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先生(精)/文史知识主题精华本学林漫话系列

远去的先生(精)/文史知识主题精华本学林漫话系列
作者: 文史知识编辑部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4.40
折扣购买: 远去的先生(精)/文史知识主题精华本学林漫话系列
ISBN: 9787101092448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对我们78级研究生来说,除了张岱年先生以外, 最重要 的老师就是朱先生。入学那时,除了张先生这样年纪 的老先 生我们称先生外,五十几岁以下的先生多称老师,所 以我有好 多年都称朱老师,后来才改称朱先生。在改口的开始 几年,我 自己心里还是觉得叫朱老师亲切些,但慢慢也就习惯 了。初 入学时,我们曾在张岱年先生课上问他,朱先生是不 是他的学 生,张先生说:“他解放前在清华上我的课,我两年 都给他100 分!”张先生还说“他现在已自成一家”。 朱先生给我们开的通史资料课,长达一年有余, 每周两 次,每次四个小时,上了两个学期,还没讲到王船山 ,所以第三 个学期又继续讲,上得大家往往头晕脑胀,而朱先生 兴致勃 勃,欲罢不能。这门课不是本科的中国哲学史课,而 是专门给 研究生上的中国哲学史通史资料课,本来的设计是主 要读资 料,但讲着讲着,就不讲资料了,讲成朱先生的中国 哲学史通 史。这个课讲得比本科的中国哲学史课要深得多细得 多。朱 先生的这个课对我们非常重要,不仅在一个较高层次 上把整 个中国哲学史深入地重新走了一遍,而且把其中理论 问题和 学术争论都全面揭示出来了。同时,这对我们也是一 次以“北 大学派”(这是后来朱先生多次跟我谈的问题)治学 方法的 重要洗礼,朱先生这一次中国哲学史通史讲课,其体 系之深入 与广博,我相信是前无古人,而后来者也不会再有的 ,因为现 在的研究生没有中国哲学史通史课,而本科的通史教 学都走 向简短,以各门断代专题课作为补充。我在研究生时 代写的 郭象、张载的论文,都与朱先生的这门课对我的启发 有关。 朱先生不仅上课,还找大家到家里去谈,第一学 期结束, 大家交了对《管子》《内业》、《心术》篇的注释作 业,假期中 朱先生找我们十个人分别去谈,这种教学认真负责的 态度, 今天很少有人做到,我自己也从来没做到过。1981年 春夏, 每个人的研究生毕业论文初稿都拿给朱先生去看,这 大概不 是教研室的规定,而是大家对朱先生的一种依赖,反 正麻烦 朱先生也没关系,他肯定会给我们的论文把关。我记 得朱先 生找我去谈我论文的时候,点头予以肯定,说我的论 文“有点 新东西”,得到朱先生的鼓励,我当时很高兴。 在上朱先生通史资料课时,讲到魏晋哲学和北宋 哲学 时,朱先生都提到本体论和宇宙论的分别,指出在欧 洲哲学 史上沃尔夫最先提出这个分别,汤用彤先生在20世纪 40年 代以此分析汉代哲学和魏晋玄学哲学形态的差异。本 体论和 宇宙论的分别,在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已很少有人 再用, 当时的学者多认为本体论是旧哲学名词,不宜作今天 哲学史 分析的方法。但朱先生在课上还是强调这一点,这是 对教条 主义方法论的拨乱反正,这对我也有一定的影响。我 的博士 论文对朱熹理气观演变的分析,除了利用冯先生逻辑 在先的 分析外,也利用了这个框架,论述了朱熹哲学从本体 论到宇宙 论的变化,这个分析就是受到朱先生讲课影响得来的 。P406-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