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高考:大学中学衔接培养创新人才

跨越高考:大学中学衔接培养创新人才
作者: 编者:唐景莉|责编:孟庆晓//邢玲珑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54.60
折扣购买: 跨越高考:大学中学衔接培养创新人才
ISBN: 9787300321394

作者简介

唐景莉 《中国高等教育》党支部书记、总编辑,博士、编审,中国期刊协会常务理事。先后策划组织五届“著名大学中学校长峰会”等大型活动,推动大学中学有效衔接。独家挖掘报道北京理工大学“德育答辩”经验。获教育部直属机关文明标兵等称号。担任总主编期间,《中国高等教育》入选CSSCI来源期刊(2021—2022)、中文核心期刊(2020年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18年版)、2018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2015—2016中国报刊经营价值排行榜全国期刊20强。

内容简介

钱学森之问,是问大学,还是问中学?是问教育,还是问社会?
在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过程中,中学和大学之间到底应该如何衔接?怎么从内容、形式、方法、机制等各个方面入手,合理包容个性发展的多样性和适应社会对各类人才需求的差异性?
求解钱学森之问,消除大学和中学之间的人为分离现象,找寻创新人才对接点,一直是中国大学校长和中学校长的共识和行动。
从柳州峰会到央美峰会,从人大峰会到工大峰会再到正定峰会,著名大学中学校长峰会已成功举办五届,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
2007年,第一届著名大学中学校长峰会在柳州高中举行。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以及国内数十位教育专家、学者、校长汇聚一堂,大学、中学校长激情洋溢、思想碰撞,精彩纷呈。
2018年,第五届著名大学中学校长峰会在河北正定举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大良等120多位领导、专家和大学、中学校长,就如何促进高等教育与中学教育整体性相互衔接和共同培养创新人才展开深度研讨。
“大学与高中之间衔接,这是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清华大学原副校长谢维和的观点可谓一石激浪。“教育能育人也能毁人,能培养人也能扼杀人。如果不转变陈旧落后的人才观,我们的学校、我们这些校长和老师可能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扼杀了孩子们的个性特长和创造潜能。”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原校长刘彭芝的一席话振聋发聩。
16年来,时光荏苒,星转斗移,国内一大批教育专家学者致力于破解钱学森之问,聚焦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搭建大学和中学高端对话平台,勾勒出大学和中学有效衔接的思维导图和施工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报告体现了党中央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性战略思考,同时对推动大中小学纵向衔接、横向协同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凝练峰会成果,更好推动地我国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的实践研究,《中国高等教育》杂志总编辑唐景莉博士主编了《跨越高考——大学中学衔接培养创新人才》一书。
本书荟萃了五届著名大学中学校长峰会专家学者的精彩观点,着重探讨了国家选拔制度的顶层设计和大学中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由于五届峰会历经时段较长,书中涉及人员职务皆为时任。
本书汇聚了中国近二十年大学中学衔接和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研究方面的权威声音,在当前党中央大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探究中国创新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和教育机制改革的必要性,同时可以帮助读者了解近二十年中国大学中学有效衔接的改革进展和创新举措。