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南梁

烽火南梁
作者: 朱琏学
出版社: 敦煌文艺
原售价: 92.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烽火南梁
ISBN: 978754681396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对于中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那段历史,今天的人 们不会忘记。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大肆屠杀共产 党人和革命群众,白色恐怖笼罩陕甘大地。这里的党和人 民在血雨腥风中坚持革命斗争,虽屡遭挫折,但仍以百折 不挠的精神与坚韧不拔的毅力,创建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 甘边革命根据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作为土地革命战争后 期全国“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以后发展成为中共中 央及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抗日战争的出发点,为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大众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忆往昔,皆缘于共产党人刘志丹、习仲勋等革命先辈们, 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不怕牺牲,领导根据地广大人 民群众在陕甘边开展艰苦卓绝的烽火斗争,打出了一片新 天地!先辈们的丰功伟绩,永载中国革命史册。 南梁,是陕甘红军的发源地和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中 心区域,是一片红色的热土!南梁精神,是用鲜血和生命铸 就的,以她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永远激励着老区人民 奋勇前进。 第一章 南梁的兵灾匪患 据史料记载,南梁几百年前是个山清水秀、人口众多 、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地方。历史上西魏、隋朝曾在此 地设立华池县(县治在今东华池村)。南梁地处桥山山脉北 段,层峦叠嶂,沟壑纵横,地形复杂,梢林密布,满眼都 是接连不断的大山梁。莽莽苍苍的子午岭连绵数百里,碧 涛千顷,云蒸霞蔚,是调节雨水的天然屏障。随着天气变 化,沟壑深处林区,时有云烟氤氲,令人遐想联翩,美不 胜收!当时的南梁地区包括南梁、林镇、山庄、紫坊畔,以 及城壕、柔远、乔河等大片区域。境内宽阔连片的川台良 田,有万亩之多,适宜种植玉米、高粱、糜谷、洋芋、油 料、豆类等秋田高产作物,是当地主打的粮食品种。遍地 富饶的草地,好像绿茸茸的毛毯,铺满了沟道和山洼,是 牧放羊畜的天堂!由于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南梁,自古就 是兵家必争的边陲要塞。 民国以来,连绵不断的南北军阀混战,你来我往争权 夺利,对南梁的侵扰从未间断过。南梁一带先后被冯玉祥 部孙连仲、陕军孙蔚如及杨子恒、杨万青、毕梅轩等多股 军阀践踏,彼此间,争夺地盘。赵文华、张鸿儒、张廷芝 父子等地方军阀,为非作歹,鱼肉乡里。陕北镇守使井岳 秀、陇东镇守使张兆钾、陇东民团军总司令谭世麟,以及 胡宗南、马鸿宾等大小军阀,他们截留税收,扩充军备, 称霸一方。继而你演罢我登台,抓兵拉夫,劫掠烧杀,轮 番袭扰南梁。还有当地反动官府、土豪劣绅、地主老财、 民团武装,以及梁占魁、赵老五、徐老幺、薛大牛等多股 土匪,他们狼狈为奸,乘机盘剥,巧取豪夺,鞭打绳索, 处处设卡欺压百姓,制造事端伤害无辜。这些军阀集军政 大权于一身,随意委任官吏,暴征内敛。那些有钱有势的 土豪、地主便成了当地的最高行政头目,耀武扬威,坐收 渔利。县下面有区,区下面有保长,还有“寨头”等。往 往由他们替军阀摊派粮草,收捐收款,敲诈勒索,为所欲 为。这一切,给南梁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南梁人民祖祖辈辈勤劳朴实,与世无争,他们向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