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圆四十里

方圆四十里
作者: 王小妮|总主编:孟繁华
出版社: 中国青年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7.20
折扣购买: 方圆四十里
ISBN: 9787515353760

作者简介

王小妮,1955年生于长春市,曾随父母下乡和作为知青前后插队7年。1978年春考入吉林大学中文系,后做电影厂编辑。1985年迁居深圳,2005年起在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任教。曾出版诗歌、随笔、小说作品集多部。作品包括《1966年》《月光》《我的纸里包着我的火》《世界何以辽阔》等。

内容简介

早雾散掉,天蓝得引人想伸手去碰碰它,再端详自己 的手指头有没有给染蓝。国道边上的柳条沟屯在天睛以后 ,洗衣裳的人都跑到井台那儿,弄得地上都是稀泥浆,柳 树丛上搭满衣裳。柳条沟屯在锦绣是有名的地方。七年前 ,它*先有了知青,五年前,又*先接通了电。当时的锦 绣公社**姓杜,五十多岁,几乎不识字,戴四片毡子缝 合成的棉帽子,农民叫“四片瓦”。杜**接**批知识 青年那天,顶着冷风,往一片积雪很厚的高冈上走,他按 着他的“四片瓦”说:“学生们,我们欢迎呵,在我们锦 绣*好的柳条沟屯给你们建个具体户(集体户)。”从那 个冬天开始,锦绣的人一直把集体户叫具体户。现在,公 社换了新干部,都识字,戴有剪绒的棉帽子,会骑自行车 。有了三十几个知青集体户以后,锦绣变得太快了。 柳条沟屯的女知青都在往脸上擦雪花膏,胖脸上全都 喷香喷香。大队供销点来了新货,雪花膏刚盛进一只大玻 璃瓶,量**的药匙做计量工具,二分钱一半匙。卖雪花 膏的姑娘把整个上身都探到窗外去喊:“打雪花膏啦!” 五个知青合买一匙。下乡半年以后,女知青的脸都鼓胀起 来,现在,她们站在一片野*里,脸又紧又香。男知青故 意不望她们说:“哪个好心人,帮忙洗两件衣裳呗。”女 知青都说:“你做梦吧!”她们香喷喷地回集体户。炕上 只有唐玉清一个人坐在行李上拆一件红毛衣。有人提议到 公社去,买根蘸糖的炸麻花吃。唐玉清说,她也要去公社 ,她穿一双大红袜子,在炕上急急地收起给两只膝盖撑住 的毛线扎。 唐玉清和另外两个女知青向国道上走,遇见早起来采 艾蒿的妇女们,离开了根的艾蒿柔软多了,三个女知青每 人要一枝艾蒿别在扣眼里。这一年邪毒气再不敢接近她们 。 太阳把国道照得又高又亮,刚才走过一片高梁地,后 面来了一辆手扶拖拉机,驾驶员戴一顶露棉花的破棉帽子 。高梁苗都长到一尺高,这人还戴棉帽子。知青们喊拖拉 机:“蚂蚱子!蚂蚱子!”驾驶员一点也不用费口舌,把 拖拉机靠着国道突突突突停住。三个知青**敏捷地爬进 车厢。拖拉机沿着道边慢行,和走路的速度差不多。知青 说:“车坏了吗?”驾驶员说:“我的车不能让你们白坐 ,车斗里有几块石头,一人给我压住一块,别叫它们乱颠 乱窜,整我一早上都闹心。”女知青按着有棱角的石头刚 想坐稳,拖拉机猛然开得飞快。 女知青说:“这个戴棉帽子的,缺心眼儿。” 驾驶员在座位上给颠得弹起来,向后张着很大的嘴。 驾驶员说:“我是啥人,刚猫了月子,脑瓜仁子怕风。” 女知青说:“这人缺德,别搭理他。” 手扶拖拉机在车辙里跳,石头在车上跳,人很难坐稳 。唐玉清把她的书包带挂在脖子上,吃力地扶住很浅的车 厢板。一个女知青想站起来,她说:“停!不坐这个缺德 鬼的破车啦!”驾驶员根本不回头,女知青和石头在国道 上飞奔。 锦绣公社大院围墙上,用**写的字已经看见了,拖 拉机丝毫不减速。三个知青一起喊下车,驾驶员突然把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