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何以不同:52个生活之问

她们何以不同:52个生活之问
作者: 梁永安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原售价: 59.90
折扣价: 33.00
折扣购买: 她们何以不同:52个生活之问
ISBN: 9787569954814

作者简介

复旦大学人文学者,作家,旅行摄影师。主要研究比较文学、电影、城市文化、青年文化。曾被评为复旦大学“最受欢迎老师”。 著有文化评论集《梁永安:阅读、游历和爱情》《她们何以不同:52个生活之问》,文学评论集《梁永安的爱情课》《文学七日谈》,电影研究《梁永安的电影课》等。

内容简介

女性一定要进入婚姻吗? 社会中有“大龄剩女”一说,我很不赞同这个称谓。这类女性青年其实都很优秀,她们有很好的学识,很好的专业知识,但社会一定要给她们一种怜悯的眼光,认为没有婚姻的生活就很悲苦。其实鱼之乐,人之乐,究竟在何处,我们无从知晓,可能人家过得很阳光积极,但社会就是故意制造出这么一种氛围。 日本作家酒井顺子著有一本《败犬的远吠》,用“败犬”代指未婚、无子女的大龄女性,这样的女性是女性群体中的少数,大部分女性天然抵制她们。单身女性的事业一般都比较成功,大部分女性就制造出一种观念——女性最幸福的价值源泉在家庭。 《败犬的远吠》中所隐喻的女性的竞争是婚姻的竞争,谁能找到一个好男人,谁就是成功者;而那些单身女性都是丧家之犬,本质上都是失败者。那些走入婚姻的女性还有一个强大的同盟军——男性。男性喜欢女性有这样的观念,他们排斥比自己更强的女性,于是自觉地发挥集体意识,把学问高、能力强的女性变成了所谓的“剩女”,这是男性潜意识里的集体合谋,这样他们才能保持自己男性权利的主导性。 社会学中对男女婚配有“abcd”的分类法。女性在择偶时都偏向比自己条件优秀的男性,而男性则偏向找比自己条件差一点的女性。所以,社会婚配的结果通常是:a男配 b女,b男配 c女,c男配 d女。女性的婚姻,本质上是攀附性的婚姻,她们期望通过婚姻提高自己的社会阶层;而男性则要保持对女性的控制权,如果他们跟比自己优秀的女性在一起,极易打破平衡感,引发自卑情结。 如果女性想要过上相对独立自由的生活,保持单身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中国社会目前的发展水平下,虽然生活可能不是完美的,但可以自己建设、操控的只有单身生活。对于知识女性、文化女性或有专业能力的女性来说,她们能够通过工作获得收入,享受法定假期,发展个人兴趣,从而实现自我和个性表达。 对很多女性来说,恋爱中的能量消耗、情绪消耗是很大的,甚至夸张一些来说,女性的生活质量下降就是从谈恋爱开始的。恋爱里的两个人并不一定是一加一等于二或大于二的状态,还可能等于无限的麻烦。在社会中,遇到真正理解女性、尊重女性、支持女性、跟女性相互取暖的男人才能够算是爱情的归宿,但这样的爱情很多时候需要一些运气。 有些女性可能认为自己的能力与欲望之间存在差距,希望通过恋爱或婚姻来提升自己的财富或资源水平,至于对方是不是真的理解、尊重自己,没那么重要。这是个大陷阱——因为达不到的部分正好是她们要成长的部分。我们通过学习、奋斗、创造,提升的不光是收入,精神力、专业力都可以得到提升,也完全可以拥有更加广阔的空间。而如果女性只想找到一个男 人,让他来托举自己,相当于限定了自我的发展空间。 很多女性在年轻的时候就是败在此处。女性要自我建设的时候,不应该依赖于男性。一旦产生了依赖性,实际上是对自我进行了弱化及解构,精神上出现退化,如果还有新的欲望,就不会再有力量支撑。因为从别人那里拿来的东西,基本上不会对自身的提升有任何助益。 爱情应当是纯粹的,不带任何功利性目的。如果我们真心爱一个人,那就全心投入这份感情;如果我们不爱,也不应将对方视为工具或资源来利用。生活不应该是建立在半真半假的基础上,因为这样做最终损害的是自己。若婚姻建立在强烈依附关系的基础上,它带给女性潜在的束缚和精神压力是很大的,因为她总是需要想着如何去保护好自己的“资源”,而非顺从善意的本心去爱一个人,让感情自然而然地发生。 人的一生漫长而艰辛,若是没有体会过真正的爱情带来的温暖和快乐,那是非常遗憾的。真正有了爱情支撑的婚姻,人会得到精神上的滋养和鼓励,这种鼓舞会带来更多自信和勇敢,以及发自内心的快乐。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会经历很多得失。如果我们把对方当作向上攀爬的工具,从世俗意义上来看好像获得了某些东西,但实际上我们有可能失去生命中本来可以感受到的真切、冷暖,从而体会不到那种被光照亮的感觉。 一次依赖就可以形成关系,而一次奋斗绝对形成不了关系。有了一次依赖,再做大的选择时会习惯性往后退;而奋斗是需要多次前进才会形成一种能量的。精神的尊严、独立于世的信念、奋斗创造的力量,这些都是极其宝贵的。 ☆复旦大学教授 梁永安 文化评论新作,多维度探讨女性价值 梁老师有言:“今后发展,有两股力量特别重要,一是中国广阔中西部地区的地方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就是我们千千万万的女性。”聚焦女性的历史处境、现实状况、发展可能、感情重建 ☆52个生活之问,共情当下年轻人的现实困境: 谈闺蜜情:现代性的女性友谊,不仅需要宽广、细腻、充满情感的支持,更需要双方的同频共振,对人生目标、精神领域有一致的追求。 谈AI时代如何安身立命:AI时代需要不一样的人。一个人最大的价值就是和别人的不同。 谈看不见的女性:传统社会中,女性是被弱化的,这对整个人类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损伤。这就意味着男女之间失去了活力,其关系就处于一种不平衡、不平等里。 谈生命价值:我希望年轻人既浪漫又专业。浪漫是对自由的追求,有一种面对世界的渴望,会去探索世界;专业意味着一个人有非常好的专业能力或技能,能做创造性的事业,更能拥抱这个世界的多元。人文浪漫性和专业性,是人的精神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谈性别刻板印象:性别不是边界线,偏见才是。我们不要去定义女性要温柔,男性要勇敢,而是每个人都要温柔和勇敢。 ☆超值附录: 梁永安答青年读者52问&5幅精美水彩作品展现梁老师的期待 ☆精致装帧: 多巴胺封面配色,轻巧便携,双封印刷,环保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