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狠心特别爱(上海犹太母亲培养世界富豪的手记)

特别狠心特别爱(上海犹太母亲培养世界富豪的手记)
作者: 沙拉
出版社: 接力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20.00
折扣购买: 特别狠心特别爱(上海犹太母亲培养世界富豪的手记)
ISBN: 9787544815239

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沙拉是出生在中国上海的犹太人后裔,育有两子一女。中以建交后,在“回归故土”的召唤中,也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体会磨难、学会坚强、领会人生,沙拉放弃了上海的优越生活,带着三个孩子来到了战火纷飞的以色列,开始了一段跨国教育的特殊经历。 望子成龙的沙拉希望孩子通过高考进入名校,毕业后谋求一份好工作,获取人生的幸福。可是,以色列的所见所闻,让沙拉毅然放弃做“中国式妈妈”,转而当起“犹太母亲”。沙拉的以色列爱子秘籍,在很多中国人看来是“冷酷”的母爱,却成就了两个儿子的富豪梦。 沙拉教育孩子的神奇故事曾让当时的以色列总理拉宾耳目一新,为此,拉宾亲切接见了沙拉,并对沙拉说,犹太人爱子女就跟中国人一样,也是全世界有名的,这片土地会让她找到另一番爱子秘籍。在“孩奴”、“啃老族”、“直升机父母”越来越多的当下,《特别狠心特别爱》会让更多中国家长重新检视自己的教育方式,并由此探究什么是真爱,什么是能帮助孩子获取人生长远幸福的真经。

内容简介

1.爱孩子需要学习——追求高质量的爱 半个世纪前,大文豪鲁迅就建议,兴办师范学堂的同时也要兴办“父 范学堂”,高瞻远瞩地提出爱孩子也是一门学问,家长们光有身份是不够 的,还要有职称。 爱孩子是一种情感,是一种天性,但也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就好 比学医,你不可能生下来就是一个医生,必须通过学习成为一个医生。每 个父母也必须通过学习并付出努力才会懂得爱孩子的真谛和技巧。在家庭 教育中,爱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父母之爱的孩子,往往是 有人格缺陷的。但爱也是一种教育手段,爱的目的、方式和技巧不同,教 育的效果也有天壤之别。 2.“孩奴”、“直升机父母”——偏执地爱孩子 世界上太多的伤害都是以“爱”的名义做出来的,尤其是爱孩子。俗 话说“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一点忽略就可以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中国现在还没有成为经济强国,很多家庭还徘徊在中产阶级的门槛外 ,但对于爱孩子,却表现出未富先娇、未贵先奢的教育理念。国内有个贵 族幼儿园的广告词说,“没含着银匙出生,就使用银匙生活”。这样的理 念是对贵族教育的误读。“孩奴”养不出真正的贵族,养出的是“啃老族 ”。 “直升机父母”是在爱的名义下,送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是必然破 碎的教育泡沫。“直升机父母”意指一些父母在爱孩子的过程中,始终盘 旋在孩子头上不肯撤退,不经意地还会愈飞愈快、愈管愈多,生怕一减速 ,就会摧毁自己与孩子的人生。他们经常会因孩子的成功、失败,出现过 度的欣喜、忧伤,产生较多负面的想法。“直升机父母”把过度的热心、 过度的抚养作为礼物送给孩子,他们对孩子的爱变得越来越沉重、偏执、 模糊乃至迷茫。 人们常说,我是母亲,我是父亲,一切都该给孩子,为他牺牲一切, 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有人以为只有这样才是爱孩子,其实这是过分的爱 ,恰恰是对孩子们的害。它让孩子变成—个残废,—个思想、精神和人格 上的终身残废。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这样来比方:如果你想毒死你的孩 子,你就给他饱喝—剂足量的你所谓的幸福,他就可以被毒死。 3.寻找爱子秘籍——父母自我检验的时刻 爱孩子,最可怕的事情就是用父母的幸福来栽培儿童。任何一位理智 的父母都不愿意送给孩子这“最可怕的礼物”,更不想“毒死孩子”,不 愿做“最坏的教育者”。 国外将中国的“直升机妈妈”写进词典,并非有意丑化中国妈妈,而 是对中国“直升机妈妈”的一个善意的提醒。在我和以色列家长相处的过 程中,我发现从他们的角度看,中国的孩子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优点,比如 聪明好学、理解能力强、基础知识扎实、孝顺父母。但是,这些孩子共同 的缺点是缺乏谋生处事的技能,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责任心不强,不会 与人合作,心理承受能力弱以及习惯性啃老,这恰恰是爱子不当引发的教 育失误,是爱的低质量的标志。 在所有与孩子有关的问题上,我们可能始终坚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 为了孩子好,都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全然不知道我们的爱也有可能是目光 短浅的短线投资。 看到很多名校硕士、博士毕业生,高分低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看到 很多年轻人三十好几了,还要靠父母积攒了一辈子的工资买房、供房、结 婚,我真的有一番对所有父母都要说的话,但却如鲠在喉。孩子在社会上 扎根难,不能全怪社会竞争环境残酷,想一想:自己这双推动摇篮的手有 没有点燃孩子生命深处的技能与素质?有没有因为自己所谓的最伟大、最 奉献、最越俎代庖的家庭教育,反而辜负了孩子的信任和寄托? 身为父母,不担心你不爱孩子,就怕你不懂得如何爱孩子、如何教孩 子!当你爱孩子的愿望像啤酒沫一样往上蹿,而你爱孩子的理念和技巧却 还停留在愚昧落后的阶段,那你就是世上最没有成效、最可怜的父母。 我们今天的父母应该如何爱孩子,怎样才爱得有价值、有意义、有作 为,我们中国父母自我检验的时刻到了! 4.拿什么来爱你——犹太家长爱子启示录 生活再苦再累,有孩子就有安慰!孩子是我们的希望,一切荣华富贵 都不如孩子珍贵。正因为孩子对我们如此重要,怎样爱孩子就成了一门艰 深的学问。于是,家长们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该怎么爱你,我的孩 子?” 我不是高学历的母亲,但我却是位学习型的母亲。 刚移民到以色列时,我像在中国一样把孩子伺候得无微不至,我是他 们的“电饭煲”、“洗衣机”、“清障机”,他们放下书包就在家里蹲, 但是我唯一的要求是:只要他们考上大学怎么都行。现在很多父母跟我当 初想的一样,但有一些父母可能已经发现了问题:孩子总有一天要走进社 会,如果从小缺乏生存能力,那么就会影响他们的工作、事业,甚至是婚 姻生活。 是邻居犹太大婶不留情面的批评如一根火柴点醒了我,她说:“别把 你那种落后的教育方式带到以色列来,别以为你生了孩子,就会养孩子, 生孩子是母鸡都会的事,养孩子则是另外一回事!” 我在以色列生活了十年,我发现很多家族的财富都世代相传,再仔细 一看,这世代相传的不仅是财富,更是创造财富的技能和素质,而这些东 西比金钱更有价值。这种有价值的东西,不是来自遗传,它来自犹太父母 高质量的爱子方式。 可以说,犹太人为人类爱子女的发展探索了模式。虽然犹太人仅占世 界人口的2%—3%,但是操纵着世界经济命脉的犹太人却不计其数,这些人 当中,不仅出现过罗斯柴尔德、洛克菲勒、哈默等企业巨擘,而且还产生 了索罗斯、格林斯潘等金融大鳄;美国大学中有20%的教授是犹太人,律师 、医生行业里的佼佼者也常常非犹太人莫属;获诺贝尔奖的美国人当中, 有31%是犹太人。 关于如何爱孩子,犹太家长有一整套的独特方法: 犹太家长对儿女的爱,以终生受益为目标,他们不做短线,他们做长 期投资。“有偿生活机制不培养啃老族”,“挖掘每个孩子的富翁潜质” ,“财商能力从娃娃抓起”。“延迟满足让孩子理解家长”。“参观爸爸 妈妈的一天”,“100分家长不如80分家长”,“家长退居二线。让‘兴趣 ’和‘愿景’催促孩子学习”,“观察、参谋、提醒——做军师父母。不 培养平庸孩子”……犹太人深奥的爱子艺术,不仅在我孩子的人生关键点 发挥过重要作用,就连我自己也从中受益,做了一个爱有所成的母亲。从 万里长城到阿尔卑斯,感谢中国和以色列两片古老大地教育智慧的交融, 给我一份震撼和启示:别因为我们不会爱孩子,而衍生了孩子的平庸和残 疾。P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