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屏风上(毛姆文集)

在中国屏风上(毛姆文集)
作者: [英]毛姆著 唐建清译
出版社: 上海译文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6.98
折扣购买: 在中国屏风上(毛姆文集)
ISBN: 9787532761210

作者简介

英国小说家威廉·萨默赛特·毛姆,是一位成功的多产作家,在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和戏剧领域里都有建树。不过毛姆本人对自己的评价却很谦虚:“我只不过是二流作家中排在前面的一个。”毛姆最知名、最畅销的小说《人性的枷锁》(1915)在其去世前的销量就已超过了一千万册。除长篇外,毛姆还是一个出色的短篇小说家,他的短篇小说有一百多部。1946年,毛姆设立了萨姆塞特·毛姆奖,奖励优秀的年轻作家,鼓励并资助他们到各处旅游。1952年,牛津大学授予毛姆名誉博士学位。1954年,英王室授予他“荣誉侍从”称号。1965年12月16日毛姆在法国尼斯去逝。

内容简介

四 漂泊者 早在认识他之前,我就听说过他的传奇故事,所 以我期望他的 外貌也与众不同。在我看来,似乎那些有着非凡经历 的人,长相也 很特别。但是我所见到的这个人相貌平平,毫无特别 之处。他身材 较常人矮小,有些瘦弱,皮肤晒得很黑,有一双棕色 的眼睛。人未到 而立之年头发就已变得花白。他看上去与常人没什么 不同,也许你 要和他见上五六次才能记住他是谁。如果你碰巧在一 家商店的柜 台后面或在代理事务所的板凳上见到他,你会觉得那 些地方于他适 得其所。不过就像你不会去在意柜台或板凳一样,你 也不会对他留 下什么印象。然而,恰恰是他平凡的外貌最终引起了 你的好奇心: 他那毫无特征的面容,让你想起满洲皇城的一堵空荡 荡的宫墙,也 许它的这一边是污秽的街道,但你知道另一边却是雕 龙画壁,有着 常人所不知的精妙复杂的深宫生活。 他的整个生涯就像一个传奇。他是兽医的儿子, 早年是伦敦警 厅的书记,后来在一艘驶往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商船上 当服务员。船 到目的地后,他便溜下船,以这样那样的方式游历了 南美。在智利 的一个港口,他设法搭船去了南太平洋的马克萨斯群 岛,并在那儿 与热情好客的原住民一起生活了六个月,后来他又搭 上一艘帆船到 了塔希提岛,在那里他做了一艘运送中国劳工去社会 群岛①的旧船 的二副,就这样到了厦门。 那是我遇到他九年前的事了,自那以后他一直生 活在中国。一 开始他在英美烟草公司找了份工作,不过几年之后, 他觉得这工作 太单调乏味,加上他那时已经懂得一些中文,就应聘 为一家公司在 全国推销专利药品。三年中他一个省一个省地推销药 丸,最后终于 攒下八百块大洋,于是又开始了四处漂泊的生活。 他开始了最为惊心动魄的冒险。他从北京出发穿 越整个中国, 旅途中他把自己打扮成一个中国的贫苦百姓,背着铺 盖,带着旱烟 管和牙刷。他投宿在中国的小客栈里,和其他赶路人 挤在大炕上睡 觉,也吃中国的饭菜。这可真不简单。他很少坐火车 ,大部分路途。 不是步行就是搭车或坐船。他穿越了山西和陕西,行 进在狂风怒号 的蒙古高原上,冒着危险在蛮荒的土耳其斯坦探险; 他和沙漠中的 游牧部落一起生活了数月,又跟着运输砖茶的商队穿 过荒凉的戈壁 滩。四年过去了,他终于花光了最后一块大洋,再次 回到北京。 他想找份工作,最容易赚钱的工作似乎是写作。 一家中国的英 文报纸的编辑请他写一组游记。我想他唯一的困难是 如何从如此 丰富的经历中进行选择。有很多东西也许所有英国人 中只有他知 道:稀奇古怪的、引人入胜的、恐怖可怕的、有趣逗 乐和意想不到 的,什么样的东西他没见过呢?他一共写了二十四篇 文章,我不敢 说那是无法卒读的,因为文中反映出作者细致而饱含 感情的观察; 但在他的视野中事物都是杂乱无章的,而其实,那些 只不过是艺术 创作的素材。它们就像是陆军或海军军需库的物品清 单,对一个充 满想象力的人来说这是一座宝藏,但与其说那是文学 作品本身,还 不如说是文学创作的基础。他就像是一个野外科学工 作者,耐心地 收集无穷无尽的事实,但没有一点概括的能力,这些 事实有待那些 比他思维复杂的人去提炼。他所搜集的既不是动物, 也不是植物, 而是形形色色的人。他的藏品数量罕有其匹,但他对 它们的理解是 肤浅的。 当我遇到他时,我试图去辨识那丰富的阅历是如 何影响他这个 人的;可惜的是,他虽然是个快乐、友好的人,有着 一肚子的奇闻轶 事,也乐于叙说他的所见所闻,但是我却无法发现哪 一段冒险经历 曾深深打动过他。引导他做出那些古怪事情的冲动源 于他与生俱 来的古怪习性。他厌倦了文明世界,产生了一种远离 陈规旧习的激 情。生活中离奇的事物吸引着他,他有一颗不知足的 好奇心。但我 觉得他的经历仅仅是肉体的,没有转化成心灵的体验 。这也许是为 什么你会觉得他根本就是个平庸的人。他平淡无奇的 外貌,恰恰是 他平淡无奇的灵魂的最真实的说明,在那道空荡荡的 宫墙后面,仍 然空空荡荡。 那就是为什么他有如此丰富的素材,写出的文章 却索然寡味, 因为在写作中,更重要的不是丰富的材料,而是丰富 的个性。 P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