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设计与制作一本通

微课设计与制作一本通
作者: 编者:金洁
出版社: 清华大学
原售价: 99.00
折扣价: 76.23
折扣购买: 微课设计与制作一本通
ISBN: 9787302514022

作者简介

金洁,计算机软件学士、国际管理硕士、 北师大美学博士;曾担任微软ATC、 友立ATC教学总监;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教学栏目主讲教师;编写出版过多部计算机、互联网、数码影像实用教程;参与策划、拍摄、制作众多相关教育、培训教学片。从事新媒体教育文化传播推广工作20余年。

内容简介

3.2.6 拍摄姿势 在拍摄过程中,摄像机握持姿势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1)第一势:最常用的基本方式,如图3-9所示。 适用机型:小型摄像机/中型摄像机。 动作要领:将右胳膊上臂与身体右侧夹紧,右臂向左后方用力,并利用身体的反作用力形 成胳膊与身体之间的动态平衡,增加机器的稳定性;必要的时候可在启动录像键前深吸一口 气,再屏住呼吸开始拍摄。如果机器是索尼PD150、松下DVC180等较重的中型摄像机,可同 时将左手托住镜头底部,这样既可以保证机器的稳定性,同时又方便手动聚焦和变焦。 (2)第二势:抢新闻方式,如图3-10所示。 图3-9 基本方式 图3-10 抢新闻方式 适用机型:小型摄像机/中型摄像机(液晶屏型)。 动作要领:当拍摄对象被前方人群阻挡时,建议采用本方式。把翻盖式液晶屏打开,并向 下方旋转45°左右;右手单手握机,伸过前方人群头顶,从液晶屏上评估拍摄效果;如果构图 合适,即按下录像按钮开始记录。 (3)第三势:低机位方式,如图3-11所示。 适用机型:小型摄像机/中型摄像机/大型摄像机。 第3 章 微课的采集制作55 动作要领:以左脚为着力点蹲下;把翻盖式液晶屏打开,并向上方旋转45°左右;左手 托住摄像机底部,右手进行变焦、启动录像/暂停按钮等操作;如果使用无液晶屏的大型摄像 机,须将寻像器遮光罩扳起。 (4)第四势:省力的拍摄方式,如图3-12所示。 图3-11 低机位方式 图3-12 省力的拍摄方式 适用机型:小型摄像机/中型摄像机/大型摄像机。 动作要领:当做了一天的拍摄工作,双腿如同灌了铅之后,你会很自然地选择这种盘腿坐 在地面上的拍摄方式。当然,有了几次这样的经验之后,你可能在拍摄所有的低机位时,都会 选择这种“偷懒”的方式。拍摄时请穿宽松的服装,女摄像师最好穿长裤,这在高强度的拍摄 中肯定让你受益良多。 把翻盖式液晶屏打开,并向上方旋转45°左右;左手托住摄像机底部,右手进行变焦、启 动录像/暂停按钮等操作。 如果使用无液晶屏的大型摄像机,需将寻像器遮光罩扳起。 (5)第五势:移动中的中小型摄像机拍摄方式,如图3-13所示。 适用机型:小型摄像机/中型摄像机。 动作要领:如果你拍摄儿童,会采用什么样的机位?使用常规的“第一势”?那样,画面 中的小宝贝和“花骨朵儿”将变成头大脚小的小矮子。很多摄影摄像书籍都会告诉你,要让镜 头与孩子们的眼睛等高,也就是“第三势”和“第四势”了。不过,孩子天生爱动,怎么办 呢?现在教你“第五势”:一反常规,将右手向下插入摄像机手带部分,右手手指部分托住摄 像机底部。如果是带有手柄的中型摄像机,可直接握住手柄,像松下DVC180和佳能XL1等手 柄上设置变焦钮和录像启动/暂停按钮的机型,采用这种操作方式更加方便。把翻盖式液晶屏 打开,并向上方旋转45°左右;注意在移动拍摄的过程中腿部和脚部动作:腿部稍弯曲,前脚 掌先落地,脚跟落地要轻。 (6)第六势:移动中的中大型摄像机拍摄方式,如图3-14所示。 图3-13 移动中的小型摄像机拍摄方式 图3-14 移动中的大型摄像机拍摄方式 56 微课设计与制作 一本通 适用机型:中型摄像机(无液晶屏型)/大型摄像机。 动作要领:与上一动作的最大区别就是要弯下腰。不过,这是迫不得已,因为要看寻像 器,需要注意将寻像器遮光罩扳起。 (7)第七势:大型摄像机最常用的基本方式,如图3-15所示。 适用机型:大型摄像机。 动作要领:将右胳膊上臂与身体右侧夹紧,右臂向左后方用力,并利用身体的反作用力形 成胳膊与身体之间的动态平衡,增加机器的稳定性;必要的时候可在启动录像键前深吸一口 气,再屏住呼吸开始拍摄;或将背部抵住墙壁等物体。 (8)第八势:三脚架方式,如图3-16所示。 图3-15 大型摄像机基本方式 图3-16 三脚架方式 适用机型:小型摄像机/中型摄像机/大型摄像机。 动作要领:尽量选用带有阻尼的摄像机专用三脚架;如果只能选用照相机用三脚架,尽量 选择自重较重的型号,尽量减少水平摇和俯仰摇动拍摄;如果摇镜头,请尽量向下用力按住摄 像机,在与地面反作用力的动态平衡中轻轻完成“摇镜头”拍摄。 3.2.7 辅助拍摄工作 在前期拍摄中,场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场记必须按照前面提到的场记表里的各个项目, 把每一个镜头里各个项目的内容完整地记录下来,并在每一场拍摄前提醒导演,由导演指示各 演职人员完成相应的准备工作,避免“穿帮”。 前期拍摄中,录音要注意使麦克风不出现在镜头当中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接近教师面部,并 将DV摄像机上的录音音量调节转为“手动”模式,避免录制时音量过低听不清楚或者音量过 高造成声音失真。同时,在拍摄中应该使用耳机监听。 录音尽量用领夹式无线专业话筒,它的频段几乎不受外部噪声和其他无线系统的干扰,拾 音质量高,能保证声音的高保真。后期还要进行降噪、声道处理等。 另外,第二天需要拍摄的场景、准备的服装道具、开始拍摄的时间等都需要在第一天拍摄 完毕时以书面形式或者准确的口头形式通知到各个人员,避免遗漏造成耽误。 值得提醒的是,在拍摄的过程中应该准备一部相机,当然,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更好,以 便拍摄一些极富纪念价值的工作照和剧照。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用另外一部DV摄像机拍摄剧 组拍片的过程,这样在影片诞生的同时又产生了一部精彩的纪录片。 58 微课设计与制作 一本通 了电影剪辑的非线性模式,但用简单的鼠标及键盘操作替代了剪刀和浆糊式的手工操作,剪辑 结果可以马上回放观看,所以大大提升了制作的效率。 剪辑过程需要经过初剪、复剪、精剪以至综合剪等步骤。 (1)初剪,一般是根据分镜头脚本,依照镜头的顺序、人物的动作对话等将镜头连接 起来。 (2)复剪,一般是再进行细致的剪辑和修正,使人物的语言、动作、影片的结构、节奏 接近定型。 (3)精剪,在反复推敲的基础上再一次进行准确、细致的修正,精心处理,使语言 定稿。 (4)综合剪,综合剪则是最后创作阶段,对构成视频、影片的有关因素进行综合性剪辑 和总体的调节直至最后形成一部完整的影片。 我们一开始提到的具有视频采集功能的计算机已经准备到位。在剪辑之前应该首先测试计 算机系统的稳定性,将素材上载到计算机里。 视频编辑软件,如苹果公司的iMovie,Adobe公司的Premiere,Ulead公司的“会声会 影”,Pinnacle公司自主开发的Studio DV等。无论哪种软件,基本上都包括素材窗口、监视窗 口、时间线、特效窗口等。非线性编辑软件的工具相当丰富,能完成的任务也非常多样,因此 把一个软件完全掌握透彻,对于一个没有接触过非线性编辑的人而言,也是比较困难的。但 是,要掌握一款软件的主要功能,编辑出一部影片,也并非异常复杂。 对于有一定电脑软件应用基础的人士来说,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一款非线性编辑软件并非 难事,关键在于怎样以非线性编辑软件为技术手段,熟悉影片的基本剪辑方法。 首先从整体上把握影片的结构,这个整体可以是整个微课影片的结构,也可以是某个段落 的结构。蒙太奇是镜头与镜头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排列组合的方法。 《微课设计与制作一本通》不同目前同类图书或定位于技术操作,或定位于微课设计概念,而是将两方面有效的结合起来,笔者多年从事计算机、网络、数码影像教育培训工作,早在2000年作为策划和主讲人与中国教育电视台合作拍摄的《office案例集锦》就采用了短视频的教学方式,通过每集6分钟的视频教学内容讲解一个实用案例的制作过程,得到学习者的认可和欢迎,开创了微视频教学的先河。本书通俗易懂,结合笔者实际工作应用的经验,全面提升读者微课设计及制作知识,使学习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微课设计并高效地开始制作技能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