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崇文书局
原售价: 24.00
折扣价: 13.00
折扣购买: 喻世明言(注释本)(精)/中国古典小说名著典藏
ISBN: 9787540341497
第一卷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仕至千钟①非贵,年过七十常稀。浮名身后有谁 知?万事空花游戏。 休逞少年狂荡,莫贪花酒便宜 。脱离烦恼是和非,随分安闲得意。 这首词,名为《西江月》,是劝人安分守己,随 缘作乐,莫为酒色财气四字,损却精神,亏了行止。 求快活时非快活,得便宜处失便宜。说起那四字中, 总到不得那“色”字利害。眼是情媒,心为欲种。起 手时,牵肠挂肚;过后去,丧魄销魂。假如墙花路柳 ,偶然适兴,无损于事。若是生心设计,败俗伤风, 只图自己一时欢乐,却不顾他人的百年恩义。假如你 有娇妻爱妾,别人调戏上了,你心下如何?古人有四 句道得好: 人心或可昧,天道不差移。 我不淫人妇,人不淫我妻。 看官,则今日听我说《珍珠衫》这套词话,可见 果报不爽,好教少年子弟做个榜样。 话中单表一人,姓蒋名德,小字兴哥,乃湖广襄 阳府枣阳县人氏。父亲叫做蒋世泽,从小走熟广东, 做客买卖,因为丧了妻房罗氏,止遗下这兴哥,年方 九岁,别无男女。这蒋世泽割舍不下,又绝不得广东 的衣食道路,千思百计,无可奈何,只得带那九岁的 孩子同行作伴,就教他学些乖巧。这孩子虽则年小, 生得:眉清目秀,齿白唇红。行步端庄,言辞敏捷。 聪明赛过读书家,伶俐不输长大汉。人人唤做粉孩儿 ,个个羡他无价宝。蒋世泽怕人妒忌,一路上不说是 嫡亲儿子,只说是内侄罗小官人。原来罗家也是走广 东的,蒋家只走得一代,罗家倒走过三代了。那边客 店牙行旧时提供场所,协助买卖双方成交而从中获取 利润的人,都与罗家世代相识,如自己亲眷一般。这 蒋世泽做客,起头也还是丈人罗公领他走起的。因罗 家近来屡次遭了屈官司,家道消乏,好几年不曾走动 。这些客店牙行见了蒋世泽,那一遍不动问罗家消息 ,好生牵挂。今番见蒋世泽带个孩子到来,问知是罗 家小官人,且是生得十分清秀,应对聪明,想着他祖 父三辈交情,如今又是第四辈了,那一个不欢喜? 闲话休提。却说蒋兴哥跟随父亲做客,走了几遍 ,学得伶俐乖巧,生意行中,百般都会,父亲也喜不 自胜。何期到一十七岁上,父亲一病身亡,且喜刚在 家中,还不做客途之鬼。兴哥哭了一场,免不得揩干 泪眼,整理大事。殡殓之外,做些功德超度,自不必 说。七七四十九日内,内外宗亲,都来吊孝。本县有 个王公,正是兴哥的新岳丈,也来上门祭奠,少不得 蒋门亲戚陪侍。叙话中间,说起兴哥少年老成,这般 大事,亏他独力支持。因话随话问,就有人撺掇道: “王老亲翁,如今令爱也长成了,何不乘凶完配,教 他夫妇作伴,也好过日。”王公未肯应承,当日相别 去了。众亲戚等安葬事毕,又去撺掇兴哥。兴哥初时 也不肯,却被撺掇了几番,自想孤身无伴,只得应允 。央原媒人往王家去说,王公只是推辞,说道:“我 家也要备些薄薄妆奁,一时如何来得?况且孝未期年 ,于礼有碍。便要成亲,且待小祥人死后周年的祭祀 之后再议。”媒人回话,兴哥见他说得正理,也不相 强。 光阴如箭,不觉周年已到。兴哥祭过了父亲灵位 ,换去粗麻衣服,再央媒人王家去说,方才依允。不 隔几日,六礼完备,娶了新妇进门。有《西江月》为 证: 孝幕翻成红幕,色衣换去麻衣。画楼结彩烛光辉 ,合卺①花筵齐备。 那羡妆奁富盛,难求丽色娇妻 。今宵云雨足欢娱,来日人称恭喜。 说这新妇是王公最幼之女,小名唤做三大儿,因 他是七月七日生的,又唤做三巧儿。王公先前嫁过的 两个女儿,都是出色标致的。枣阳县中,人人称羡, 造出四句口号,道是: 天下妇人多,王家美色寡。 有人娶着他,胜似为驸马。常言道:“做买卖不 着,只一时;讨老婆不着,是一世。”若干官宦大户 人家,单拣门户相当,或是贪他嫁资丰厚,不分皂白 ,定了亲事。后来娶下一房奇丑的媳妇,十亲九眷面 前,出来相见,做公婆的好没意思。又且丈夫心下不 喜,未免私房走野发生婚外恋情。偏是丑妇极会管老 公,若是一般见识的,便要反目;若使顾惜体面,让 他一两遍,他就做大起来。有此数般不妙,所以蒋世 泽闻知王公惯生得好女儿,从小便送过财礼,定下他 幼女与儿子为婚。今日娶过门来,果然娇姿艳质,说 起来,比他两个姐儿加倍标致。正是: 吴宫西子不如,楚国南威难赛。 若比水月观音,一样烧香礼拜。 蒋兴哥人才本自齐整,又娶得这房美色的浑家妻 子,分明是一对玉人,良工琢就,男欢女爱,比别个 夫妻更胜十分。三朝之后,依先换了些浅色衣服,只 推制中,不与外事,专在楼上与浑家成双捉对,朝暮 取乐。真个行坐不离,梦魂作伴。自古苦日难熬,欢 时易过,暑往寒来,早已孝服完满。起灵除孝,不在 话下。 兴哥一日问想起父亲存日广东生理,如今耽搁三 年有余了,那边还放下许多客账,不曾取得。夜间与 浑家商议,欲要去走一遭。浑家初时也答应道该去, 后来说到许多路程,恩爱夫妻,何忍分离?不觉两泪 交流。兴哥也自割舍不得,两下凄惨一场,又丢开了 。如此已非一次。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