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邮驿/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政治经济制度系列

中国古代邮驿/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政治经济制度系列
作者: 编者:王俊|总主编:傅璇琮
出版社: 中国商业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15.00
折扣购买: 中国古代邮驿/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政治经济制度系列
ISBN: 9787504485618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非军国重事不许给驿 朱元璋鉴于元朝驿站混乱的教训,一开始就用严 法对某些特权者进行了限制。他明确规定:“非军国 重事不许给驿。”(《昭代王章》)这句话的意思是 :不是国家与军事大事,一律不许滥用驿马或动用驿 站的邮递设施。1393年,朱元璋颁布了《应合给驿条 例》,规定加上附加条件共12条,对符合用驿马驿船 条件的人员进行了限定,其他人一律不得“擅自乘驿 传船马”,违者重罚。 即使有如此严格的规定,却依然有人置若罔闻, 不屑一顾。这些人一般都自以为有坚实的靠山,不把 政府的法规放在眼里。有的人无理鞭打驿夫,也有人 不持驿牌强行驰驿,多索车马。有一个曾经是开国功 臣封为吉安侯爵的陆仲亨,从陕西返京,就不顾王法 ,擅乘驿传。朱元璋为此十分愤怒,斥责陆仲亨说: 中原历经战患,人民刚刚过上安定生活,驿户好不容 易买上马,生活还十分艰苦。都像你这样任意胡来, 百姓即使卖儿卖女,也不能满足奢望的啊!陆仲亨后 来因谋叛罪被杀。 朱元璋还以违反驿规罪重罚了两个女婿。一个是 驸马郭镇。他从辽东出差回来,违章私带了三杠榛子 ,沿途擅用驿夫运送。朱元璋得知事情的真相之后, 立命郭镇如数补上私用驿夫的报酬银两,并同时敕命 在山海关沿线各关驿站,张贴榜文,规定以后再不许 有利用官驿私带货物的现象发生,不然一律治罪。另 一个是驸马都尉欧阳伦。他多次违禁利用驿递走私茶 叶,其家奴尤其残暴,强迫驿站车辆为其运货,还对 执法人员随意侮辱大骂。朱元璋知道了这件事后把欧 阳伦赐死,他的家奴一并处以死刑。 这几件事对整治驿站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 此,明朝邮驿秩序井井有条。“驿递清乐,而里甲不 扰”(顾祖禹《天下郡国利病书》卷六十一)。邮驿 发展了,国家财政年年有余。 张居正的驿制改革 张居正是明朝中后期十分杰出的改革家。他对赋 税、吏治等方面的改革,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后期历史 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在驿制方面,他也进行了一系 列改革。 明朝自正德、嘉靖以后,政治日益腐败,邮驿制 度也产生出许多弊端。最高统治层利用邮驿,大肆挥 霍。正德年间,发生了多起太监到各地驿站勒索驿银 、捆打驿官的事件。司礼太监刘允借奉命去西藏迎接 活佛之机,在沿途水驿大肆挥霍。在成都驿,日支驿 粮百石,蔬菜银100两;在这里置备入藏物料,竟用 银高达13万两。正德皇帝下江南游耍,在此期间的花 费更是十分惊人。他命令沿途驿站准备美女,以备皇 帝来时随时寻欢作乐。这一次仅水路驿站所用人夫即 达数十万,严重地骚扰了人民的生活,妨碍了正常农 业生产。驿站承受不了这样沉重的负担,许多驿官都 长期流亡在外,驿务多废。 在这种情况下,明朝一些官吏主张对邮驿进行改 革。先后主张改革驿务者有著名清官海瑞、吏部尚书 吴鹏和张居正,其中以张居正的驿传改革成效最大。 张居正的改革,是我国邮驿史上的一件大事。 张居正是明朝万历年间的宰相,他的邮驿改革从 限制官员的驰驿特权人手,提出了六条对官员的限制 。比如,规定非公务任何官员不得侵扰邮驿;过往驿 站的官员只许按国家规定的级别供应食宿,不许越格 提出奢侈的要求;除邮驿供应外,任何官员不许擅派 普通民户服役;还规定政府官员凡非公务而是到离任 或请事假等旅途费用,一律不得由驿站负担,不得动 用驿递的交通工具,等等。这些改革,一方面使邮驿 的经费开支大大降低;另一方面,人民的负担也得以 很大程度地减轻。据统计,经过整顿后,全国共省减 邮驿经费1/3左右。 在改革的过程之中,张居正对自己和自己的家里 人都严格要求,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情做起。 他的儿子回原籍参加科举考试,不用官府邮驿,而是 出钱自己雇车。张居正的父亲过生日,他也不动用驿 车驿马,而是让仆人背着行李,自己骑毛驴回乡祝寿 。张居正对那些违反条例的官员,毫不留情。有一个 甘肃巡抚的儿子擅自驰驿,被他革去官职。这一处分 使得朝野上下一片哗然,许多官员不敢再为非作歹了 。张居正的改革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效果,“小民欢呼 歌诵”。但是,明朝政府已经腐朽得不可救药,仅仅 依靠张居正的力量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他死 后,生前的一些改革措施就全被废除了,明代邮驿又 一次陷入混乱状态中。 P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