋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及所需的支持政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蓦然回首,我们打赢了脱贫攻坚战,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抬望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已接力全面小康。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特色产业扶贫模式》的出版,可谓恰逢其时。 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是一个常议常新的百年立论,既是一个创新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经济实践活动。理论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并能指导实践。在新时代,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在我国广大的农村,特别是刚刚脱贫不久,走向乡村振兴道路的乡村,接下来如何破解“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需要将《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特色产业扶贫模式》理论运用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去,运用到加快建设农业强 国中去,运用到破解“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中去。 王留根和王腾同志新著《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特色产业扶贫模式》一书的出版,填补了我国在减贫与乡村振兴应用经济学的一项空白,加深了我对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认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是永远不变的初心。我相信本书也一定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是为序。 国家行政学院原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副部长级) 十八届中共中央巡视组原组长 杨文明 2023年早春于北京 .作者权威。作者自2013年开始驻村帮扶工作起,亲身参与和经历了脱贫攻坚,见证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程,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本书融入作者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案例论述、思考,尝试为乡村振兴建设的基层领导干部提供启发和帮助。 2.贴合热点。党的十九大后将“乡村振兴”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战略高度。随后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更是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的乡村发展道路”,制定了乡村振兴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并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本书站在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分析、总结脱贫攻坚阶段模式经验,有助于更好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