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60.00
折扣价: 40.20
折扣购买: 博雅文丛-唐宋派文学思想研究
ISBN: 9787020183524
刘尊举,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副院长,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筹)常务理事、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筹)理事。主要从事中国文学思想史、中国古代散文史以及明清文学史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学遗产》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后记 此书是在我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 2004年夏天,我的导师左东岭先生让我从他主持的教育部重大项目“明代文学思想综合研究”的子课题中选一个题目,尝试着开展独立的研究。根据老师帮我做的学术规划,以及个人的学术兴趣,我从中选了“唐宋派文学思想研究”。后来这一题目成为我的博士论文选题。指导过程中,老师对学术态度和规范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却很少对具体的论证思路和学术结论发表意见,给了我充分的学术自由。在跟老师学习“先秦儒道哲学与文学思想”的过程中,我在课堂上谈了我关于孔子之“义”的理解,跟老师的观点不尽相同。后来我写成文章,老师阅后说可以自圆其说,非但没有纠正我的观点,还鼓励我投稿发表出来。我的博士论文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下写成的。但具体的写作过程还是让老师费心很多,主要由于我的懒散和拖沓。2005年春夏之际完成开题报告,我就开始了一段逍遥的日子,每天在学校和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之间往返。那时候古籍馆大约是上午九点开馆,下午五点闭馆,去除取书、还书的时间,中午还要出去吃饭,一天实在抄不多少书。离馆后,通常还会沿着故宫的护城河走一走,再不紧不慢地回学校。就这样一个夏天过去,论文还没有动笔。八月底,老师终于耐不住,把我叫到书房狠狠地训了一通。我终于开始动笔,但依然进展不大。十月初的一天,我正在宿舍玩电游,突然收到老师的短信,嘱咐我抓紧时间写论文,要努力写得好一些。当时他正在前往美国做学术交流的路上,登机后特意发信息给我。于是,我迅速退出游戏,打开了论文写作的界面。自此进入快速写作期,十二月底完成初稿。几经修改,于2006年5月通过答辩。 2006年6月,我暂时离开了学习、生活十年之久的首都师范大学,来到南开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博士后合作导师张毅先生建议我关注八股文的研究,还可以进一步思考八股文对明代文学的影响。博士后出站报告的最初设想,是研究明代古文与八股文的关系。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发现当时八股文研究的精细程度还不足以支撑文体关系的研究,于是就索性从头做起,细致考察明代八股文的文体特征与发展流变。至于博士论文,本来也想沉淀一下,再慢慢修改,于是就暂时放下了。 2008年7月,我有幸回到首都师范大学工作。最初的几年里,在教学上投入了很大的热情,又承担了学科、教研室的一些日常工作,科研就不免放松了。2009年获批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明嘉靖至万历前期古文思想研究”,直到2016年才勉强完成。博士论文更是被束之高阁了。2019年,我到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访学,可以有大段的时间做研究,博士论文的修改工作才算提上了日程。这期间重新梳理了唐宋派的概念生成及学术史,补充了2006年以来的一些新成果;并尝试加强对唐宋派历史背景的探讨,重点讨论了“大礼议”对嘉靖前期士人心态的影响。不料好不容易调整好的工作节奏,又被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打乱了。其后的半年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时常处于恐慌、焦虑的状态,工作效率大打折扣,最终也没能完成论文的修改。回国后又承担了一些行政工作,平时几乎没有时间读书、写作。于是,博士论文的出版,又拖延了两年,最终竟成了一个心病。步入2023年,终于下定决心,无论如何要在年内出版;也终于做了较为全面的修订,增删了一些内容,并适当调整了结构,最终形成这样的面貌。 毕竟太过匆忙,还是留下很多缺憾。一是2006年以来的研究成果,包括自己的若干论文,并未能充分地吸收。二是一些已经意识到可以扩展或深入的论题,尽管已经有了一些准备或积累,但由于还没有思考成熟,也没能体现在这部书稿里。三是因结构的调整而造成的文章意脉的不连贯,甚至是断裂,也没能从容地处理。还有一个莫大的遗憾,由于一直想把比较成熟的书稿呈现在老师面前再请他作序,而修改的过程时断时续,终究没能给老师留下写序的时间。所有这些缺憾,只能等修订的时候再弥补了。 是为记。 刘尊举 2023年11月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