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物理学续编

趣味物理学续编
作者: [俄]雅科夫·伊西达洛维奇·别莱利曼著
出版社: 四川大学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28.50
折扣购买: 趣味物理学续编
ISBN: 9787569052954

作者简介

雅科夫·伊西达洛维奇·别莱利曼(1882—1942)出生于俄国格罗德省别洛斯托克市,是享誉世界的科普作家、趣味科学的奠基人。17岁时,别莱利曼就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章。1909年大学毕业后,开始全力从事科普写作和教育工作。在别莱利曼的笔下,原本枯燥难懂的科学问题,变得妙趣横生、趣味十足,很容易引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他的许多作品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重印几十个版本,畅销不衰,对世界科普事业作出了非凡贡献。

内容简介

17世纪,有一位法国作家西拉诺·德·别尔热拉克,写了一本讽刺小说——《另一世界,或月球上的国家和帝国》(1652年),书中谈到一件他本人亲身经历的奇怪事情。 一次,他在做物理实验时,不知为什么,他和用来做实验的玻璃瓶竟然一起升到了空中,几小时后才重新降落到地面上。更惊奇的是,他发觉自己已经不在法国,甚至都不在欧洲了,而是到了北美洲的加拿大。然而,对于自己横跨大西洋的旅行,这位法国作家并没有大惊小怪,反而认为是很自然的。他解释说:在一个旅行家不由自主地离开地球表面时,我们脚下的行星还是如以前一样做自西向东的转动,因此,当他在空中降落时,他的脚下已经不是法国,而是美洲大陆了。 如此一来,这将是多么便宜而简单的旅行方法啊。只要上升到空中,即使是停留几分钟,就可以降落到西方甚至很远的地方。再也不用爬山过河、越洋过海地疲劳旅行了。只在空中那么静静地等着,地球就会自动把目的地送到旅行家的脚下(如图1,注意所画的地球和气球并非等比例)。 遗憾的是,这种想法只不过是一种幻想罢了。首先,我们上升到空中时,事实上并没有脱离地球,而是依然跟它的大气层保持着联系,我们只不过是悬在了随着地球自转而运动的地球大气里。空气,尤其是比较密实的下层空气,它会带着在它里边的一切,如云、飞机、各种飞鸟和昆虫,随着地球一起旋转。假如空气不跟着地球转动的话,那么我们站在地球上,就会经常感觉到有大风刮来,而且这种大风非常强烈,相比较而言,现在地球上猛烈的飓风a 跟它一比,都要柔和得多了b。我们知道,即使我们站着不动,让空气在身旁流过,或者反过来,空气不动,我们在空气里前行,都是完全一样的,无论哪种情况,我们同样感觉到有很大的风。摩托车运动员用每小时100 千米的速度驾车前行,就算是在完全没有风的天气里,他也会觉得有很大的逆风。 这是其一,其二是就算我们升到了大气的最高层,或者说地球外面没有这层空气,此时,那个法国讽刺小说家幻想出来的便捷旅行方法,依然是不切实际的。事实上,我们离开旋转的地球表面后,因为惯性的作用,还是会依照原来的速度继续运动着。换言之,我们还是会保持我们在地球上运动时的速度继续运动着。所以,当我们重新降落时,必然还是会降落到原来出发的地方。这就好比我们在飞驰的火车中向上跳起,一定还是落在原地一样。当然,惯性会让我们沿着切线做直线运动,而我们脚下的地球却做着弧线运动,但是在极短的时间内,这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通过《趣味物理学续编》,读者不仅可以轻轻松松掌握物理学常识、爱上物理学,还能激活无穷的科学想象力,掌握按照物理学方式去思考的技巧,同时,可以对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各种物理学现象与物理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产生深刻印象,加深读者对物理学重要理论的认知,并对这些知识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让读者学会如何在各方面对已掌握的知识做到活学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