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为降糖发愁--糖尿病这样养

不再为降糖发愁--糖尿病这样养
作者: 谢培凤
出版社: 山西科技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8.00
折扣购买: 不再为降糖发愁--糖尿病这样养
ISBN: 9787537749817

作者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内分泌科科主任。1985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学院)。长期从事内分泌科临床工作,曾先后到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医院内分泌科进修学习2年,曾参加同等学历申请学位课程学习、西学中班课程学习及跟师学习,临床经验丰富,并担任西医教学及科研工作。擅长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垂体瘤、嗜络细胞瘤、醛固酮增多症、柯兴综合征、痛风、高脂血症、泌尿系感染等,尤其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方面经验丰富,疗效显著。

内容简介

糖尿病是怎么回事 糖尿病的英文名字diabetesmellitus,直译的 意思是甜性的多尿病。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 互作用而导致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的代谢性疾病。其 原因是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 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导致糖类、蛋白质、脂肪、水和 电解质等代谢紊乱,引起高血糖和糖尿病。 哪些人容易患糖尿病糖尿病的发生与遗传、环境 、饮食及运动等多种因素有关。 糖尿病最常见的人群有: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如父母患糖尿病,其子女就 有携带糖尿病基因,发生糖尿病的可能。长期饮食摄 入的总能量超过消耗量,体重超重或肥胖者,尤其腹 部肥胖者。女性有分娩巨大胎儿史或怀孕期间患糖尿 病者。患高血压、高脂血症长期未良好控制者。出生 体重过低或过大者。更年期妇女。长期工作负担重或 精神紧张、情绪不稳定者。 糖尿病有先兆吗 当发现以下任一情况,再参考是否有病因存在, 及时到医院就诊。如:没有原因的反复出现口渴、喝 水多;比平时小便次数增加;夜晚多次起来上厕所; 感到疲倦、想睡觉或没有精神;看东西不清楚或看灯 时有“晕轮”;久治未愈的皮肤病(脚气、湿疹、神 经性皮炎等);不明原因的消瘦。 糖尿病分为哪些类型 糖尿病的临床类型分4型,但主要有两大类:〔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Ⅰ型)〕可发生在任何 年龄,但多发生于青少年。临床表现有明显“三多一 少”症状,即多尿、多饮、多食及体重减轻。有的以 发生酮症酸中毒昏迷为首发症状。该型胰岛素分泌绝 对不足,必须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非胰岛素依赖 型糖尿病(NIDDM,Ⅱ型)〕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 多见于中老年。大多数患者有肥胖史,常在体检或发 生并发症时诊断出已患糖尿病。所以,Ⅱ型糖尿病发 病缓慢且症状不典型。常见并发症有大血管病变、微 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眼底病变和感染性皮肤病变等 。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掌握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很重要,便于监测自己的 血糖,观察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或延 缓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有哪些 有些人得了糖尿病后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认为 只是一般的慢性病,其实糖尿病对健康有着极大的危 害,而且这种危害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得了 糖尿病如果不注意定期做必要的检查和坚持正确的治 疗,就有可能发生急性并发症或者慢性并发症。急性 并发症需要紧急治疗,严重者须进行急救。糖尿病的 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01 感染 糖尿病患者感染皮肤病以疖痈多见,在面部、颈 部和易受压的部位易发。糖尿病患者还易并发结核, 以肺结核最为多见。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伤口愈合减 慢,易感染,且难以控制,严重者可导致全身性败血 症,致原本偏高的血糖更不易控制,两者形成恶性循 环。从根本上防治上述感染的原则就是将血糖控制在 理想水平。 02 低血糖症 〔诱发因素〕糖尿病治疗期间使用降糖药物(胰 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与进餐时间 及量不符合要求,活动量过大或空腹饮酒等。 〔典型症状〕出冷汗、乏力、饥饿、头晕、心悸 、心跳加快、双手颤抖、手足和嘴唇麻木或刺痛、视 物模糊、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血压下降、昏睡、神 志不清甚至昏迷。 〔防治原则〕低血糖是急性并发症,需要紧急处 理,否则会危及生命。出现低血糖后应迅速口服或注 射葡萄糖、胰高血糖素,进食含糖食品(用α-糖苷 酶抑制药者必须用葡萄糖)等。平时应该定时定量饮 食,按时用药,增加运动量后要相应增加饮食,外出 时随身携带糖果类或饼干类,以备低血糖时应急服用 。 03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诱发因素〕凡能引起体内胰岛素严重不足的情 况均能诱发酮症酸中毒。如:自行停止胰岛素注射。 发生急性感染或原有慢性感染急性发作,如呼吸道感 染(感冒、发热、咳嗽)、消化道感染(恶心、呕吐 、腹泻)和泌尿系统感染(尿频、尿痛)。暴饮暴食 、酗酒。出现严重的疾病,如肝炎、心肌梗死、心脑 血管意外、急性胰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外伤 、骨折、手术、麻醉、妊娠。精神创伤、精神紧张、 过度激动、过度劳累等。 〔典型症状〕高血糖、尿酮体呈强阳性、脱水、 呼吸深而快、呼出气体带有烂苹果味、血压降低,严 重者会危及生命。 〔防治原则〕要熟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症状, 学会和低血糖进行区别,才能及时准确急救患者或及 时快速送往医院,为抢救生命争取时间。补液,使用 胰岛素,根据化验结果适当补充钾及碱性药物,应用 抗生素预防感染及对症治疗,这些都需要在医院由医 务人员来执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由于血糖控制差 而发生的一种非常严重的情况,糖尿病患者应该充分 认识到这一点,重视血糖的控制,是预防糖尿病酮症 酸中毒发生的根本措施。要坚持规律的饮食、运动和 药物治疗,不要自行停药。要防止各种诱因的出现, 在生病、应急等情况时需及时与医生联系并调整治疗 方案;要坚持必要的血糖和尿酮体监测,如果出现尿 酮体阳性,应多饮水,并且尽快到医院就诊。 04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 〔诱发因素〕胰岛尚有胰岛素分泌功能,可抑制 脂肪的分解但葡萄糖利用不足。诱因一般为感染、暴 饮(尤以高糖饮料及酒)暴食、意外(如外伤、手术 、心脑血管等意外)、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免 疫抑制药)、严重肾脏疾病等。 〔典型症状〕并发症早期症状不明显,“三多” 症状逐渐加重,并表现为表情淡漠迟钝;后期症状明 显,表现为严重脱水、癫痫发作、神志不清、嗜睡直 至昏迷。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病死率高,应给予高 度重视。 〔防治原则〕治疗原则为补液、注射胰岛素、维 持电解质平衡等。平时注意饮水、规律生活、适当锻 炼、加强血糖检测是主要预防措施。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 01 大血管病变〔心脏病变〕包括冠心病(心肌 梗死、心绞痛)。〔脑血管意外〕包括脑梗死(缺血 性)及脑出血,可出现偏瘫。〔下肢血管病变〕糖尿 病大血管病变表现为周围血管病变,易发于下肢;当 同时合并有神经病变时,易引发感染,导致下肢坏疽 或发生溃疡(糖尿病足),严重时需要截肢。 02 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一般分5期,Ⅰ 、Ⅱ期无症状,Ⅲ期为微量蛋白尿期,此期是治疗与 预防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阶段,如不能逆转则进入第 Ⅳ期(大量蛋白尿、高血压、水肿)和第Ⅴ期(终末 期肾病、尿毒症)。第Ⅴ期的治疗方法为透析和肾移 植。〔糖尿病眼病〕包括视网膜病变和白内障,是非 创伤性致盲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03 神经病变神经病变可累及外周神经和中枢神 经,会影响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表现出相应的症 状。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对人体伤害较大,预防措施 仍是控制好血糖,减缓病情发展,如果出现并发症, 就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减少致残率。 P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