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
作者: 穆陶
出版社: 作家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7.20
折扣购买: 戊戌变法
ISBN: 978750639998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夜沉沉笔下忧国事 风萧萧酒中话古今 公元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这一年,距离中国 历史上的“戊戌政变”,还有十年。 农历六月的一天,北京城宣武门外米市胡同南海 会馆里,出现了一位三十岁上下的读书人,白天进进 出出,晚上则见他住的“七树堂”内灯火通明,有时 通宵达旦,不知在做什么。 南海会馆院内,古树参天,浓荫蔽地。院落中的 “七树堂”,掩映在七棵古槐中间,十分幽静。这天 ,从外面来了一个人,走近七树堂前,大声喊道:“ 康祖诒在这里吗?” 一会儿门扇开了,从里边出来一人,布衣青衿, 仪表儒雅,两眼炯炯有神,看着门外的来人问道:“ 你是谁?”这人反问道:“你是康祖诒吗?”这读书 人点了点头。那人便从身上拿出一封信函递过去道: “给你,这是盛大人叫我给你送回来的,他说这东西 你先放着,等机会再说。”这人说完便走了。 这读书人手里拿着那信函,呆呆地站了一会儿, 便回身把门哐当一声关死,进屋去了。 这被称作康祖诒的人,又名康有为,字广厦,号 长素,广东南海县人,是以荫生身份来京参加本年顺 天乡试的。因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做过地方上的官 员,所以他能够享受监生的待遇,可以直接参加考取 举人的顺天乡试。三年前,中法战争爆发,中国大败 ,在马江战役中,大清的海军舰船被法军重创,福建 水师全军覆没。西方帝国主义势力的入侵和清廷的腐 败,使年轻的康有为忧心忡忡。他怀着拯世救国之志 ,研究西方的政治思想制度,思考经世致用的学问。 他在老家的“澹如楼”,在西樵山的“白云洞”,精 研经史诸子,并及佛道,整日苦心孤诣,惮虑冥想。 他曾经拜当地大儒朱九江为师,又得到广东老乡、时 任朝廷翰林院编修的张延秋的赏识,结为忘年知己。 张延秋比康有为大十岁,是一个饱学之士,他通晓朝 廷掌故,又倾心探讨西学,关注国家命运,与康有为 在西樵山相遇,相谈之下,一见如故。张延秋去年邀 他来京一游,他因患病未能成行。这次来京,一为参 加乡试,二可与好友相聚。然而事出意外,到京后当 天他去拜访张延秋时,才知好友已在五天前因病身亡 !他悲痛万分,当场抚在灵柩上大哭不止。张翰林半 生清廉,性情耿介,在京没有妻室子女,死后身边也 没有一个亲人。当时在场的死者生前好友,见康有为 哭得死去活来,都上前劝解。这天,康有为便住在张 延秋的舍内,直到料理完丧事,才回到南海会馆。 几天来,康有为一直心情郁郁,这天夜晚,他独 自坐在七树堂前的院子里,望着斜挂在天上的一钩弯 月,想着逝去的好友,也想着自己今后的路。此时他 觉得这路迷蒙而邈远,就像那浮云中的月亮,可思, 可望,而不可即。他不禁又想起了自己前期开始写作 的《人类公理》,觉得自己想望的路就在这里了。这 是人类的路,他相信,自己能为人类找到一条通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