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7.70
折扣购买: 曹文轩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白禾
ISBN: 9787558418532
郝周,中国作协会员。出版短篇作品集《一个人的香火龙》、长篇小说《偷剧本的学徒》《弯月河》《黑仔星》《牛背上的白鹭鸟》等。作品入选优秀儿童文学出版工程、“广东好童书”,获得广东省有为文学奖、深圳青年文学奖、曹文轩儿童文学奖等奖项十余种。
第一章 看不见了 白禾出生的时候,和正常的孩子没有两样,也有一双水汪汪、亮晶晶的大眼睛。两岁那年春上,白禾忽然闹肚子痛,他的奶奶起初并没有在意,后来痛得厉害了,便背着他去赤脚郎中那里看病。赤脚郎中没有细看,只是凭经验给白禾开了两服中药。当晚回去煎服后,白禾便昏昏沉沉地睡去了。第二天,他肚子不痛了,但眼睛却总是眯缝着,好像总是想睡觉。到了第三天早上,白禾的眼睛开始红肿、疼痛,眼泪直掉,痛了整整一天。到了黄昏的时候,他老是伸出小手在眼前抓挠,仿佛眼前挂了一道不透光的帘子,遮蔽住了视线。很快,奶奶发现他看不见东西了,不仅是飞蛾这样的小东西,就连门前的石磙、系在石磙旁边的老黄牛,他也看不见了。他拼命地揉眼睛,但除了让眼睛更痛,流出更多的眼泪外,根本没有帮助。他哇哇大哭起来。奶奶心疼他,便把他抱在肩头来回走动,一边走,一边唱童谣安抚他。一连几个钟头,他趴在奶奶的肩头呜呜地哭。哭着哭着,就慢慢睡着了。到了早上,太阳像往常一样照在他的床头,落在他的睫毛上,他的眼睛睁开了,不痛了,但是再也看不见阳光了。 一家人急坏了,带着他到处去治眼睛。路近的地方,他爹就背他去;路远的地方,他爹就挑着一担箩筐,一头坐着他,一头放着干粮包袱。中药吃了许多,西药也吃了,不见好,于是就找各种千奇百怪的偏方。比如,宰掉一只未啼的雏鸡,当即取出新鲜的肝脏,放进碗钵,撒上极苦的西药粉末,不加油盐,隔水蒸熟后吃掉。如此连续七次,也就是要连宰七只鸡。家里的雏鸡都宰光了,眼睛也未见好。还有一个更奇怪的土方:把冰片、明矾按照一定比例装在铝盒子里,再把一根折断的绣花针放进去,然后放在屋顶上;搁置一晚后,次日鸡啼初遍即取出绣花针,剩下的继续日晒夜露,直到融化为止;最后将铝盒里的液体滴入眼睛。但不幸的是,大人们记错了医嘱,他们没有及时把针取出来,一直留在盒子里泡着。用这样的液体冲洗眼睛,针生出的铁锈也跟着滴进了眼里。于是,眼睛彻底看不见了。 等到大一点的时候,白禾哭着问他爹:“为什么过了那么久,天还没有亮呀?” 他爹的嘴唇哆嗦了一下,不出声。 白禾用小手拍打着爹的大腿:“爹,我什么都看不到呀!怎么办呀!” 白禾忽然觉得有大颗水滴落到他的额头上。 “呜……啊……”白禾听到爹的嗓音怪怪的,他在憋着什么呀? “到底该怎么办呀?” “禾呀……禾呀……”他爹用粗糙的手掌轻轻抚摸着他光滑的脸蛋,终于放声大哭起来。他的哭声那么响亮,那么悲伤,盖过了白禾的声音,白禾一下子变得不知所措了。 “爹……爹……”白禾用力拉着他爹的大手,渐渐停止了哭闹。他爹却再也停不下来了。 白禾家里除了奶奶,还有爹、妈和刚出生的妹妹。等到妹妹出生后的第二年,奶奶去世了,家里又添了一个弟弟。在全家人中,白禾最爱他爹,他爹也心疼他。 等到再大一些,白禾爹便抓住一切机会教白禾感知世界。吃汤圆时,他爹会说:“太阳就像汤圆一样,圆圆的。”白禾一边吞汤圆,一边说:“我把太阳吞进肚子里啦!”吃豆粑时,他爹说:“今天是月初,你碗沿上粘的这半截弯弯的豆粑,就像天上的月亮一样细。”白禾伸出舌头舔了这半截豆粑,说:“月亮被我吃掉啦!”吃青菜时,他爹会说:“你现在吃的菜叶就是绿色的。树叶也是绿色的。”白禾问道:“所有的树叶和菜叶都是绿色的吗?”他爹说:“也不是,叶子老了也会变黄。”白禾嚷道:“我要吃黄色的菜叶!”他妈在一旁听得好笑:“猪都不爱吃黄叶子,你吃呀?” 吃饭时,白禾总是把饭菜撒到桌子上,手上、衣服上也到处粘着饭粒。他妈心疼粮食,让他自己把弄到饭桌上的饭粒拾起来吃掉。白禾越拾越糟糕,结果把碗都摔了。他妈气不过,伸出巴掌打了他一耳光。白禾就哇哇地哭。他爹看不下去,一边安抚白禾,一边对他妈表示不满:“人家三岁孩子都吃不好饭,何况他眼睛看不见!” 他妈说:“怪谁?我说喂他,你又不让!” 他爹说:“你现在像鸟儿喂食一样让他张着嘴等,你能喂他一辈子吗?” 他妈说:“反倒是我不好了?” 他爹没有做声,只是叹了一口气,就动手收拾起撒在桌子上的饭菜,他把这些饭菜收到自己的碗里。 “让他自己捣鼓吧,弄到桌上的饭菜我来吃。” 白禾听到这里,又呜呜地哭了。哭着哭着,鼻子里还冒出两个白亮的气泡。他不知道到底是爹爹不好还是妈妈不好。时间一长,白禾吃饭时变得特别小心,几粒几粒地往嘴里扒。家里穷,最多就两盘菜。坐上饭桌时,大人就告诉他,左手边是什么菜,右手边是什么菜。他嘴里就跟着念一遍,试着慢慢夹起来,放进嘴里尝一下,记下来。练习久了,他在饭桌上再也没有弄出乱子来。他不想惹爹妈吵架,也不想做一只只会张嘴嗷嗷待哺的笨鸟。 1.叙事视角独特,深入挖掘弱势群体——盲童的生活、心理世界,描写细腻真挚,情感朴素动人。 2.细节精妙,情节紧凑,故事安排既浓墨重彩又详略得当。 3.生活的艰辛、缺憾,与弱势儿童的努力、勇敢构成作品的张力,使作品蕴蓄着充沛的情感和感人的力量。 4.主题积极,文字精要,结尾之处铿锵有力,同时又余韵绵绵、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