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窗夜话(名中医经验撷菁)

医窗夜话(名中医经验撷菁)
作者: 卢祥之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9.30
折扣购买: 医窗夜话(名中医经验撷菁)
ISBN: 978750468248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部分 证治经验 蒲辅周:病毒性心肌炎,辨从外邪,内舍于心 蒲氏,号启字,四川梓潼人,生于1888年,卒于1975 年,是当代***的中医学家。先生的治学特点可概括为 八个字,即勤、酷、专、恒、严、思、用、活。勤,指勤 奋学习,勤学好问,躬身实践。酷指蒲氏酷爱学习。蒲氏 平生嗜于医而专于医。恒,指蒲氏学习中医理论、专心治 医的恒心。严,蒲氏治学严谨。思,蒲氏读书精思、善思 。用,蒲氏提介理论与实践并重。活,蒲氏辨证论治十分 灵活,处方用药轻灵纯正。蒲氏注重辨证求本,保护胃气 。对于久病正衰患者,主张衰其大半则止。在疾病调理上 尤重食疗,认为药物多系*木金石,其性本偏,使用稍有 不当,不伤阳即伤阴,而胃气首当其冲,胃气一*,危殆 立致。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由各种病毒所引起的心肌急性或慢 性炎症。自19世纪中叶Fiediei首先发现此类病例以来,随 着病毒学说研究的深入和诊断方法的改进,人们对本病的 认识不断提高,但对病毒如何引起心肌损害的机制尚未完 全明了,因而现代医学迄今仍缺乏控制本病的有效疗法。 近20年来本病的发病率似有上升的趋势,成为中、青年常 见的心脏病之一,严重者可引起心力衰竭而死亡。随着本 病在心脏疾病中*趋突出,已广泛地引起重视。 中医学无“心肌炎”之病名,结合本病病位、病性及 主症,主要归属于“心悸”“怔忡”之范畴。早在《黄帝 内经》中,就有类似本病的某些证候的描述,如“心中儋 儋大动”“心惕惕如人将捕之”,并提出此病与天时不正 、感*六淫病邪密切相关。东汉张仲景提出应用炙甘*汤 、真武汤等有效方剂进行辨治,为后世辨证治疗本病奠定 了基础。从此以后,历代医家多遵《内经》《伤寒论》的 临*思路治疗本病,并有所充实。如元代朱丹溪提出了血 虚致病的理论,清代王清任对瘀血导致的心悸作了补充, 明代张景岳还提出了“患此者速宜节欲房劳,切戒酒色” 等护养措施。蒲氏治本病,主要是辨从外邪,内舍于心。 病毒性心肌炎所引起的心悸症,即是由于外邪、内舍 于心、伤气耗阴所致,临*辨证多见于气阴两虚证候。炙 甘*方主要功效为益气补血、通阳复脉,适用于气虚血少 、心阳不振、虚烦不眠、脉结代等症。本病选用此方,正 合“治病求本”之意。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多由冠心病、 高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及各种心肌疾病导致窦房结及其周 围组织病变,从而引起窦房传导功能障碍,出现以窦性心 动过缓、窦房阻滞、窦性停搏为主的心律失常,甚则出现 晕厥和猝死。由于本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发病原因尚 未**明确,早期诊断及治疗,现代医学、中医学都有一 定困难。蒲氏之治,辨则与方药,俱有重要临*价值。 赵锡武:“治水三法”治充血性心力衰竭 赵氏,生于1902年,卒于1980年,原名赵钟录,河南 省夏邑县人。**中医学家。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强 调整体观念,并积极主张中西医结合。对冠心病、糖尿病 、肾病、小儿中风等病的治疗有独特的疗效。如对治疗冠 心病主张以补为主,以补为通,补通兼施,。并提出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