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大学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76.44
折扣购买: 戏剧理论的起源
ISBN: 9787301312018
马丁·普科纳【著】【美国】【现当代】————————————————————哈佛大学教授。 张飞龙【译】【中国】【现当代】————————————————————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 在史诗级剧场中,演员与哲学家并肩同行。 ——沃尔特·本杰明 布莱希特被公认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戏剧改革者之一。戏剧性的文本、表演、布景设计、音乐——布莱希特对剧场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革新,无一遗漏。鲜为人知的是,这种努力是由一种根深蒂固的“对戏剧的不信任”驱动的,而这种不信任则可以追溯到柏拉图。柏拉图的影响在布莱希特最珍视的一些信念中可见一斑。例如,他设计的戏剧是针对理性而非情感的;他希望观众能够分析戏剧,而不是享受戏剧;有时他的戏剧似乎在向观众布道,观众们也好像在经历理论和思想的风暴。但是,即使布莱希特的戏剧和戏剧作品中存在一些理性的东西,它们仍然与其他柏拉图戏剧的例子有天壤之别,尽管萧伯纳的戏剧有时被认为是这类戏剧的重要先驱。布莱希特的戏剧不是以对话为主,而是以动作为核心,它们使用了戏剧所有的装饰和技巧。他的戏剧中鲜有以哲学家自居的角色。 尽管如此,为数不多的几位评论家中,有一位认识到了布莱希特和柏拉图之间联系,他就是布莱希特的朋友沃尔特·本雅明,他在1930年代早期写了一篇关于史诗剧的文章,最后对柏拉图式的戏剧传统进行了有趣的推测。本雅明注意到布莱希特的反悲剧主人公与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之间的亲缘关系,并认为对话《斐多篇》开启了“戏剧之门”。本雅明继续说,这种柏拉图式的戏剧传统是由它与悲剧,实际上是与所有传统戏剧的持续远离来定义的。但是本杰明警告我们,这个传统很奇怪,很难定位,是一条“标记不清的街道”。尽管这个比喻并无不妥之处,他还是补充说,我们面对的不是一条真正的街道而是一条隐秘的小路。我在这里指出的布莱希特的观点有点陌生,但在本杰明看来,它可以看作对柏拉图谱系的阐释。 最直接地把布莱希特与戏剧柏拉图主义之间链接在一起的是乔治·凯泽,他明确要求以柏拉图之名对戏剧进行革新。尽管大多数戏剧历史学家对凯泽持有偏见,从而忽略了他的柏拉图复兴计划,也扭曲了这种影响的本质,但凯泽对布莱希特的贡献还是有据可查的。正是凯泽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兴趣唤醒了布莱希特,他不仅了解和欣赏凯泽的苏格拉底戏剧《阿尔西比亚德得偿所愿》,还把它改写成短篇小说。在这个的过程中,布莱希特转向柏拉图的《会饮篇》,研究里面关于苏格拉底在战斗中的记述。苏格拉底的主题也出现在其他几篇文章中(例如,他关于赫尔·肯尼尔的故事),也出现在最接近这是一种以论证为主导的思想戏剧,人们可能更容易把它与柏拉图式的戏剧《伽利略传》联系起来,而后者的灵感又来自伽利略自己的对话。更广泛地说,布莱希特赞颂苏格拉底的批判优势和辩证推理过程,以及其敢于抵制权力的意愿,即使他对柏拉图的反民主观点仍持怀疑态度。尽管如此,我们指出的是,对苏格拉底感兴趣并不意味着一定走向戏剧柏拉图主义。但是,作为戏剧人的布莱希特是如何与柏拉图传统中的哲学戏剧联系起来的呢?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布莱希特先流亡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后来流亡美国,这段岁月也是他与戏剧隔绝的时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他的戏剧柏拉图主义开始崭露头角。到1933年,当他离开德国时,布莱希特已经规划所谓的史诗剧的大部分原则,并付诸了实践。他的戏剧所具有的“间离效果”使他名声大噪,这种效果就是通过中断、插入情节和其他陌生化技巧的运用,将观众与戏剧拉开距离。布莱希特认为,只有扰乱观众对舞台上发生的事件的基本的、潜在的熟悉度,戏剧制作人才能诱导观众以批判性、分析性和新的眼光看待舞台上呈现的事件。这一新的理论使他在德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使布莱希特和他的合作团队成为戏剧界最重要的新生力量。 1、文字深入浅出,以讲故事的方式解说了文学经典、戏剧和哲学。 2、解答了:苏格拉底疯了吗?柏拉图为什么转向了戏剧?柏拉图主义衰落了吗?现代主义戏剧应该如何阐释? 3、讲解了柏拉图对20世纪欧洲主要戏剧家的影响。这些剧作家有:斯特林堡、王尔德、萧伯纳、皮兰德娄、萨特、斯托帕德;还讲解了尼采、吉尔·德勒兹、阿兰·巴丢和玛莎·努斯鲍姆等主要哲学家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